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管二人率领齐国称霸的事迹令人叫绝,然而故事的结局又过于惨淡,让人心痛。
不禁令人发问,霸业,在春秋真的是不可传承的传奇吗?从郑庄公到齐恒公,如日中天的霸业总是会随着英雄迟暮而崩盘。
所以,历史学家们在评价郑庄公和齐恒公时,都提出一点批评意见,说他们没有选择好接班人,生前又过于纵欲,生下了太多儿子,死后,儿子们抢班夺权,至使霸业不存。
这样的评价未免不切实际,古人们是不太懂得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只生一个少,多子多福才是硬道理),子女里对于权力的争夺,是每个帝王都不可避免的家庭悲剧,这是历史共同现象,不能完全怪罪于郑庄公和齐恒公。
那到底是什么是霸业短促的真正原因呢?
我认为还是春秋独有的权利结构模式。
如果说秦汉以后的封建王朝的权力结构模式是倒金字塔式结构,那么春秋时期的权力结构则是梯形结构,权利的集中层,不在最上层的周天子,也不在各国的诸候,而是分散到了各诸候国的大夫贵族阶层。
如果说国家权利是一块饼的话,周天子将他分成了若干块,每个诸候得到了自己的那块饼后,也没胃口自己全部吃下,而是又把他分成了若干小块,分给了各自国内的王公贵族和大夫。
大夫们有自己的封地,邑城。在各自的邑城内拥有着极高的自治权。
周天子的权力是被架空了的。
诸候们,也好不到那儿去。
他们名义上是国君,事实上,他们往往不得不看有权势的大夫们的脸色行事,所以,在春秋,大夫杀国,很容易,国君除大夫,很难。
春秋初期,双方的势力还算均衡,如果遇见的是极有才干的君主,或许还能对大夫形成威胁和制约,使诸候国的权力暂时集中。
但国君的能力一旦稍弱,则大夫拥权自重,国君就无驾驭整个国家的能力。
春秋的首霸为什么是郑庄公,那是因为郑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相对其它国家而言,大夫阶层的势力还暂时不算强大,郑氏祖孙三人对国家的操纵力很强。
而之后齐恒公的称霸,除了管仲强有力的改革,当时齐国最强有力的两大世家,国氏,高氏对其顺从,是很大的原因。
但指望霸业的传承,在春秋特殊的权利结构下,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虽然如此,姜小白的霸业对春秋时代的影响是标志性的,从姜小白开始,争霸,成为了春秋初中期的极终政治目标。
我们可以称之为姜小白模式。
取周天子而代之,统一中原,这样的目标对于当时地盘不够大,实力不够实的诸候国们来讲,可能想都不敢想---那还得二三百年后。于是,吃饱饭没事做,又有能力管好自己家里那些长工们的地主们,所能想到最有品味的娱乐项目,就是争霸了。
这一红极一时的节目,郑庄公是引子,姜小白则把他引入了高潮。
下面要出场的一对争霸选手,一名叫“唐吉诃德”,一名叫“风车”。
敬请关注春秋狂想录之“唐吉诃德”大战“风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