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离奇命案


本站公告

    这一天清早,方一杰还在梦中,一阵手机铃声将他吵醒。

    “谁呀,这么早?”看看窗外晨曦的微光,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一看来电显示,电话非接不可,是报社的座机打来的。

    报社对每个人都有规定,手机每天都必须24小时开机,否则要被罚款,目的则是便于联系,不至错过和漏报重大新闻。

    “Hello,你好。”方一杰清了清嗓子,情绪开始变得饱满。

    “方一杰,起床了吗?”是青子姐的声音。

    “刚才还没起,您的电话来了,就一骨碌起来了,呵呵。”这段时间,方一杰和青子姐电话联系很多。

    青子姐是报社的热线接线员,两天一班,专门负责接听线索人打来的报料电话,将爆料人提供的新闻线索登记在表格上,再写上线索人的姓氏、性别和联系电话,另外就是将这些线索做初步的筛选,然后及时将线索通知相关记者。因为平时在报社时两人混得挺熟,所以一有好线索青子姐都优先照顾方一杰,总是第一个打电话给他。

    “有个线索不错,你去不去?”青子姐故作神秘。

    “您都说不错了,我能不去吗?”

    “呵呵,好。我告诉你。”青子姐压低声音。“有个男人从罗村小区9号楼的高层摔了下来,当场死亡,刚刚发生的事,线索人都听见响声了,听情况这男的穿戴还挺时尚……”

    “好的,我马上去!”方一杰留下线索人电话,随后挂断电话,开始找衣裤。

    方一杰想,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新闻线索,而且罗村小区离他住的地方还不远,打车也就几分钟路程,就是不知道是他杀还是跳楼自杀,如果是他杀,那这里的内容就可能很多了,为情?为仇?为财产?为利?都有可能,被人推下摔死?还是死后被人推下制造自杀的假象,都说不好。如果是跳楼自杀,同样也有很多种可能性。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失足落下,这是最没有故事可以说的情况,但即使是失足落下,也可以引发对小区管理和楼宇设施安全性的质疑。

    方一杰以闪电速度穿好衣裤,毛巾打湿抹了把脸,下楼打车直奔罗村小区,在出租车上,他又给线索人打了个电话,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那时候天已经亮了,就听见‘咣’地一声巨响,一个重物好像掉在了楼下,我被吵醒了,走到窗户边向下一看。妈呀!一个人趴在楼下,一动不动的,旁边一摊血。仔细一看,好像是个男的,还穿着西装……”线索人向他详细描述了事发时的情景。

    听完线索人的讲述,方一杰坐的出租车也到了罗村小区。

    附近还没有警车出现,一帮人围在9号楼下,方一杰走了过去,看到了事发现场。

    一单元楼道口,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趴在墙边,头歪向一侧,男性,年纪在三十到四十之间,一副黑框眼镜的一边还搭在左耳朵上,右腿向外扭曲着,身下一摊暗红色血迹。几米远外,一近一远地歪着两只黑色皮鞋,附近有不少碎玻璃,旁边墙上也有血迹。

    他向楼上看去,7楼的一扇窗户上的玻璃荡然无存,只剩下木质的框架。方一杰一边查看着现场,一边掏出自己的数码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这时,一辆蓝色polo车开了过来,几乎在同时,两辆警车也从后面开了过来。

    “警察来的还挺快。”方一杰这样想着,同时觉得自己比警察还抢先一步赶到,速度更是了得。

    警车还没停稳,polo车的主人已经下了车。一个中等身材、体型发圆的小伙向事发现场走来,戴着一副墨镜,遮住了半张脸。方一杰觉得这人还挺精神,但是拽拽的样子让他看了有些不爽。

