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路上6


本站公告

    纪立志和方婷开着车来到了无忧湖边,美丽的湖光山色一下子就迷住了纪立志。

    “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这里的风景很好的。”方婷得意的说道,想起纪立志刚才不屑一顾的表情,跟现在一比,真是好笑。

    “这湖水真平,真透明。平的就像镜子一样,透明的兼职可以看到湖底的风光。”纪立志赞叹道。

    “这不算什么,你看这湖里的山石,千奇百怪,每一个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方婷说道。

    “那,说说看,看不出来你对此很了解的吗。”纪立志打趣道。

    “那当然了,我一个最好的姐妹就是这里的人,她带我在这里玩过好长时间。等会咱们去租艘小船,我慢慢给你讲。”

    “好啊,咱们现在就去。”

    “你看湖边的那座山,叫尧山,传说说史禄奉秦始皇之命,开凿灵渠,统一了岭南。始皇帝自觉功与天齐,德似尧舜,便下令在蒙自唯一的土山山腰建一座尧帝庙,山顶筑一间玉皇阁,以志其威。赐土山名“尧山”。

    转眼过了八百年,又经历了汉晋隋唐,由李姓坐天下。据说唐朝的时候,有一位高僧在京师讲经说法,唐玄宗听了,十分高兴,就亲自带他去参观御花园。

    那时花园里有一头番邦进贡来的白鹿,见了高僧,便跑到面前,伏地依依不去。唐玄宗大为惊奇,就以白鹿相赠,并赐高僧为“白鹿禅师”。

    后高僧云游四海,来到蒙自,见尧山灵气缭绕,大有帝王风水气象,就在尧山定居下来,山下起祝圣庵,山腰建寿佛庵,山顶筑白鹿庵。经过他苦心经营,尧山成了蒙自的佛教圣地,寺庙巍峨雄伟,肃穆庄重,木雕彩绘,富丽堂皇,每行佛事,信徒去集,古刹钟声,声震环宇。

    由于尧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四方和尚都纷纷投奔到白鹿禅师门下,一时间三庵接纳了数百名弟子,使尧山变得十分兴旺发达。

    山中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张光吃不做的“无底洞”,粮食就成了问题。为这事搞得白鹿禅师焦头烂额,无计可施。

    没奈何,禅师只好骑上白鹿,厚着脸皮,飞到月宫,向嫦娥仙子求援。嫦娥道:“佛法宣教,劝人为善,本是好事,但也被一些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人钻了空子,借遁入空门之名,行不劳而获之实,这就使佛教变了味儿。大家都光念经,不做事,大千世界还成个什么样子。”

    嫦娥想了想说:“当年史禄在尧山筑尧帝庙,我曾下凡为他在山上找到玉乳泉。他为感恩,特在山下修一龙池。山上既然有了水,我想在山腰为你们开辟几亩稻田,你们自耕自种,自收自用,这粮食问题,就自食其力吧。”

    白鹿禅师别无他法,也只好如此。仙姑便与禅师来到尧山寿佛庵,见庵前也还宽广,就伸出玉指,在地上划出稻田九块,一年两熟,交与禅师管理。

    于是,禅师就挑选出身强力壮的一百六十二个和尚,每九人负责种一块田,一年分两班,八十一个人种一造,多收多吃,少收少吃,不得偷懒。

    种田虽无耕牛,但人多好种田,劳动强度也不是很大。就这样,尧山和尚在白鹿禅师带领下,自食其力,倒也优哉游哉,并把稻田取名“天赐田”。

    后来,白鹿禅师凤凰涅?,羽化登仙,尧山偌大一个家当,交由他的大弟子性空主持。这性空原是俗家一个小商贩,生性吹牛拍马、见风使舵。因懒惰亏本遁入空门,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和灵活的脑瓜子,深得白鹿的喜爱与信任。

    自从禅师圆寂之后,性空成了尧山住持。他想,山上有这么多和尚,九块稻田一年种两造,收成刚好够大家吃个饱,没有一点节余,万一碰上灾年,岂不是要饿肚皮。

    于是他灵机一动,焚香祷告给嫦娥,请她让天赐田一季一收,有备无患。嫦娥想想也对,就同意了性空的要求。

    天赐田可以一季一收,一年四造,可真成了神田。性空又增加了十八个和尚,五个和尚种一块田,四十五个和尚种一季,分四班。种田的人虽少了,但种田的时间缩短了,也还过得去。

    这样,收获的粮食,一半拿来吃,一半储存起来。常言道:有了米,心头喜;有了饭,胆子壮。性空也就心满意足,踏实多了。

    偏偏这一年山下出现旱灾,粮食大减产,米价一下看涨了许多。有个米贩子从前与性空是朋友,得知他储存了不少粮食,就上山找性空说:“天赐神田,旱涝保收,你根本就用不着为吃饭发愁。如把储存的粮食转卖给我,我再分赠与灾民,救民于水火,住持功德无量呀。”

    性空想,粮食吃不完,存着也变不来财。如今老百姓有难,佛门本当普渡众生,就半送半卖给了他的朋友。米贩子自然给了一笔很可观的回扣给性空作为报答。

    谁知米贩子拿到粮食,下山卖黑市价,发了一大笔横财。消息传上来,和尚们对此都不满意。性空解释道:“趁火打劫固然不对,但米贩子毕竟还是把粮食卖与了百姓,以度灾年,比起见死不救者来,wWw.到底要好一点。”

    性空通过这件事,好像得到了某种启示:既然粮食可以换取银子,捞到好处,为什么不再多种粮食呢?

