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弦外之音


本站公告

    绍兴十八年(1148),十九岁的朱熹参加乡试、贡试,成为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也开始了他影响中国哲学的道路。

    朱老夫子,这个理学(理学是儒家学派的一个分支,是由程颐开创的,与其兄长程颢被人称为“二程”,其老师乃是那个写《爱莲说》的周敦颐,一个唯心论的哲学家,他可以说是理学的开山鼻祖。)的集大成者,承继了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新一套道学(如今理学被称之为道学)理论,从而影响了后世的诸多思想,使得道学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的正统思想。

    这个庞大而坚固的道学思想,禁锢了中华无数的妇女,三从四德使她们只能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音乐、诗词、绘画、戏曲等怡情消遣之乐一律成为罂粟,习之即成为罪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进士成为出人头地的高尚途径;崇古尊先成为标准,一切都以先朝先人为标准,拒绝一切的改变创造和抗拒的思想。

    士大夫的意识形态从此定型下来,劳动人民铺陈在社会的最底层。

    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一代名将韩世忠忧郁而死,时年六十八岁。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年轻辛弃疾聚集二千人,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

    后在完颜亮被部下soudu.org所杀,金军北撤时,辛弃疾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宋廷联络的归来途中,听到耿京被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五十余人袭击敌营,擒回叛将,交回宋廷处决。

    辛弃疾以其惊人的果敢而名噪一时,被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也开始了他充满了民族英雄主义的一生。

    就是这样的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喊支撑着这样一个残破、萎靡、颓废的南宋王朝,也激起了平民百姓抗击外来侵袭的豪情壮志。在以后的岁月,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亦不乏万死不折其忠的豪迈儿女们――百年之后的庐陵文天祥,二百年之后的钱塘于谦,以及八百年之后抵御东夷日本的中华儿女,这种民族的气节,卫国的豪情,就这样在地球的一端遍地绽开了悲壮且有艳丽无比而又生生不息的花朵。

    这些种种,都让人在扼腕、顿足之余生出难以言尽得敬重仰望之情。

    这,就是中华民族,就是华夏的儿女,就是一簇簇燃烧在神州大地之上不息的火焰,一股股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不干涸且绵绵不绝地流淌着的一条暗河,什么都不能阻挡,什么都不能湮灭。

    梨花落_4460.htm,满树尽是秋意萧索。

    梨花又开,遍地可见春潮涌动。

    不是吗?

    ――――――――――

    今天一口气把结局贴出。

    谢谢长久以来追文的亲们,尤其要感谢亲们长久以来的追文,谢谢支持。

    山石的新文可能要等一段时期才能贴上,届时更新速度会加快的,有喜欢山石文的朋友可以过一段日子去潇湘哪里找一找。

    再次感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