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棍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此时,还只有有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真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帝王所效仿。
wWw. 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道教天神分为七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阶。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後,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历世神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元始天尊”首见於东晋葛洪的《枕中书》记载:“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後,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入其口。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历世神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居天最高:据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神灵所居之处是“玉清三元宫”,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内,有紫云之阁,碧霞为城。众神仙按时上玉清境朝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所收弟子
玉鼎真人
从其弟子杨戬来看,这一位也定是其中的佼佼者,面且他见多识广,深有智谋,授计杨戬从余元处骗解药救了哪吒和雷震子,指点杨戬除了高明、高觉(千里眼、顺风耳),暗中吩咐杨戬救了被俘的黄龙真人,周军两次全体中毒(除了杨戬哪吒)他都来hwWw.ttp://wWw./cs/8494.html帮过忙,破诛仙阵时摘去陷仙剑。
广成子
广成子在中国道教中名声赫赫,据说也确有其人,在原著中他是玉虚宫第一位击金钟的首仙,也就是十二仙之首,他的番天印极为厉害,因为给了徒弟殷郊,自己也没办法收伏,出动了四色仙旗才算搞定,这位道兄的运气不太好,收个徒弟不听话后来只好自己动手送徒弟上了封神台,打死了火灵圣母上碧游宫去被截教门人愤恨,只好连进了碧游宫见了通天教主三次才算出了门。
赤精子
这位与广成子一样,收了个不听话的徒弟殷洪,将阴阳镜给了他自己也没办法,后来用太极图收了殷洪,殷洪曾发过誓如不听师言身体化做飞灰,当赤精子抖动太极图,殷洪也实践了他当初的誓言,我敢保证赤精子绝不是狠心,他的痛哭失声让人不觉辛酸,所谓天道,连神仙也没有办法啊!为夺姜子牙魂魄两入落魂阵,第二次失落了太极图,后来破了落魂阵时才取出。
太乙真人
如果他不是最出色的,他也是最特别的,指导徒弟打人,帮着徒弟杀人,授计徒弟自杀,激着徒弟去追杀前父亲却又暗中求人收伏为的是磨磨徒弟的杀性,他的造人本事一流,看哪吒多漂亮就知道了。他的宝贝特多,而且大部份适合哄小孩,他很是伶牙俐齿,从他与石矶的对话可以看出,哪吒泗水关被余化所伤,他特意把徒弟接了回去,趁机让徒弟休了好长时间的假,是好师父的典范。
惧留孙
这一位后来也入了释成佛,他的捆仙绳很是厉害,还有,有一个挺厉害的徒弟不早些派下山,让他偷跑下山给姜元帅带来多大的麻烦啊,要不是我们可爱的杨戬,差不点要了武王的头给邓婵玉当骋礼,单凭这一点惧留孙道兄就该纪律处分(他与广成子和赤精子性质不同),丢了捆仙绳不快算算找找,等杨戬一问惊惶失措才下山找徒弟,又被姜子牙不依不饶的非要杀土行孙不可,惧留孙费了好大口舌才救了这不肖弟子,这种情况还有一次,就是土行孙私自去偷余元的坐骑惧留孙奉元始天尊的命去救差点被烤熟了的徒弟,姜子牙又大怒要砍了土兄的头示众,惧留孙又费了番口水后来二次收了余元,总体来说由于他的徒弟他有点郁闷。
云中子
这一位与众不同是因为十绝阵时他没有来,也没有被混元金斗收进去削了顶上三花,别人都羡他是个福仙,另外他开始想除掉妲己,这与十二仙是不同的,因为十二仙都犯杀戒,唯恐这仗打不起来绝对不会想杀妲己的(要不妲己早没命了),只是既是要除又不彻底些,老兄真不爽快!还有我总觉得雷震子是个败笔,就算你没轮子坐骑之类给他你就让他走步好了,偏要安上对翅膀,阐教中人不是瞧不起披毛带角的吗?难道雷震子是中国的天使?这天使偏又难看,武王都不敢领这位弟弟进内室唯恐将老夫人吓死!他在十二仙破十绝阵时炼了通天神火柱在绝龙岭送闻太师上了封神台,可怜闻太师死的惨!
清虚道德真君
他暗中救过黄飞虎逃过了闻仲的追击,又派天化下山帮了父亲一回,他这人也是个不爽快的,第一次让天化下山不给穿心钉非要天化吃了亏死了一回才给他,惩罚徒弟也太狠了!他救了被纣王挖去双眼的杨任(可怜比干竟没有人救),杨任从双眼中长出两只手手中长着两只眼,这眼可以通天彻地,可为什么不可以直接长在眼中呢?难道是为了追求恐怖效果吓死敌人?他的五龙七禽扇很厉害,一扇子就把人扇成灰,给了杨任,我想他不给天化就因为天化年轻气盛随便吵吵嘴就动手,而杨任是文官出身就文雅多了!可惜后来都上封神台了。
道行天尊
他在封神演义中为子牙的伐纣大业贡献了三个弟子,韩毒龙,薛恶虎和韦护,前两位是解西岐粮荒的功臣,这才是道家所为!韦护后来是三教护法全真,手中降魔杵拿着轻如鸿毛,打在身上重如泰山,道行天尊在十二仙中表现不多,似乎不太爱说话,印象不深,对韦护印象也不深,只记得这位大护法身康体健,无病无灾的活到了最后!
黄龙真人
这位正好相反,是十二仙中典型的外向型,每次会战都是早早就到,两次周军集体中毒他都来帮了忙而且最难得的是他每次都比玉鼎真人来得早,他可是爱出头爱说话的人,十绝阵被破闻太师一发怒他就跨鹤而至立阻闻太师给一番劝告,只是他的道行好像是差了点,被人捉住吊了一回,被马遂金箍箍过一回,最离谱的是他被吕岳追着跑还是哪吒帮他解了围,在师侄面前丢人这脸可丢大了,他在封神演义里面没有徒弟,估计以他这本事也没法收徒,黄龙道兄还是回洞府继续苦苦修炼的好!
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
这三位后来在佛教中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三位应该是很不错的,要不然也不会被西方的准提道人看中,原来他们的坐骑是在封神演义中收到的截教门人,前两位的徒弟金吒、木吒后来也是佛教中人,金吒是如来护法,木吒跟随观音,在封神演义中三位有表现但我觉得没什么可以说的,只是慈航我有一个地方对其印象深刻,那就是出主意让赤精子收伏殷洪,这是条毒计,赤精子用太极图收了殷洪后殷洪求饶,赤精子是有留恋之意的,慈航催促他说:“莫误了他上封神台的时辰”,逼得赤精子含悲忍泪的收拾了徒弟,从这一段我看不到一点大慈大悲观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影子。
人物由来: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於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绿那玉国,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於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辅司高仙: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处受经法以後,即辅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阙,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侍卫。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