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本站公告

    四十二

    从这天开始因为未能马上找到工作,我就在家里闲着。

    爸爸妈妈的工作都很忙,他们白天都要到单位上班,家里就剩下保姆和我。我很无聊,和保姆也无话可说。我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

    打开电视,调到香港明珠台。正在播放大学生游行的画面,我仔细地听着:

    根据本台记者报道,5月5日北京80%的罢课学生已经开始复课,但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复课比例最低,只有50%,因为有些学生认为中共中央对学生运动的定性不改变就不应该复课。

    哦!怎么回事啊!前几天听同学有人提起学生罢课的事。但因为在工厂工作,在厂里食宿也没有时间看电视。看来,真是信息闭塞了。

    我专注地坐在电视前,接连几天关注这个事件,大致上了解了事件的起因和经过。香港明珠台是流动式播放的,全天候地集中报道这次全国规范的大学生游行。

    电视台的专题报道陆陆续续做了如下介绍:

    事件导火线是由于中国学生自发的悼念中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胡耀邦。

    4月15日,胡耀邦因病逝世,终年73岁。中共中央表示哀悼,并称他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军队杰出的政治领袖,长期担任党的重要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4月16日,北京高校学生以及各界人士自发前往胡耀邦家庭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上海大学生进行了街头游行活动,表示哀悼。

    4月17日,天安门悼念活动规模逐渐扩大,开始有学生到广场游行,纪念胡耀邦。

    当天下午,第一支游行队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的约500名学生在人民大会堂东门举行悼念活动。当天晚上,广场上已经聚集上千人,除了政法大学的学生外,还有其它高校学生和普通市民。

    4月18日凌晨,又有一批约3000人的学生队伍从北京大学出发,向天安门广场游行,沿途又有近千名清华大学学生加入。

    清晨,数百名学生聚集在人民大会堂前静坐,要求人大常委接见,并向人大常委提交了一封请愿信,提出7点要求。

    4月19日凌晨,有学生要求进入中南海献花圈,并提交之前7点要求的请愿信。

    同日,中共中央决定,4月22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举行胡耀邦同志追悼大会并向遗体告别。

    4月20日,北大民主沙龙开会,学生们决定自己组织学生会,废除原先接受政府和校方领导的北京大学学生会,组建“北京大学团结学生会筹委会”,由丁小平、王丹、杨涛、封从德等七名学生领导。会议还通过了《告北京高校书》,提议进行非暴力、不抵抗抗争,采取罢课的形式争取民主。当天,新华社就学生游行和新华门外的冲突首次发表评论,称“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大局”;

    当晚北大和北师大的“学生自治联合会”宣布次日将继续罢课。

    4月21日,北京大学学生开始罢课。当天在天安门广场,继续有学生抗议,当天晚上广场上的学生人数剧增,达到20万人。广场上有人发表各种政治演说,要求民主与自由。

    与此同时,由诗人北岛发起、150名学者连署的一封表达支持学生的请愿信送交全国人大,但是未获接受。

    在全国,各地的示威活动升级,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试图进入北京声援,但是大多被阻拦。当晚,数万北京学生们提前进入天安门广场,包括数百天津骑自行车来京的大学生。

    4月22日,胡耀邦的追悼会如期进行,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全国各机关单位组织收看并默哀。

    4月23日,赵总书记按原定计划出访朝鲜。

    同一天,“北京市高校学生临时高联”向北京和全国各高校倡议,举行无限期罢课活动。他们称,整个事件已经转变为全面争取自由民主的运动。这场大规模游行的焦点从“悼念胡耀邦”转变为“争取自由民主”。

    当天,北京《科技日报》在头版发表有关学生游行的活动,第四版又全版报道学生游行,称“学生的行动代表了十亿人民的呼声”。

    4月25日,清华大学“和平请愿组织委员会”提出与国务院、北京市委的领导对话,双方同意由15名学生代表与国务院副秘书长刘忠德、北京市委副书记汪家缪等人对话,可是最终因学生内部存在分歧,对话流产。。

    4月25日,中共将政治局会议的看法通报赵总书和陈真、李先念、彭真、邓英超等。

    4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社论全文――《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后称“四二六社论”)。社论称:“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继续利用青年学生悼念胡耀邦同志的心情,打着民主的旗号破坏民主法制,其目的是要搞散人心,搞乱全国,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并将之前的学生运动定性为反革命动乱,激化双方矛盾,民主运动反而愈演愈烈,并开始得到高校学生以外的大量社会阶层的支持。

    4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维护大局维护稳定》的社论。社论指出:中国需要稳定,当前压倒一切的大局是保持社会的稳定。无视这个大局,只能给民族和国家带来灾难。

    4月29日下午,在全国学联的安排下,国务院新闻发言人袁木以及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何东昌、北京市委常委兼秘书长袁立本、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等,与北京16所高校的45名学生进行对话。袁木承认党风“确实有日益严重的趋向”,但强调大多数“党的干部、党员还是好的”,他并称中国“没有新闻检查制度”,现行的是“各报刊总编辑负责制”;他同时多次批评北京首都高校的游行过程中,有人喊出反政府的口号,故意煽动情绪。

    但是当天下午,“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北京大学代表王丹、北京师范大学代表吾尔开希等人在香格里拉饭店举行记者会,批评那样的对话“更象是一次记者招待会,由学生来充当记者,提问题。”

    在兰州,不满的数千名学生游行到省政府,要求与省长对话,但是未果,次日凌晨在校方的劝说下游行和平结束。在武汉也有学生发动了类似的游行活动。

    4月30日的情况似乎有所平息,虽然9万北京大学生依然罢课,但是在许多高校,情况已经有所缓和,一些学校甚至已经全面恢复正常课程。

    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和国务委员、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全国学联的建议下,与北京市17所高校的29名学生进行对话。双方谈话的话题包括学生最关心的反官倒和反贪污等。

    4月30日,中共中央赵总书记回到北京。

    5月1日劳动节当天的态势也是基本平静的,不过“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记者会,宣布要举行全国的罢课活动,并提出要与政府对话,此外还提出要重新评估胡耀邦功过和学运性质、惩处420打人事件的肇事人、反贪污反腐败、允许私人办报和检讨经济政策失误。会议还倡议成立“全国学联筹委会”,统筹全国的罢课行动。

    当天在中南海,已经结束朝鲜访问回到北京的中共赵总书记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总书称要以疏导为主,坚决劝导学生复课。

    5月2日,在上海多所高校的学生为抗议《世界经济导报》整肃事件举行游行。在北京,“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委员会”代表大会选出“北京高校提请对话请愿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代表王超华为领队,北京大学代表王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郑旭光为副领队,向中共中央信访局,全国人soudu.org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分别提交了一份声明,提出要由普选的学生代表与政府对话,而且要求允许旁听、有电视直播,并且双方代表都有相同的时间发言,且保障学生代表的人身与政治安全。

    5月2日,学生代表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请愿书”,要求与中共、中国领导人进行面对面的谈判,并要求电视直播等。

    5月3日,赵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的会议上发表讲话,他肯定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更多的篇幅是强调应该保持稳定。这份谈话缓和了学生激动的情绪,

    近几天来,我一直从香港电视台上比较客观地了解到学生运动发展的状况,时时关注着_4460.htm事态的发展和最新情况。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