    于是他又祷告嫦娥,请求将天赐田一季一收改为一月一收,并美其名曰为减少政府资助,减轻百姓负担云云。嫦娥听了他的花言巧语,信以为真,又一次答应了他的请求。

    和尚们一听改一季一收为一月一收,个个叫苦不迭,满腹牢骚,都说:“是不是要累死我们!”

    性空施加淫威道:“庙堂上上下下,和尚成群结队,修缮添衣,哪一样不要花银子,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愿干的,走人!”

    和尚们讲不出道理,只把气闷在肚子里,敢怒不敢言,累得死去活来,无处申辩。一个月的收成,就够山上和尚吃一年了,另十一造粮食,任凭性空与米贩子交换银子。性空独吞了大量回扣,高兴得手舞足蹈。渐渐地,有事无事,都以做法事为名,常常下山去,出入酒馆、妓院,花天酒地起来。

    有道是纸包不住火。日子一久,性空的劣迹让和尚们知道了,大家义愤填膺。胆小的,一走了之;胆大的,要找性空算账。

    性空也料到有这一着,早已和地方黑道勾搭成奸,把闹事的抓去毒打一顿。一时间,山中和尚作鸟兽散,只剩三五个老弱病残没地方去,赖着不走。

    性空为了装门面,勉强把他们留下来,心里另有小算盘:人走光了,总不能让财路断了,将天赐田包给山下的百姓耕种,坐收渔利,岂不更美?再讲人走光了,自己再用不着偷偷摸摸下山,可以在山上公开行乐,岂不更妙?想到这一层,他为自己因祸得福而不亦乐乎呢。

    于是,性空就把天赐田转租给山下没有土地的农夫耕种,变本加厉,盘剥百姓。那些没有田地的农夫,为了活命,也只好忍气吞声,任其盘剥。

    有一天,嫦娥想知道尧山天赐田的情况,无奈公务缠身,不能成行,就叫玉兔下界察看,并吩咐她不得大张旗鼓,须是微服私访,得个真实情况。

    玉兔来到尧山脚,变化成一个香客,慢慢向山上爬,爬一路上,只见庙堂荒芜,山道失修,看不到往日川流不息的香客,也听不到暮鼓晨钟,显得十分冷静。

    玉兔吃了一惊,凭着她跟嫦娥多年降妖除怪的经验,她马上意识到尧山可能出事了。

    玉兔在半路遇到一个樵夫,忙向他打探,谁知樵夫只摇头摆手,不愿多说。玉兔更觉事情严重,飞奔上到山腰,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农夫在田中耕作忙碌,一个个愁眉苦脸,脸色蜡黄,唉声叹声,有气无力。

    玉兔上前问道:“列位,你们种的,均是一月一收的神田,怎么还这般穷苦?”

    农夫们叹道:“神田虽好,可惜不是自己的,所得收成,与庙里九一分成。我们累了一个月,只能吃个半饱,哪有不穷之理!”

    玉兔听了,简直不敢相信:“九一分成,那庙里的和尚也太贪婪了。”

    “和尚跑光了,就还剩下那个贪心的住持,欺我们没有土地,从重盘剥,有如泰山压顶,让人喘不过气来。”

    玉兔看得清,听得明,速回月宫,向嫦娥禀报。嫦娥才听了一半,就气得玉牙乱咬,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使法将神田恢复成一年两收的普通田,断去性空的财路。

    性空靠了神田的收获,个个月捞得大把大把的银子,吃香渴辣,录花问柳,正在兴头上,突然被断了财源,又气又恼,利令智昏,像泼妇一样破口大骂嫦娥不讲信用,活该守寡。

    嫦娥不听罢了,一听七孔生烟。屡屡给你好处,反过来血口喷人,一怒之下,一挥长袖将性空扫下山去,让他化成一块顽石,并挂上布告一纸,将性空如何由小商贩因懒惰亏本进庙当和尚,靠吹牛拍马当上住持,逐步贪财享乐、滑入犯罪深渊的前因后果公之于众,以戒后人。

    后来,尧山一带老百姓,就把这wWw.座顽石叫“挂纸山”。天赐田的曲曲折折,到这里才算告一段落。”纪立志划着船,方婷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土山道。

    “这个传说不错,不过将嫦娥说的是那么不堪。”纪立志道。

    “还有呢,关于这山,还有另一个故事呢。”

    “那,说说看。”

