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6年,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出土了一具古老生物的化石,这具长7.6米的化石保存非常完整。经古生物专家考证,这是一条“新中国龙”的化石。“新中国龙”是生活在两亿多年前三叠纪海洋中的水生爬行动物,尽管它们能够自由地在陆地上爬行并产卵繁殖,但大部分时间均生活在水中。这条出土的“新中国龙”化石经过专家的精心剥离,发现这条龙的龙首上长有对称的两只“龙角”。这对“龙角”长约0.27米,略呈弧形,并在龙头上翘出,与中国神话中的龙非常酷似。出土于贵州关岭新铺的这条“新中国龙”化石头上的两只“角”为我国首次发现,它为中国传说的龙提供了新的佐证,同时也让这个龙的故乡充满了各种各样关于龙的传说。
A、祈福求雨的水龙
在贵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苗族民间就流传着关于龙的一种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久旱无雨,太阳像火一样烤得百花凋谢,五谷不再生长。人们想尽了各种方法,而老天爷根本没下一滴雨,天下大旱。一天晚上,一位神仙托梦给一位叫宝公的老人说:“龙、人和狗是亲兄弟,人是老大,龙是老二,狗是老三。兄弟仨长大后,龙分家得到的家产极少,他想不通而负气出走。后来,龙成为了掌管风雨的神,可只要一想起分家的事就很生气,于是故意不下雨,让天下大旱使人得不到好收成。你们如果想得雨,就扎一条水龙,抬上狗,敲锣打鼓上街舞一趟,还要边舞边泼水,一直把龙舞到河边,让龙知道你们心里还有它这个兄弟,这样它就会降雨了。”宝公喜获此言,第二天立即去和乡亲们商量,大家都很赞成扎一条水龙来舞。于是,宝公和乡亲们便组织各条街道的群众编扎龙,热热闹闹地舞上街,一直舞到河边做完祭祀仪式才回家。果然,龙见到人舞着龙,抬着狗来到河边,想三兄弟又像当初团聚在一起,念及弟兄之情,就呼风唤雨,降下甘霖,解除了人间的旱情。从那以后,每逢五黄六月久旱无雨,群众就择定吉日玩水龙求雨,舞龙的队伍所到之处,街道两侧的居民就用水泼龙。舞龙的传统从此代代相传,因与水结缘,当地人称这种龙为“水龙”。梭家苗寨的水龙由17人组成,约30米长,往往是两条龙相呼应,同时起舞。“水龙”在水面跌宕腾挪,水花飞舞,甚为壮美。当地人都说水龙身上的水是“吉祥水”,水沾得越多,则表示吉祥如意,兴旺发达,当年就一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如果谁要有幸被泼上吉祥水,就会事业发达,财运兴隆,万事吉祥如意。
B、祈求生子的毛龙
由于龙在中国民间的传说甚广,民间的“龙”也呈多种多样。在贵州省石阡县楼上古寨,记者见到了另一种“龙”中 文首发。表演时黄烟腾起,一条竹编纸质的花龙在黄烟中腾云驾雾,当地人将这种龙称为毛龙。在贵州石阡仡(gē)佬(lǎo)族人的心目中,毛龙的地位堪比水龙。由于历史上,世居大西南的仡佬人并未得到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的重视,关于“仡佬毛龙”的起源已难以找到明确的历史记载。有学者从“仡佬毛龙”的主要制作材料——竹,以及其“求子”的表演功能等方向推测,毛龙应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
石阡“仡佬毛龙”是以仡佬族民间“龙神”信仰为主的一种信仰民俗活动,据说主要是婚后长期无子而形成的“祈求生子”的信仰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先由“堂主”带领几名有文化又有修养的人到各家各户集资,俗称“化公德”。“堂主”即具有较高地位的年长的仪式主持人、毛龙扎艺人或龙头、龙尾的表演者,往往一个村只有一位“堂主”。“堂主”具有集资、人员组织、活动安排以及主持仪式、新“堂主”的选定等职能。此后,指定办事能力较强的青年人采购“扎龙”所需材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竹、纸和石蜡。其次是请篾匠师傅“破竹”,选定一个适当的场所,请艺人“扎龙”,同时召集寨林男性老少共同参与,亦为自发传承的“扎龙”技艺。扎好了“毛龙”,选定吉日,在“开光”、“请水”之后,才能走村串寨进行表演。
“仡佬毛龙”原本流传于仡佬族民间,在发展过程中,“仡佬毛龙”传播于当地的苗、侗、土家等民族中,已不仅仅是单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据当地人介绍,“文革”期间破“四旧”,毛龙被禁止,相关的书籍被焚烬。尽管如今毛龙又重新舞起,但毛龙仅传承了形式和外壳,其实质性的文化内涵——民间_38605.html信仰已丢失殆尽,迅速衰微。到上世纪中叶全县毛龙总计约遍布200多个村子,而现在自发性的活动每年只有八九个村子,这种民间传统文化已处于濒危的状况。
C、短小精致的板凳龙
与毛龙一样,在仡佬族民间还“栖息”着另一种“龙”。板凳龙在黔东南至少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属傩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板凳龙是一种特制的长凳,约四尺长,一尺八寸高,有木制龙头安在长条凳的一端,凳身缠上黄、红色纸条。相传板凳龙是在遇天灾人祸,举行“冲傩”活动时使用,祈求神灵驱除邪恶,让吉祥降临。作法过程中除舞动法刀法剑外,还有打击锣鼓玩板凳龙的场面。为了祈求平安吉利,板凳龙常舞遍整个村寨,祝各家各户人畜兴旺,风调雨顺,逢凶化吉,称为“扫寨”。三人玩的板凳龙一人各执一端两条龙脚,一人执宝,按特定动作起舞,或走、或跑、或蹲、或跳,动作必须一致。锣鼓点与玩板凳龙的动作节奏相呼应,或快或慢,或缓或急。板凳龙是仡佬民族活动的一个亮点,别具一格,当地人说它比竹编的龙还要尊贵,它是真龙。在石阡县楼上古寨,板凳龙更似一种民间舞蹈表演,表演者多为女性,三人耍一条龙,两名舞龙的女子各执一条前腿,另一名女子执两条后退,板凳龙随着锣鼓上下翻飞,比起毛龙的威武显得更加精巧灵活,别有一番味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