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饥荒


本站公告

    第三章饥荒

    在老李的脸回复原状之后的没几天,唢呐班就陷入了一场风波之中。不知道是谁将吃蛇肉这件事宣扬了出去,镇上的人开始对唢呐班的人敬而远之,一连两三个月都没有生意。朱得水开始不晓得咋回事,后来和镇上的管事―梨花喝酒才打听到原因。梨花是个四十多岁的胖子,镇上有什么婚丧嫁娶,他都是问事的。因为他娘生他的时候梦到一只梨花大公鸡在他家打鸣,因此取了这样一个小名。镇上的人口滑,都叫他梨花嫂子,虽然他是个大男人,对这个称呼却也一笑了之。得水和梨花三杯酒下肚,梨花就告诉了他实情。原来这镇上的人都谣传唢呐班的人打死了竹龙王,老李的脸就是受竹龙王降的罪。任凭得水怎么解释,人家也不信。这样一来,唢呐班就断了顿了。原来是白面馒头隔三岔五能吃上一顿,现在倒好,杂面窝窝都吃不上了。这天得水正发愁这事呢,连串和平家弟兄兴冲冲地跑过来了。“哥,哥”,串联一直管得水不叫姐夫叫哥,“有好事了”。得水一直疼爱自己的这个小舅子,当下问清原由。原来,镇上的大户李善人家的一匹马病死了,李大善人不忍心吃掉,就命人给埋在竹园边上了。这可是到嘴的肉啊,得水几个人这几天早饿得不行了,知道有肉吃,哪里管死马还是活马。三个人怕人家看见,白天没敢动。到了晚上,四个人拿上铁锨就摸到了埋马的地方。看样子,埋了有两三天了,上面的土已经往下塌陷了一些。几个人三下五除二,扒出死马,给运了回去。不顾臭气熏天,把马洗剥了,大块大块的煮了起来。大家伙大快朵颐,得水的儿子前进也是吃得小肚皮鼓鼓的。也是老天爷庇佑穷苦人,这病死的马本身就有毒,再加上死了两三天,但是这伙人还有小孩子竟然安然无恙,只能说穷人的命硬了。

    一顿马肉不能解决大家的困境,毕竟他们没地,没有人请上活,就意味着一个大子一个馒头都没有。天气一变冷了,李丘冬天来得早,很快就飘起雪花了。大雪将竹园裹了起来,半夜里草屋周围狼嗥声不绝于耳,天亮之后,屋前屋后都是狼群留下的爪印。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那天镇上的五老太婆去世了,唢呐班的人都去帮忙。一是混口饭吃,二是跟镇上人打好关系。但在挖坟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麻烦,五老头死的早,当年下葬的地方都被荒草掩盖了,但是五老太婆的棺材必须要挨着老头子的棺材放。在大概有十几亩地的地方,让大家去哪找五老头的棺材啊?得水当年跟着师傅学到点看风水的本事,知道农村的埋葬大概就这两种布局,soudu.org一是携子报孙,二是平杠。

    携子报孙的葬法是孔子流传下来的,孔子是周易大家,对衍生于周易的风水也很有研究。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按他的夙愿在孔林将其安葬。墓东为孔子的儿子孔鲤之墓,墓南为其孙子思之墓。这种布局名为“携子抱孙”。意为长者张开双臂,子孙在其怀抱之中。孔子生前,有人说他选的墓地缺水,但孔子说“二百年后会有秦人为己挖河成全风水的”。果然,秦朝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为破坏孔子的风水挖了一条河,不想却实践了孔子的伟大预言。两千五百多年来,孔林葬埋从未间断过,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共计葬埋十万余座,而且人才辈出。孔子受到后世瞻仰,其后代又绵延不绝,可知其风水是无与伦比的。普通老百姓也想沾点圣人的光彩,因此携子抱孙这一葬俗流传甚广。

    平杠就是一个分支一个分支地埋,长房埋在头里,依次是二房、三方,上一辈与下一辈是埋在不同区域。这个五老头虽然名字里有个五字,却不是排行第五,只因他上面几个哥哥都是很小就夭折,算命的说他家长房不利,因此给他名字里加个五字。得水因此判断老头的坟墓就在荒草地最北边,但也确定不了究竟在什么地点,大家就沿着北边开始刨起来。这里的冻土异常结实,铁锨根本插不进去。只能先用大镢头刨起一点,然后用铁锨翘起来。一行人忙活了快一天,几乎将这片地都挖遍了也没找到。连串带的酒早没了,此刻又累又饿,早就觉得七窍生烟了,“哥,你不是://www./cs/8494.htmlwww./xuanhuan/5_4460.htm说携子报孙吗?抱个屁!”,得水不理会小舅子,旁边的老李走过来说,会不会五老太婆的儿子记错地方了?得水也开始犯嘀咕了,正在这时候,平家老二叫到我这好像有东西,大家凑过去一看,果然不假,平老二一镢头下去,已然刨到了水泥棺材一角。大家大受鼓舞,没半袋烟的功夫就把墓坑给挖好了,大家抽袋烟准备离去,墓坑留着给事主家明天用。连串拿着借来的几把铁锨来到河边上准备洗洗好还给人家,河面上已经结了一层冰,连串扬起铁锨敲破冰面,没想到几条尺把长的鱼沿着冰窟窿就蹦了上来,有的还直接蹦到连串脚底下。这下大家可来了劲了,拼命敲冰,也是蹊跷,肥鱼是接二连三地往上蹿,没多长时间就抓到几十斤的肥鱼。大家把鱼拾进竹篓,热火朝天地背了回去。路上大家纷纷议论,连串神秘兮兮地告诉大家,这是五老太婆看我们给她挖坟太辛苦犒赏我们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