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告诉他的两位弟弟,弟弟又传达给各位通讯员,通讯员转达各地的分舵主,分舵主联系各位分舵主助理通知散布在各州县的教徒。
一连串的人肉搜索后,几十万规模的教民成了暴民,纷纷向各地政府州县发动了猛烈的冲击。
由于起事的时候,凸显本教派的教义(土德、黄天),也为了区分敌我,起事者一律头缠黄巾。
这就是黄巾起义了。
既然身份变了,名称也要变,根据《太平经》中的“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也”的理论,张角号称天公将军,两个弟弟依次为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
梦想的一刻虽然有些波折,不过终究还是全盘出炉了。
也算是张角们的信仰实现了一大步吧。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张角曾经的信仰现如今被稀释了多少,就是一个问题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主导,全国性的纯血统农民起义。
之前虽然说还有陈胜和两汉间的绿林赤眉,不过前者更多的是代表着不满于暴秦的六国贵族(陈胜本人也是一个_4460.htm低级军官,因为完不成任务了不得已而为之)复古主义,绿林赤眉则是在起义没有多久,就被大量的企图扫除王莽的刘姓子弟和贵族把持,其中,还孕育了刘秀出来,而且,这两只义军各自占据着半边天,难分伯仲。
唯有黄巾起义,参与的主体成分始终是教民,而教民的阶级成分复杂不假,主体还是农民,更加重要的是,领袖张角,完全是发掘于民间,没有皇族血统(哪怕是没落的),没有足够的人脉和金钱优势,完全是靠着自己对道教思想的信仰和超强的忽悠、传销本领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宗教团体,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凝聚力。
看上去似乎是因为张角解决了中国底层大众长久以来存在的信仰危机,颠覆了传统中的皇权,构建了一个以自己和所尊奉的道教为主体的精神世界,进而领导他们开辟一个新世界。
只是,说到底,还是因为张角解决了老百姓的生存问题(理论上),太平道可以迅猛发展的一大前提就是当时窘迫的经济环境,如果放在太平盛世,也许会有局部的骚乱,可是,张角的忽悠本事提高十倍,也掀不起这么大的风浪。
因为他们的教众坚信跟着老大造反就可以有饭吃,而不是坚信跟着太平道就可以让所有的大众都脱离贫困。
这一点从起义初期的一些状况就可以看出来,由于东汉统治者低估了黄巾军的规模,再加上当时除了边地###少数民族武装叛乱的正规军(以及少许禁军)有战斗力之外,地方上的军队就是警察+保安大队的水准,所以,太平道的打砸抢进行的十分顺利。
如果真是有信仰,有组织严密的话,这些进攻应该在有序的指挥下进行,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抢东西而抢东西,占领一个地方应该想着如何站住脚,发展队伍并且扩大根据地。
黄巾军的表现则是杀掉soudu.org贪官污吏和走狗爪牙,然后就是开仓,抢东西,抢完再去下一个地方。
典型的流寇,抢粮抢钱,还不是为了生存问题吗?
这只是一方面,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黄巾军的二次扩军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在打砸抢过程中,很多当地的老百姓跟着一起抢,抢完杀完就加入了黄巾军,再去别的地方抢。
信仰的建立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培养和积累,而不是顿悟,即便有顿悟,也不包括这些吃不饱的老百姓,因为很明显,在接受太平道的教义之前,他们看到的是跟着这伙起义军可以抢到东西吃饱饭(应该有一部分人连起义军是什么名字干什么的都不太清楚)。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信仰,就是吃。
吃饱,生存下去,就可以了。
甚至连吃好的问题都没有考虑。
这一恶果完全是统治者造成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掘坟墓,因为愚民政策在方便自己管理的同时,也方便了野心家忽悠,吃饱,这个忽悠的成本太低了,野心家甚至连武器都不要提供,只要拿起闲置在家的农具去官府抢就可以了。
野心家要付出的成本只不过是胆略和足以鼓动人心的政治口号――一定要大实话,别咬文嚼字,中心就是吃好喝好。
这都助长了黄巾军的迅速扩张。一时间,东汉政府各地纷纷告急,XX县失守的公文雪片一样积压在国务院的办公桌前。
看上去不可一世的东汉政府就要完蛋了。
但是信仰还是生存作为主导的问题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帮着张角剁的大汉朝奄奄一息的时候,也刺伤了自己。
没有办法,队伍扩张太快,大量的饥民、目的不纯者混进了“革命队伍”,在导致战斗力(本来就不高)急速下降的同时,也使得信仰问题发生了混乱,而张角本身的也出了一些纰漏:他太相信他的成名模式――传销了,所以,还是无为而治,放任各地的分舵主们自己去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去哪抢就去哪抢。
本来就没有什么过硬的军事素质,一群刚刚放下锄头,拿起屠刀的农民而已,打砸抢的兴奋劲不会保持太长的时间,不久的将来,战斗力就要大滑坡了。
刘姓子孙们的反击时刻到了。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真正的危机并不是张角带来的,严格的说,张角只不过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什么都出来了,唯独希望没有。
一个群魔乱舞(群雄乱舞)的时刻到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