清朝服饰


本站公告

    清朝皇室服饰解析清代皇帝的便服的衣料多选用单色织花或提花的绸、缎、纱、锦等质地。

    无论是织花、提花,多采用象征吉祥富贵的纹样.

      如团龙、团寿、团鹤,寓意“幸福”、“长寿”;

    蝙蝠、团寿字、盘肠、绶带纹样,寓“福寿绵长”,

    因蝙蝠谐音“福”、盘肠谐“长”、绶与“寿”同音。

    再如,用“”字或万年青花与灵芝头组成的纹样称“万事如意”;

    葫芦颈上系彩带,与“”字合称“子孙万代”文饰,因葫芦是爬蔓植物,

    连续接果有连绵繁衍子孙,永远不断的意思。

    清代服饰制度还规定,穿不同的服装,头上要戴相应的冠帽。

    皇帝的冠帽有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

    冬朝冠面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为玉草。皇帝的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和行服冠。

    朝冠有冬夏之分。

    冬朝冠呈卷檐式,用海龙、熏貂或黑狐皮制成,外部覆盖红色的丝绒线穗,

    正中饰柱形三层金顶,每层中间饰一等大东珠一颗。

    环绕金顶周围,饰以四条金龙。

    金龙的头上和脊背上各镶嵌一颗一等大东珠,四条金龙的口中又各衔一颗东珠。

    夏朝冠呈覆钵形,用玉草、藤、竹桥编制。

    其顶亦为柱形,共三层,每层为四金龙合抱,口中各饰一东珠,顶上端一颗大东珠。

    另在冠檐上,前辍金佛,嵌十五颗东珠,后辍“舍林”,前饰七颗东珠。

    吉服冠,顶子为满花金座,上端一颗大珍珠。

    常服冠,黑绒满缀红缨,红绒结顶。

    皇帝穿朝服时要戴朝珠,根据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的朝珠。

    朝珠由一百零八颗东珠串成,

    每二十七颗东珠又用四粒红珊瑚结珠等距间隔出_38605.html上、下、左、右四部分,

    其上部结珠呈葫芦形称“佛头”。

    佩戴朝珠时,佛头垂于背后,用黄绦带连接一组玉饰,称做“背云”。

    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红珊瑚结珠处,分别饰一两串绿松石珠串,称为“纪念”。

    朝珠的构成,有着特殊的含义。

    一百零八颗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

    四个红珊瑚结珠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下垂于背后的佛头、背云,寓意“一元复始”,

    三串绿松石纪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

    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朝珠,

    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挂两盘红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

    皇帝佩戴朝珠,还根据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

    祭天戴青金石朝珠,

    祭地戴琥珀或蜜腊朝珠,

    祭日戴红珊瑚朝珠,

    祭月戴绿松石朝珠。

    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

    而东珠朝珠作为天地与人间的纽带,为皇帝专用。

    皇帝在穿戴服饰中,腰间都要系相应的腰带,

    穿朝服系朝服带,穿吉服时系吉服带。

    朝带有两种,

    一种用于大典,为明黄丝织带,

    带上有龙文金圆版四块,中间嵌蜜石、东珠;

    一种用于祭祀,带上用四块金方版,嵌以束珠及各色玉、石。

    朝带并有垂带物品,即左右佩盼、囊、隧、鞘刀等。

    吉服带与朝带颜色相同,形制相似。

    带上的四块金版嵌珠宝随意,带端的一版角带扣,

    列左右的二块有环,以佩带玢(音fēn)。

    带上拴的荷包也格外讲究。

    满语称荷包为“法都”,是满族人喜欢的饰物。

    满族旧俗,无论男女,穿长袍系腰带,带上都拴“活计”,荷包是活计之一。

    它是由满族先世出猎或游牧时随身带的“囊”(一种皮质的饭袋)演变来的,

    同切割用的鞘刀、点火用的火镰、擦汗用的手帕等同为出猎的必备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游牧、狩猎变为固定的居住与耕种,

    这些活计就失去原来的意义而变为装饰。

    清代皇帝的活计更是质地精良,制作精美。

    在绸缎上绣各种图案,与衣服相配。

    荷包上绣的纹饰有“五谷丰登”(正月)、“五毒”(端阳节)、

    “鹊桥仙会”(七月)、“丹桂飘香”(中秋)、“菊花”(九月初九重阳)、

    “葫芦阳升”(冬至节)、“甲子重新”、“万国咸宁”(大年三十)等,以应节景。

    清代皇帝的衣料由内务府广储司拟定式样颜色及应用数目奏准,

    对缎匹长阔尺寸、质地、花样、色泽都有明确的规定。

    如档案中的“敕谕”多次记载要求官局所织缎匹

    “务要经纬均匀,阔长合适,花样精巧,色泽鲜明”,

    如质量不合格,需补赔罚奉或受鞭责。

    内务府画师设计画样格外精心,发往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司分织。

    江宁织造负责御用彩织锦缎,苏州织造负责绫、绸、锦缎、纱、罗、缂丝、刺绣,

    杭州织造负责织造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

    刺绣由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小样,经审后,

    按成品尺寸放大着色发交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

    皇帝穿衣也有不顾典制而随心所欲的时候。

    按规定,皇帝吉服为最高的等级明黄色,皇子嫔等人的龙袍是香色(秋叶色)。

    典制中虽然服饰的颜色有等级、身份的差别,但乾隆却明确表示喜欢香色。

    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除夕,

    乾隆皇帝要在宫中神祖供像前行辞旧岁礼。

    是日晚,他照例沐浴更衣。

    当四执库太监捧出明黄色龙袍时,他却下旨要穿“香色刻丝黑狐面龙袍”。

    并且说,这件龙袍

    “着寻常日少伺候,留至每年十二月三十日沐浴后再伺候,以后每年是为例”。

    如果换了别人,穿着不符合身份的服装,肯定有违制之嫌。

    皇帝金口玉言,为所欲为,不受制度限制。

    另外,乾隆皇帝口口声声衣冠服制遵循古礼,可他在许多宫廷绘画中都以汉装出现。

    他曾说过,他的汉装像不过是“丹青游戏”。

    宫廷绘画多是写实的作品,水平再高的画家也不敢为皇帝画像张冠李戴。

    由此可知,宫廷生活往往被政治化,更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清宫内设有尚衣监,存放皇帝的袍褂和服饰,

    又有专门的衣服库,管理皇帝平日常用的服和冠,

    还有一大群随时侍侯皇帝更换衣服的太监们。

    皇帝一天之中多次更换服饰,有时一天内更换二至三次。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