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长坂真相之低调诸葛


本站公告

    长坂坡的大溃退中,还有一个人要被剥下神的外衣,打回原形,他就是我们无比敬爱的诸葛大神。

    诸葛亮的历史定位到底是怎么样的?是政治家还是文武全才?在军事上也是一把好手?长坂坡很能够说明问题。

    虽说是一次溃败,不过毕竟是一次生死存亡,所以,诸葛亮该出力一把吧?没有,事实上,新野那把大火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这比博望坡的火放的还要龌龊,因为完全是无中生有,而对于撤退中的组织原则,关羽张飞还有赵云的分工问题,完全是刘备之前的习惯安排,并没有诸葛亮他老人家的什么事。

    诸葛亮的表现很低调,也很“冷静”,这都反映了他一开始的军事地位的边缘化,按理来说,如果他真的得到刘备的赏识的话,在许多重大决策上应该看到他的影子,不过都没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刘备对他的重视和使用并非是在军事层面上,而是在内政方面,用事实说话的话,其实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就是一个伪命题,他打过仗吗?!

    而且,诸葛亮有点太低调了,以至于有一件事属于他的干涉范围内的,他也没有发出什么声音来,那就是徐庶“叛逃”事件。

    徐庶并非是演艺中所描绘的那样,老母被诓过去成为人质的无奈之举,事实上,这次新野大撤军,他也是南逃的一员,与诸葛亮还有刘备都在一条船上,只不过是逃到一半的时候选择了留下和曹操合作,理由呢?就是老母乱军之中成了曹操的俘虏,他“心中方寸之地已乱”。

    真的是这样吗?徐庶的老母,并不是等同于一般的老百姓啊,这么容易就失散了?当然了,你可以说是刘备还把老婆孩子抛弃了呢,不过不要忘记,刘备是主动抛弃,徐庶是被_4460.htm动选择,真要惦念老母的话也不会让她老人家置身险境,而不惦记的话,就不会因为老母的被俘而乱了方寸,这岂不是矛盾?而且,乱军之中你怎么在第一时间判断自己的老妈是被活捉了而不是被杀或者失踪了?实际上,你徐庶只能承认一点,那就是失踪了。

    如此肯定为被俘虏,若非亲眼所见,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了:借口(眼睁睁的看着老妈被俘虏,自己忙不迭的跑到刘备这里来请假说不干了?我靠,好电影桥段啊,嗯,很好很强大的理由),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那就是放弃刘备,选择曹操为自己的新主子。

    也许这个想法是更接近真相的,要不然老罗也不会费了老命来掩饰徐庶的真实想法,其实徐庶在讲完这个借口之后,后面的举动已经出卖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与韬俱来北。

    这个“韬”指的是老乡石韬,哥俩是死党,关系比诸葛亮还要进一层,更是说明了投靠曹操是蓄谋已久的。

    诸葛亮呢?徐庶干这些事的时候,他就在旁边,不过一直保持着沉默,眼睁睁的看着徐庶走了。

    为什么不说话?个中缘由颇值得玩味。

    首先要明确的是两点,徐庶选择曹操虽说有点另类,不过也是正常现象,除了他和石韬,另外一个牛人刘巴也是“背道而驰”,在主流跟随刘备南下的时候,选择了北上投奔曹操,三国并没有为偶们想想的那样你死我活,我得不到你也甭想――不是说一点没有,只是在几位出色的大佬身上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就像之前曹操放了关羽一马一样,这一回刘备也是很大度,我所不齿的是徐庶投奔曹操的方式而已,拿自己的老妈当挡箭牌,太无聊了。

    第二点,就是诸葛亮和徐庶的关系,不错,俩人关系是很好,但是那是之前,进入刘备幕府之后,有点微妙了,俗话说,庙小放不下大菩萨,同理,庙小,也放不了太多的菩萨,刘备幕府就有着这种尴尬,岗位就那么几个,还都被老人给占着,人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活也不是很多,用不着啊,所以,更多的荆州士人是像伊籍这样的,领着刘表的工资,和刘备眉来眼去。

    到了徐庶和诸葛亮这里就不一样了,徐庶先来的,诸葛亮又是他介绍来的,都是刘备老板发薪水,业务就那么点,不会因为来一个人就可以自己出去拓展了,工资当然不会少拿了,只是大家都是干大事的人,闲着或者被人牵制都不爽,尤其是徐庶先被刘备器重,诸葛亮来了,刘备立刻有了新的鱼水之欢(不是我龌龊,这个比喻是刘备自己说的),旧人心里难免有点别扭,只不过碍着是自己哥们,不好说什么。

    时间一长,心态自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点被冷落,干着也不如意,于是乎,离开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基于这三个原因,终于促成了徐庶曲折的奔向了曹操的怀抱,而诸葛亮的低调和沉默也就有情可原了,首先,这年头好说好散,刘备老大都不说什么,我何必掺和呢?第二,徐庶本身不想混了,要去奔个好前程,我是他的哥们,怎好挡了他的财路?算了吧,第三,徐庶退出,对大家都是好事,也不耽误自己往上爬,还不伤和气,多好啊!

    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冷静和低调,在他最该说话的时候失声,就是说明了他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和身份的尴尬,当然了,借着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也可以牵引出我对徐庶的一点认识――这是一个颇为神秘的人物,不过难得他在长坂坡露了一面,足够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