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条史料的出处还是可信度很高的,《魏略》乃是对曹氏家族忠心耿耿的郎中鱼?“私撰”,并非官修史书,所以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而记事也只是记载到了三少帝,对于司马氏的专权之举多有非议,可见在思想立场不会有刻薄曹氏的成分。
其次,看事件的发生时间,这是在袁绍一党基本被扫灭的时候,张绣的最大利用价值就是作为第三方势力倾向曹操,从而导致袁绍猝不及防的多了一个劲敌,而张绣也确实是在官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袁绍一死,张绣的利用价值必然大大缩水了,那么是不是该处理一下之前的过节了?
其次,就算曹操不计较了,不代表曹丕不讨厌他――文中所说的五官将就是曹丕,因为他在建安十六年被封为五官中郎将,而张绣呢?虽然是个五大三粗的将领,但是还是会来事的,曹昂死了,曹丕就是大哥,从宗法礼制来讲,是最有可能继承曹操衣钵的,所以拍他的马屁理所应当。
但是对于张绣的三番五次的讨好,曹丕并不领情,反而羞辱他:你杀我大哥,还有脸跟在我们后面厮混吗?死了算了!
这话骂得太狠了,正好戳中张绣的隐痛,为什么他归顺之后一直拼死效力?就是为了弥补他和曹氏之间的暗痕,而曹丕的态度则是代表了曹氏家族的立场:我们根本就没有原谅你。
于是,张绣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自己被贾诩给忽悠了,曹操所给予自己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拼回来_4460.htm的,他不杀自己完全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姿态:看我曹操多有容人之量啊,杀子之仇都可以忽略不计啊!
也许,曹操终其一生都不会碰自己一根汗毛,但是他的继承人呢?当他不用在乎天下人感受的时候,自己还会有好果子吃吗?还是自己死掉算了,知趣一点的话,曹操心里的气也会消掉,那么曹张两家恩怨化解之后,对于自己的儿女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对于张绣之死这个事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曹丕那里,张绣得到这样一个心理暗示,只有自己死掉,张家才会平安,曹家的戾气才会消散,张绣不是一个怕死的和那个倒毙在厕所里面的韩馥的货色,所以,选择一个比较干净的死法还是挺容易的,而曹操呢?也不会干这种株连九族的事情,史书给了他一个好看的死法,是半道病死的,还追谥为定侯,让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这一页就翻过去了。
但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张绣的儿子张泉参与了轰动一时的魏讽谋反案,被诛杀,爵位也被剥夺了。
如果张绣真的是正常死亡的话,张泉何必添乱呢?毕竟是张绣负于曹家,而曹家不计前嫌,但是如果张绣不是正常死亡呢?
还有一种结局,就是张泉本身并没有参与谋反,但是被曹氏给斩草除根了,要知道,处理这起谋反事件的正是那位soudu.org“逼死”张绣的曹丕啊。
历史就是这样,结局是固定的,但是过程却像一个万花筒,释放出不同的组合,甚至就是那个结局也有很多值得商榷和讨论的地方。
这个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这个话题打住,扯的有点远了,还是回到张绣死前吧,经过贾诩的一通忽悠,曹操的一个潜在劲敌消亡了,而且是比较轻松的消亡,属于四两拨千斤,堡垒从内部攻破。
但是,另外一个不老实的家伙,刘备,就费了不少劲,虽然是暂时摆平了,但是还是被人家潜龙升天,困龙入海,造就了一个一生的敌人,一直到自己死也没有拿下的人物来。
毕竟刘备的政治智商可不是区区张绣之流可以比拟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