    “却说那时尧山上没有水源,更没有玉乳泉。因而,要在这高山上修寺建庙,砌墙盖瓦,没有水谈何容易!何况那民夫们也要饮水用水呢!所以,不管是天晴下雨,严寒酷暑,民夫们都得到十里之外的漓江边挑水、运水,即辛苦,又十分不便。

    秦朝的刑律是严酷的,始皇帝又以暴君之名著称于世。他下令限期一年之内,山下、山腰、山顶三大组建筑群,一定要完工进香,不然的话,监工及泥瓦石木等匠人民夫,一律斩首。三千壮丁被拉到山上服役,按道理,倒也不是很难很紧张。可是山上及尧山附近没有水源,这就成了大问题。就好比床底下劈柴火,有力气使不上。他们只好分出一半人,到十里外的漓江里挑水、传水。这支运水队伍不停地挑啊运啊,仍然满足不了工程的需要,这就大大拖延了工程的进度,急得那监工真如火烧屁股,喝斥打骂,杀鸡儆猴都无济于事,只得下令加班加点。你想,这疲劳战术一打久,还不是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窝工、怠工之事常有,工匠民夫被饿饭、被毒打甚而致死之事也常有。尧山上下,真是沸反盈天,怨声载道。

    工程是从秋天开始的,转眼进入冬季。朔风呼啸,地冻天寒。这时运水、传水就更是苦不堪言了。那水洒泼在人身上和地上,马上就结成冰块。人冷得缩成一团,加上地面又滑,往往从漓江打十桶水,到得山上还剩下三四桶,那工程更慢更困难就不用讲了。大家都绝望地想到,就等着明年挨砍头吧!

    有一天,天气奇冷,寒风中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瞎眼老太婆。这老太婆,你讲她老嘛,仿佛又像二三十岁的妇女,你看她年轻吧,她确实又像八九十岁的老奶奶。她张着一副哪个看了都心酸的苦脸,摸摸到工地民夫的棚子里,向服苦役的壮丁们讨米。民夫给她饭,她不要,就是要米。大家可怜她,就送一点米给她。

    瞎老太婆拿着一个小布袋,几乎摸遍了三千民夫的所有工棚,居然给她讨到了一袋米。这里两抓,那里一把,乐得瞎老太婆的脸都笑成一朵老菊花。她说她要拿回家去救她的儿孙,可是却又拿着米袋,颤颤巍巍、歪歪倒倒地爬到了山顶。

    瞎老太婆坐在山顶,双手在小布袋里搓来搓去,后来从布袋里拿出了大米的粉末。然后,她就把那些米粉,满山遍野地撒下去。

    撒呀撒,瞎老太婆便从山顶跑下来,边跑边喊:“下雪?,下雪?!”手舞足蹈,乐不可支。你莫以为她是瞎子,跑起来却又像一股清风,如履平地。四周运水、运料、砌砖盖瓦的苦役们,只当她是疯子,个个都摇头叹惜,叹惜自己虽然命苦,但瞎老太婆比他们还惨呢!

    瞎老太婆喊呀跑呀,到了山腰,天就黑了。她也不再往下跑了,却倒在民夫们的工棚外,抱头便睡。苦役们吃过晚饭,北风吹得紧,他们都可怜这老婆子,拉她进工棚,但怎么也拉不动。苦役们又困又冷,一个个只好钻进工棚睡觉,随她去了。

    到了后半夜,一个民夫起来小解,走出工棚,不明不白地便摔了一跤,他往地上一摸,啊,满地厚雪,足足有七八寸。奇怪,自古以来,蒙自从未下过这样的雪,这么厚的雪是从哪里来的?这民夫惊喜若狂,四处乱喊:“快起来看,下大雪啦!”

    这喊叫声把民夫们从梦中唤醒,大家披衣出来。果然,满山遍野白雪皑皑,虽然天还没亮,但天地已是银白世界。蒙自人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大的雪,都高兴得像小孩似的捧来玩耍。还有那些有心计的民夫,已扫集白雪,准备化水建工程呢!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太阳当空,大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顺着山谷流下去,仿佛把整座山梳洗了一遍,清秀极了。

    这时,那瞎老太婆又在山腰乱转,用她的拐杖往石头缝里东戳一下,西戳一下,想找什么东西。岂料她瞅准一个石缝用力戳去,那石缝就往外汩汩地冒出清清的泉水来。泉水淙淙流啊流,引来满山欢声雷动。只要有了水,工程不愁了,头壳保住了。

    民夫们再看那瞎老太婆,她却升天而去。原来是嫦娥仙姑下凡来解脱他们的苦难呢!

    从此,人们就把这山腰上的泉水叫做:“玉乳泉”,而在秀丽的蒙自风光里,又多了一景――“尧山冬雪”。

    “这个传说却给嫦娥平反了,我说嫦娥也不该那么坏的呀。”纪立志道。

    两人玩到天色减晚,才弃舟登岸。岸边有很多小朋友在追逐打闹,纪立志无意间扫了一眼,看到一个小孩手里拿着一个亮晶晶的东西,仔细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