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古老部落 不老传说


本站公告

    古老部落 不老传说——黔东南岜沙

    古老部落 不老传说

    \' ~3 p\' W- {: W1 o& I* W3 I; W1 o, E5 R7 O: w\' h( p

    “岜沙”,在苗语中的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只见房前屋后到处古树参天,鸟叫蝉鸣。举目望去,漫山遍野,苍翠欲滴,这得益于岜沙苗族世代相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这种的良好习俗是从古代沿袭而来,成为必须遵守的不成文的村规民约。村里有一规定:如果有人盗伐古树,一经发现要罚120斤米,120斤猪肉、120斤酒,让全寨人吃,以示警告。因此,村民们上山拾柴都自觉保护幼苗和树干,只修剪杈枝或砍枯树。3 e\' G6 K, u: T3 M. y

    岜沙部落仅2000余人,分住在月亮山麓茫茫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岜沙村不大,村寨建于山梁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传统,发势奇特。 % ?\' O+ K2 x+ k- N% e/ ]: X) ^0 y

    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_38605.html,直统大筒裤,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就连一路上我们看到的小孩,也都带着枪,一副雄赳赳的样子。岜沙妇女着装则极为精美,衣裙上古色古香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4 f2 Y! ]) {$ m

    5 ^3 Q\' d/ r2 ]9 W! y2 U. V9 |& P3 ]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q2 ]) q u# p\' e% Y0 M5 n

    . y9 d4 L/ Q, E5 `" V2 s; d

    在岜沙,真正让我们感慨而留连的,是这支苗裔的文化。

    3 O0 ^" G$ v- U$ r9 I8 n5 V* L 岜沙不在深山老林里,321国道从寨子门前通过,各类车子在转弯口,对着公路上行走的岜沙人“嘟嘟”地按着喇叭。他们不慌不忙退到一边,自顾着也不停步,在我们眼里,这似乎是一群永远不会被喇叭声响所惊扰的人。! O7 F( ]0 ~; d6 ^3 V- X

    村子里大多数的人姓滚,据说是当年被汉族赶来这穷乡僻壤时的祖先耻于战败的事实,愤然改姓以励子孙之志。包括岜沙苗人男子的束发,都是源于当初的风俗。$ v+ L. f- h1 F+ `! s

    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脸上都是坦然的微笑。他们已经是这山的一部分,男子虽然个子不高,但都如山般刚毅挺拔,女子如树般扎根在山间,又用绿叶挡住了狂风暴雨和烈日骄阳。“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真正协调的是这种相依为命的默契与眷顾——他们是贫穷而平和的。他们礼貌待客,不卑不亢,有点像范仲淹笔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在钢筋水泥城市里逐渐被湮没了的中国人的传统,反倒是在岜沙这个人口稀少的寨子里让人一夜之间体会到了。不知道是不是岜沙人固有的刚毅彪悍,和被迫迁徙到穷山恶水的巨大挫折所引发出来的智慧,让岜沙人举手抬足间,有了难得的执着、沉稳与平和。

    ; u) q0 z5 m8 C( h+ @ Y6 D$ ^* O 这个倔强的民族就像一头昂着头的牛一样,负重、沉默、坚定。游人至此,一则惊异于岜沙环境的美丽奇特,二则感兴趣于村寨苗民的简朴生活,故时常在岜沙留连忘返。岜沙是奇异而丰富的,深入其间,则可感知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I% l5 p: o+ K5 |5 E7 ]

    ) N" C$ p3 i2 }4 h岜沙六大关键词

    ! n! N+ J: `! A0 z\' o% {

    . a/ Y- h) C, I# h9 q 最后的枪手部落:中国唯一可以带枪的部落。火枪,已不再成为猎物防身的工具,渐渐演变成男子英武威猛的最后象征和演出的道剧。5 n! F5 E p+ r B

    芦笙舞:芦笙是苗家的圣物,不仅是召集族群聚会的军号,也是取悦祖先的神器。制作材料主要是竹子和杉木,竹子是榕江特产的羊竹,用做笙管,杉木做气斗。芦笙的制作者也很讲究,必须是儿女双全中年以上的有福之人。

    0 q\' ?0 \\' D+ A! |; N 镰刀剃头:岜沙一绝。岜沙的男子基本留着奇特的发型:光光的头皮,一撮黑亮的小辫高挂头顶。当下理这般发型,价格约为20元人民币。然而我们,谁有这胆,将自己唯一的那颗脑袋当麦地?3 Y5 t: _* c$ J# L\' O5 G% K

    荡秋千:岜沙的秋千和别处不太一样,是用粗大的棕绳挽成一个大大的结,然后挂在高高的树上,可以几个人一起同时荡,非常过瘾,就是女孩子上去荡起来都显得很有气势。+ b; P u2 t4 + t5 I+ V3 T

    “酋长”:寨子里元老级人物,曾任高职。他的儿子,早已走出大山,平日带领部分乡亲在海南从事民族风情表演。

    9 N0 n5 f. Z5 o8 ]) u9 D G “滚元亮”:1.5米个头的“滚元亮”实在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是火枪队的队长,也是岜沙的明星,连续几年带着村里中 文首发的文艺骨干去黔东南的首府凯里参加民俗艺术节,扎眼的外形成为了人们认识岜沙的一个符号。不知道开了眼界的滚元亮会把岜沙带去哪里,总之,变化一定会发生。: K7 c) k; m9 T; d* _\' y5 R/ w& R* C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