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是赵盾的好友,经常到赵府给赵盾上课,遇到国家大事,赵盾还经常向这位老师请教。
来到太史家,赵盾发现董狐一身官服,全府上下却都是黑色的孝服出迎,便问道,府上可有人过世。
无人。董狐答道。
赵盾奇道,既无人死,又何来孝服呢?
孝服是为自己准备的。我写了别人不爱看的东西。恐怕性命不保。
赵盾何等聪明,马上感到这事同自己有关。他问道:你是怕赵穿杀你吗?
非也。不过他也可能杀我。
那会是谁呢?
董狐没有回答,而是递给他一卷竹简,赵盾一看是国史,打开后一行字豁然映入眼帘,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灵公十四年,赵盾弑其君。
董狐说,我明天要示之于朝。你我是朋友,先打一个招呼。如果你要杀说我,我肯定活不了。所以先做些准备死wWw.后的准备。
赵盾觉得很冤,明明是灵公要杀他,到头来,灵公死了还要他负责,他愤愤不平的说:
杀人的是赵穿,我逃亡在外,并不知情,如何把弑君之罪加在我身上?
董狐了解赵盾,能做到以理服人,他就性命无忧了,他既不激动,也不害怕,平静的说:我估计到你想不通,但是事实是改不了的,你作为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被杀了,你回来后又不讨贼,不是你弑君,又是谁呢?
赵盾沉默了。
没有人wWw.讨论,不等于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家都没看见,不等于事情没有发生过,灵公死了后,赵盾常常失眠,他意识到有一件不利自己的事情将要发生,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如何发生。为此他常常如坐针毡。他不喜欢这种感觉。就像一个盗贼发了财,但是却怕有一天会失去所有的一切,惶惶不可终日。听到董狐的话,他反而平静了下来,因为他知道了即将要发生什么。他是个优秀的军人,当敌人没有出现的时候,他会紧张,一旦敌人就在眼前,不管敌人多强大,形势多不利,他会镇静下来,沉着应战。他是属于那种喜欢接受挑战的人。
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容易结束,他也没有了幻想。董狐说得没错,他虽然没有策划杀灵公,但是国君死了,总要有人对此负责,他的错误就是没有追究赵穿的弑君之罪,他没有这样做,就是不想亲手灭掉赵穿一族。他错了。
现在赵穿没事了,他却要对此事负责,
他长叹一声问董狐道,还有改的余地吗?
董狐答道,如果死去的人能够复生,自然是可以修改。
赵盾道,说得有道理,是我错了。按律弑君是要灭族的,赵氏还有将来吗?如果我的死能够换取赵氏的存续,我不会逃避死亡的。
董狐道,既然已经知道弑君的后果就是灭族,那么就不要存侥幸心理,你一个人的死是挽救不了赵氏的。
那该我如何是好?
承认错误,泰然处之,或许能绝处逢生。一切都是天意,我曾为赵氏卜过两卦,一卦象显示,兆绝而后好。再卜,赵氏之难由你而起,但应在你的后代。绝而后好,这种卦我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具体所指。灭绝了再复兴,似乎很矛盾,天命如何,不是你我二人能够知道的。
赵盾谢道,多谢指教,知我者先生也。
董狐道,凡事早做准备,或许可以逢凶化吉,绝处逢生。
赵盾再拜稽首,心情轻松的离开了太史府。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