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悦洲坐落在八百里皖江的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对江的一个江心洲,古名为荷叶洲,四面环水。全洲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据该洲出土的顺治年间的《福德祠碑记》所考,清朝初期就已形成了自然村落,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悦洲成为当时铜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人口号称十万(含流动人口),被誉为“小上海”。这时是大通和悦洲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鬼子飞机两次轰炸和悦洲,炸毁民房达10%。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扎驻在和悦洲上的国民党川军独立十四旅南团团长林光裕、营长吴鹏九下令士兵放火烧屋,使和悦洲变成一片焦土。和悦洲从此衰败。
周末,阳光明媚,有风。
许是忙碌,便想给心灵做一次短暂的旅行,邀朋友,去寻那曾经在心中占据许久的沧桑地,那恍如时光遗弃处见证百年孤寂的小巷。多少年来,那江中的一片软水柔沙,那个绿洲中荒凉的一片废墟,那条杂草掩道、断壁残垣、满目萧条的老街,若一张泛黄的陈旧soudu.org照片一直烙在我的记忆深处。
春江水暖,绿影婆娑。刚下车,就迫不及待的拉着朋友疾走,穿过遮挡的房屋,向江边张望。惹朋友埋怨,投江似的。走过铁锈斑剥的浮桥,跨上历史的渡船,五角钱,就可以去横渡百年的时光。远处,又见绿洲依在眼前,放心似的松了口气。
上岸,踏着细水柔沙,朋友说踩着沙子很舒坦。其实,她的一小步丈量了历史很多年,朋友第一次被我拽来,当是不知道这柔沙堆砌的百年繁荣与沧桑,更是着急我心中的那片荒凉。
眼前一条宽敞的崭新的水泥路突然让我措手不及,天啊!那青石条铺成的小路没了,遭遇现代化覆盖的历史足迹被埋葬,忽然担心,那满载着繁华和承受着孤寂的青石条是否还能在坚固的现代文明里安然入睡?踏着水泥路面竟没了细水柔沙的舒坦,心中的那片荒芜越演越烈。
我竟然怀疑能否找到那片荒凉,沿着水泥路面,过了石桥,曾经的三街十巷仿佛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折回,问一农家女子,开始走的没错。朋友嬉笑,就这样还寻梦呢?于是拒绝农家女子的带路,凭着三年前印象,沿水泥路面在前方突然拐下,没错,几步就跨过百年,记忆深处的荒凉出现在眼前,只是更荒芜,时光将记忆和今天重组,再次遭遇荒凉。
百年前的“小上海”,就这么静静地躺在废墟里,杂草肆无忌惮地覆盖着她昔日繁华的街道,两侧残垣断壁,尚存的房屋摇摇欲坠,雨渍斑剥的旧墙下碎石残瓦,曾经绣楼朱漆的窗台一根朽木横挂,斑驳的砖缝里有草丛生,朱门上锈迹斑斑的铁锁锁着几个世纪却阻挡不了倒塌的墙壁,千年的徽派建筑不过一幅萧条的景象。
我们就这样站在老街的一旁,站在这苍凉的废墟间,手握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画面,隔着千年,让历史和今天重叠,多少故事浮现,当年南来北往的客商一倾资财在这里建构的温柔富贵乡在我们的眼前活跃:洲上大轮码头通江达海,帆船云集,百舸争流,长街上渔具铺、南货庄、钱庄、布行、澡堂、茶馆、青楼……清一色的木板铺门、青石条门坎。街上人来人往,嘈杂喧嚣,一幅繁华热闹景象。我们看见腰缠万贯、搂着青楼女子的盐商雄气霸天,挑货郎摇着拨浪鼓沿街叫卖,店小二肩搭毛巾在吆喝。阁楼临窗,谁家女子翠眉入鬓云鬟半整,轻启朱唇,反弹琵琶,娇柔婉转的琴声倾泻而来。朋友说她仿佛还看见幽幽小巷深处一江南女子撑把雨伞左脚千年右脚百载款款而来……
我们又站在这片废墟中,沿着历尽沧桑日趋没落的老街一趟又一趟的来回走着。阳光下,一条废墟的老街上只有我们两个人,百年的废墟和我们似乎极不和谐,然,我们还是走进了百年前的_4460.htm繁华,走过了百年后的荒芜,走进了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又将照片尘封。
日暮,我们离开。在即将踏上水泥路的拐角处突然发现一条倦缩在屋后的狗,朋友吓一跳,我似乎听见狗叫声,但是没有,它只是看了我们一眼又垂下眼帘,朋友说那是守望者的眼神,很孤独,但是存在。
回走的路上,远远的就听见江边轮渡船上的师傅在喊,“快点,回去了!”是的,我们回城了。朋友拉着我一路小跑,踏着几许年轮,从百年的沧桑中走出。仍是五角钱把我们带回百年的今天,转身望去,这片绿洲离我渐远,藏着那片荒凉,那条废墟的老街仍旧孤独的在见证时光的重量。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