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注


本站公告

    《福寿之门》后注:

    1、有关不明飞行物,今多报道与推测,或言外来文明,或言自然奇观,众说纷纭,无有定论。文中所叙不明飞行物,非作者凭空杜撰,实源于宋朝苏轼亲眼所见,《东坡诗》全集中有《游金山寺》一诗,其诗云:“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冷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魂,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的《异事》篇中写到: 嘉?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处,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见之。近?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宵以待现,名其亭为“玩珠”。

    苏wWw.东坡、沈括所见所闻究竟是什么?是某种自然奇观,还是现在所说的UFO?我们不得而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人类在不断向前探索,无论是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有一点令人非常疑惑不解,即便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几千年来的封建迷信却依然大行其道。即便是某些自称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也常WWW.soudu.org常利用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场合前往名山古刹,求神拜佛,暗许升官发财的心愿。更耐人寻味的是,那泥塑木雕的菩萨佛祖往往灵验得很。

    2、关于南浔古镇:在《死亡咒语》一卷中提到过南浔,实际上南浔自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十二年(1252)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