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3:大捷,水淹七军(3)


本站公告

    在经历了二次###张绣、剿杀吕布、荡平眭固这样的“小”事件之后,于禁和他的主人曹操,一起迎来了第一个重量级敌人――袁绍。

    有关官渡之战,前面已经详细记叙过了,不过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情节(当然是对于于禁本人来说的)偶只是一笔带过了,那就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刚刚爆发,颜良文丑一干人等没有出马,关羽还在后方磨刀霍霍的时候。

    当时,袁绍很是强势,所以,谁去打这个头阵都是有风险的,而在这个时候,第一个举手请战的就是这位于禁。

    “于禁愿为先登”,足以说明了他的积极性,我们很难想像,三十年后,同一个人干的事情就有点丢人了。

    那都是后话,总之现在的于禁还是很生猛的,曹操很是高兴,不过再高兴也不能出手太阔绰,因为自己的家产有限,与袁绍的对抗要纵深展开,既然你于禁如此的牛逼哄哄,那就让你在恶劣的条件下尽情的施展才华吧,于是,曹操只给了于禁2000人――而且还都是步兵。

    就是靠着这2000人马,于禁硬是阻止了袁绍的进一步攻势,而在这个时soudu.org候,曹操为什么没有把主力给派出来呢?因为他老人家还在忙着剿杀卧底刘备,攘外必先安内啊。

    可以说,正是站在最前面的于禁的这种坚持给曹操赢得了足够的喘息之机。

    然后,于禁又和前来支援的乐进一起带队,率领马步军5000人出人意料的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从延津西南开始,势如破竹,一路打下去,冲到了获嘉等地,共计斩首袁军士兵将近5000人,俘获何茂、王摩二十余人――虽然都是不入流的将领(放在今天也就是一群团长,营长,撑死了兼职的副旅长什么的),可是,能一下子抓住二十多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于是,曹操又把于禁调到了原武发挥余热。

    人家于禁还真争气,再接再厉,击溃了袁绍再杜氏津的分舵,旋即被升为稗将军。

    随着于禁在外围战场的一系列捷报,曹操决定把他调到官渡这个正面战场上来,毕竟,在这个最为关键的相持阶段,曹操有点吃力,需要一些有生力量的融入来丰富打法,因此,屡立功勋的于禁自然会进入曹操的视线。

    袁绍败北之后,于禁水涨船高成了偏将军。

    之后的文则将军又给了曹操一次惊喜,那是在平定冀州之后,先前归顺的昌?又叛乱,于是,曹操就让于禁前去###。

    之所以选择于禁,是因为于禁和昌?的关系不错,一者是看看于禁的忠心程度,一者是于禁比较熟悉昌?,打起来顺手一些。

    果然,在于禁的紧逼之下,昌?有些顶不住了,看看是自己的哥们带兵,索性举白旗投降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于禁会把昌?押解到曹操那里的时候,于禁去做了一件令大家很惊奇的事情,那就是把自己昔_4460.htm日的哥们给处以极刑了。

    原来当时曹操有这样一条规定:围而后降者不赦。

    曹操此举是为了打击那些投机主义者,但是,真正的执行起来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的严厉,但是,于禁在这里却当真了,至于原因,除了他那个有点令人吃不消的“严肃军纪,奉行法令”本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和昌?的关系比较密切,如果以后昌?再发生类似事件的话必然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在曹操眼中的形象,谁没有几个处的关系不好的同僚啊,万一在这个时候翻旧账的话,即便曹操不上心还是会影响自己的仕途的,所以,还是杀掉吧。

    于是,于禁就来了一个“挥泪斩马谡”――“自临与昌?决,陨涕而斩之”。

    不光要杀,于禁还要把自己的责任给摘干净,从而证明了“朋友是用来插两刀再往上爬”的真理。

    昌?,除了责怪自己反复无常之外就只能自叹遇人不淑了,事实上,得知此事之后,曹操也是叹了口气:昌?不投降我而是跑到于禁那里,就是怕我杀他啊,自作聪明的跑到了于禁那里,结果不还是死了?都是命啊!

    从曹操的感叹中我们可以看出,昌?早点往曹操这里报道的话也许不至于被杀掉,但是,于禁是注定要用好友的鲜血然后自己的顶子(别较真啊,其实我知道那时候没有清朝大辫子们的顶戴花翎)。

    不过不管后人如何评价于禁的这种行为,人家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只要曹操感到满意就行,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东海匪患被平后,他被拜为虎威将军,再后来,尤其是在于禁等人剿杀了陈兰和梅成,随着张辽、乐进也是屡建功勋,张?和徐晃从降将行列中脱颖而出之后,所谓的魏国五虎将也就初具规模了,以后曹操大部分征战,选拔先锋都是从这五个人里面挑选。

    这五个人可谓是各有千秋,相对于张辽的大将之风,徐晃和张?的智勇双全,以及乐进的果敢勇猛,于禁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他的治军严谨――“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罚持重”。

    如果史书对于于禁这个评价是公允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得知,他的部队是不会取得类似于张辽的那种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的,因为不贪不拿,很难激发出所部将士的积极性来,也不太可能得到手下将士的拥护,因为这位将军阻碍了他们的发财之路,所以,当时军界还如此评价于禁:“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当然了,这些都不是弱点,从严治军,于禁没错,至少和最后的失败没有一点关系。

    这么分析一下于禁的简历,我们就会发现,他并不是浪得虚名之徒,军事生涯不说十分的辉煌,可是,也是经常有点睛之笔,更没有什么不堪回首的往事,怎么说也算得上五虎将的第三号人物啊(仅次于张?和张辽,这还是在晚节不保的情况下哦),所以,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曹操把于禁拉出来在主观上没有什么失算。

    何况,在客观上,也没有比于禁更加合适的人选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选择于禁这张“亡牌”的“无奈之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