    “墨镜男”在附近四处张望起来,很快便发现了坠楼男子,仔细查看起来。同时,他也发现了方一杰。

    两人互相微笑致意,算是打了招呼。

    “来了个同行。”方一杰凭着职业敏感,知道此人应该是另一家媒体的记者。看着他后脑勺wWw.翘起的一缕头发,他心里暗自一笑,“又是个来不及梳头洗脸的家伙,估计也是刚从被窝里爬起来。”

    过了一会,几名警察开始在四周活动,附近拉起了警戒线。

    polo车的男主人看了看现场,当警察在清理附近围观人群时,他走过来和方一杰搭话。

    “你报社的吧?”墨镜男问道。

    “是,你也是吧!”方一杰觉得自己的预感应该不会错。

    “是。你哪家报社?”墨镜男问。

    “《娱乐报》,你呢?”方一杰一答一问。

    “《神州时报》。”说着,墨镜男从牛仔裤兜里拿出一个名片夹,递出一张名片。

    “董沛”,方一杰对这个名字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是他这段时间认识的第一个同行。“机动记者部――记者”,还真是个不择不扣的同行,连干的活都是一样的。

    两人你来我往,开始谈起现场的状况,包括怎么根据现场状况把稿子写得更充实、篇幅更大,因为他俩都知道,头条和普通稿件的稿费差别可是好几倍的。不一会,两人就已经开始猩猩相惜、称兄道弟起来。

    “哥们,你都问了哪些情况?”董沛问。

    “附近居民都不认识这个人,初步断定不是小区里的住户……”方一杰谈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人死的很蹊跷,大早上的从楼上掉下来,这时候天已经亮了,不应该是踩空了。而且我看他身下的血迹,暗红色的,感觉已经快干了,应该不是刚死的,有可能是被人弄死了之后扔下来的……”董沛开始口若悬河地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方一杰非常佩服,这个胖胖的家伙观察力很不错,做这一行也很专业,能发现蛛丝马迹,他的说法也启发了自己。光写现场,肯定没多少文章可作,一定要挖掘深一些,找出疑点。

    附近的居民都不认识死者,他们俩也没办法问出太多讯息,只好装作看热闹的人,伪装在附近细看警察处理现场。

    不一会,法医检查尸体,确认状况并拍照。警察开始戴手套在死者身上搜索,随即发现了钱包、身份证、车票等物。这一切公务都结束后,死者被装入一个白色的尸袋中带走。

    方一杰和董沛在离开现场前又讨论了一番。

    “今天好像就我们两家报纸来了,咱俩把思路缕一缕,内容不重要,统一口径最重要……”董沛说,这稿子绝对是头条。

    方一杰第一次接触命案,不知道这事能不能上个好版面,但是他对董沛“内容不重要,统一口径最重要”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现场警察根本不透露半句办案情况,没有个权威说法,光靠自己现场观察和猜测根本不行,但是董沛说的这些他也记住了,准备回去还是朝着头条写。

    之后方一杰去了报社,下午部门选题会时他报了80字,后来写了1000字贴在了报社的发稿系统里,之后就下班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方一杰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的报亭买了份《娱乐报》,发现自己那个稿子在内页发了个不到100字的边栏。

    “靠,不会吧?”方一杰觉得十分纳闷,一条人命就值100个字?正想着,他在报亭翻了翻《神州时报》,发现董沛的稿子竟然发了个头条,同样的事件,从详细的现场描写到死者死亡原因推测,再到某警员公布的重要疑点,洋洋洒洒占了半个wWw.版面,一千多字。

    “他什么时候采访到警察了?”方一杰不明白。其实董沛这稿子里所写的基本上都是他昨天说过的,竟然还都发出来了。

    之后他悄悄问了问本报编辑,原来自己的稿子虽然提出了不少疑点,但没有出自权威人士之口,所以这部分不能采用。反观董沛的稿子,结论性的话语全都出自警方之口,令人信服。“果然是高手。”方一杰这样想着,郁闷了好一段时间,而之后发生的一些事,却更让他郁闷,甚至气愤。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