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10接线员


本站公告

    方一杰在和刚子去高庄采访情杀案的时候,曾经在车里聊起过早月区林业局副局长被杀一事,报料人就是110接线员老何,方一杰在《神州时报》上看到过这个新闻,因为负责采写的记者是董沛,所以他特别关注了一下。

    早月区林业局副局长黄××和妻子薛××是死在自家别墅里的,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四天未去单位上班,林业局派人找到他们经常居住的小区,敲门无人应答,但却看见屋里灯光长亮不熄,于是通知物业的人来开门。物业的人也觉得蹊跷,随后通过登记的电话找到持有铁门钥匙的黄的岳父,同时也报了警。

    众人开门进到里屋后,看到了令人惊恐的一幕,当时隔壁别墅的邻居家里正在装修,站在墙头施工的装修工人无意间看到了当时的惨状。董沛采访到了这名工人,工人说,“女的死在床上,挨了十多刀,身上都是凝固了的血块,男的死在床下,脸上、身上砍得血肉模糊,拖鞋也扔出去好远。”知情人说,当时卧室里一片狼藉,很明显能看出打斗的痕迹,已经可以判断出是他杀。装修工人还说,女的只穿着一件红色的短套睡衣,一头长发披散着,身上刀痕乱七八糟,已经看不清面目。

    根据物业人员的讲述,事发前两天发生了一件怪事,夫妻俩养了3年的大狼狗德国黑背被人给毒死了,黄××还哭得很伤心,没想到几天以后夫妻俩同遭非命。

    邻居们称,这夫妻俩平时一人开着一辆奔驰,一人开辆帕萨特,总价值超过200万,每日在小区里驾豪车出入非常火红。而熟悉他们的人也说,妻子薛××开有房地产公司,自任总裁,平时生意特别红火,两人在本市的房产不下4处,仅妻子薛××的个人资产就超过4000万。

    董沛的采访工作相当到位,稿子里提到了很多疑点,包括了解到黄××是早月区林业局领导班子中的7成员之一,分管早月区林业局行政执法工作,很可能是因为得罪了仇家才遭灭口报复。

    两人被wWw.发现遇害的当天,老何及时将这个线索通知了各家报社,因为《神州时报》是真理部直属媒体,可以绕过市委宣传部,因此董沛的稿件得以整版刊登。在《娱乐报》负责采访此事的记者是齐子,因为《娱乐报》是市属媒体,所以遭市里封杀,稿件遂被枪毙未能登出来。

    方一杰对此事印象深刻,也因此对老何十分佩服。因为老何是110接线员,所以提供的线索里有很多大案要案,而且非常及时,老何会在接完电话后的第一时间将消息发给记者朋友们,因此也被媒体的同行们称为“及时雨”。

    同时,正因为这个特点,也导致了老何致命的弱点:他提供的线索往往良莠不齐,只要是个报警电话,他都把消息转给记者们,因此也经常把这帮记者们忽悠得够呛,让一些小破事搞得记者们焦头烂额。另外,老何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在值夜班时半夜三更给人打电话,方一杰就经常在半夜两三点被老何的电话吵醒,往往被搞得哭笑不得,连周公也梦不成。

    在这一点上,老何就不如老朱了,老朱会尽量掌握事件的相关情况,不必记者亲自到现场,他便可以把一切现场还原。老何就不行了,有了事藏不住,心急火燎要找记者们,不管是白日还是半夜。

    跟老何熟了之后,方一杰也有高招对付,对老何,他的办法就是――“拖”:反正老何的线索都很及时,偶尔迟一点出发采访也无妨,因此方一杰往往会跟老何反复打电话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并不着急出发去采访,这样也逼着老何利用自己的身份尽量搜集更多的信息。

    因为十分了解《娱乐报》的行政定位,方一杰往往会从老何提供的线索里挑选一些比较“讨好”的内容去写,以下就是几个例子。

    一天半夜12点,老何给方一杰打电话,说在正汤路刚刚发生一起严重的撞车事故,一辆金杯车闯红灯时迎头撞上了一辆大货车,车头嵌在货车下面,金杯车司机被牢牢卡在车里出不来,两个消防中队赶来救援。

    方一杰接电话的时候正在睡觉,懒洋洋地说,“黑灯瞎火的怎么去采访啊,你先帮我问着,明天我再写稿。”于是挂了电话,继续睡觉。

    第二天,方一杰早早就报了选题,随后给老何打电话,询问前一晚发生的车祸事件。

    于是老何滔滔不绝地说,“……车严重变形了,司机卡在里面,差点死了,后来交警队来了,把人弄不出来,只好打电话给消防队,消防队来了……因为在两个区的交界处,一下来了两个消防队,利用扩张钳破拆车门,另外的队员同时向外拉动车门,之后消防队员再用扩张钳对撞得稀巴烂的驾驶室进行扩张,驾驶室就被撑开了,司机被抬出来,送到急救中心……”

    对相关细节进行详细询问后,方一杰将稿件处理为《俩消防队同救被卡司机》,将事发当时的危急状况进行渲染,同时突出交警的冷静处理,突出消防队员的见义勇为,突出医疗人员的救死扶伤。于是,这稿子立马就获得了总编室的青睐,第二天又成了头条。

    另一起案子说来搞笑,是关于一个现代版“孔乙己”被抓的新闻。

    一天,老何打电话给方一杰,说南城派出所抓到一个偷书贼,方一杰一想,偷书贼不就是孔乙己吗,于是详细采访了这件事。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南城区三叉河街新华书店一个月前发现一套15册《中国瓷器全集》突然少了8本,明显是遭到了小偷的光顾,此后书店经理和店员不动声色,将计就计,悄悄锁定了一位来此看书却又从来不买书的男子,此男子连看书时还戴着墨镜。一次,在此人再次光临书店时,店员假装整理其他书籍,不再注意他。没一会工夫,男子便急匆匆地走向门口,绕过收银台准备出门,这时,一名店员在他刚刚看书的柜台上发现少了两本书,随即给经理发出暗号,书店经理和店员迅速将其拦下,从衣服内搜出两本《中国瓷器全集》,随后将其扭送了派出所。

    方一杰以《店员巧布局,擒获“孔乙己”》为题,详细讲述了书店经理和店员的巧妙布置和智擒窃贼的经过,对这名现代版孔乙己极尽嘲讽,尤其是偷书男子在被抓后拒绝将全套书买下并理直气壮地说“偷书不算偷”的细节,方一杰在稿件里写得活灵活现,文笔甚至一度接近鲁迅先生的短篇经典《孔乙己》,次日在本报再登一个头条。

    可以说,正是方一杰将新闻素材经过提炼拔高加工成精彩的记叙文,才使得他的稿件充满了意趣,在同类稿件里一枝独秀、笑傲同行。

    当然,对方一杰来说,以上的稿件都不算什么,让他得到更多锻炼的是一些十分惨烈的新闻现场,这些可以算是大案要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