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李贽之死(3)


本站公告

    有意思的是,李贽对自己著作的评价却很“道学”:“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 “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 “于圣教有益无损。”他的朋友也认为其著作“大有补于世道人心。”看一下抨击他的话:“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两相对照,就显出了几分讽刺与滑稽色彩。相信李贽不是故意往自己脸上贴金,他的主观意图是真诚的;与其说李贽妖言惑众,毋宁说他更爱他的国家,正因为爱之太深,所以责之也苛。可是,统治者是不管你的想法是否更为科学是否对国家真正有利的,他们关心的只是眼前的利益,稍有不尊改动,便如临大敌,赶尽杀绝。“逆耳者必杀,是可惧也。”国家到了容不进一点新鲜的更为科学的东西的地步,那还会产生什么活力还有什么希望呢。

    我认为,李贽不是反对孔子的主张,而是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孔子很伟大,但并不代表孔子说过的话都是对的。李贽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将思想文化“定于一尊”的专制主义提出了挑战,这是他最伟大的地方。他提出了“童心说”,认为做人为文要真诚。他还提出了做人既要“自以为是”(自信不盲从)又不能“自以为是”(固执已见不宽容),这个观点是极具现代性的。 李贽一生所坚持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想,是明代中后期封建经济局部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稀疏萌芽的深刻反映。他所提出的疑经、非儒、反孔等各种观点,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是进步的,也是合乎历史潮流的,对当时和后来都有一定的影响,无疑是明代历史上一位有代表性的人物。

    李贽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重要的启蒙时期,春秋战国算一个吧,明末也算是一个,然后?就是上世纪初了。李贽算是明末的一个重要代表。不过我感觉他好像还不是完全反封建,而是反传统。

    我为什么突然想到李贽这个人物?我一直关注着与我正写作中的《女法官之死》与《站在华表的顶端》两书中的人物,这两书中都会出现与涉及到与我们这个世代格格不入的“人物”,不管这“人物”是正面的,还是反社会的,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类似于李贽这样的性情。特别是《女法官之死》中的梅雨媚这个人物,更_4460.htm是一个另类,她虽是一个女性,但她在我笔下或多或少地带着深深的男人味及她与我们这个世代格格不入的某些性格与做法,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她无能为力去解决她想解决的问题。况且她的“行为”已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社会是“不需要”她这样的人的。实质上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就是象梅雨媚这样的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正是她这种人。但是,她这种人却无法在我们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就是想生存下去,似乎没有他们生存的“空间”。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在无路可走之时,她别无选择走上了一条死亡之路,选择这条不归之路她是不甘心的。李贽的死亡之路,或许会为我写作《女法官之死》铺平一点道路。

    2005年元月19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