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桃花源与道法自然


本站公告

    接近一年的时间,我居住的村子以及附近的村庄,只要是死过的人或者将死未死的人,我都一一做些分配工作,有时候趴在书桌上困的要命,但是却很清醒。自己正在和一些死去的人打交道,有同学过来了,自己虽然闭着眼睛在睡,但是却清楚的看到那同学向我走来,心里还担心,不要打扰我啊,我干完工作再说。

    好笑的是,有一次,村里的傻子见我躺在树下打盹,居然冲我傻笑说道:“好法。”此后,附近的一些痴呆傻子也都开始进入我的梦境,似乎在帮我做事。这时我才知道,这些傻子原来都是在修行啊。不管他们出现什么症状,他们内在的灵魂是不傻的,比如有些全国统一型号的傻子痴呆,他们的后脑都缺失一块圆锥形的小东西,在境界中一目了然。我清楚的知道怎样和他们交流。

    在这里咱们有必要说一下这段时期应当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必须要通达天地回旋之理。用心修炼就是阴神用事,阳至九地必定悔折,轮回与九幽阴界。如同冬至一阳生,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几乎每一个修行者都听过或见过,这是修大道必须明白的道理。穷什么理尽什么性呢?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尽祛人心妄想渣滓之见。以至于命,命:指的是长寿的意思,而不是你的身体生命。是指你的识性有无量之寿。佛家说明心见性,识性不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者,顺从、依赖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与万物顺从依赖大地而生存,大地所生万物顺从于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顺从依赖于道。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就是说天与地原来是混成一体的,此物轻清者上升为天,混浊者下降为地。而道顺从依赖与自然。自然又是什么呢?自然则是无所不在、至小无内、至大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覆盖一切的时空界域,统御宇宙一切万有的隐性秩序。

    人效法天地,就应该知道天地至阳之气在东南五月夏至前。天地至阴之气在西北十一月冬至前。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此时就是天之根,天――清阳之气即将生出,这就是负阴抱阳。万物都静之极点,当阳气从一九生至九九纯阳五月夏至时阳气已老、阴气滋生。渐渐又到大雪冬至。循环不息,无始无终。春夏秋冬,月复一月,日复一日,轮转不休。

    人自身也是如此,当身心疲惫时,万念俱消,心静身静。一旦休息好了,养足身心,立刻又开始行动。周而复始,永无歇息之日,直到这股阳气衰败咽下。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之物,也就是老子所说之物此物只有在静极之时才会露出迹象。

    这个理已经穷究至尽,那么怎样才能静下来,静至极点呢?平常之人当静极之时,此物便要发而向外,要么就会起身而动,要么就会思绪万千,总之身心具动,此时收拾身心安稳身心不动,此物就会漫漫平息,这是一九,静而再静此物又会启动,身心浮躁,再平息身心,此物又被伏下,这是二九,如此三九、四九……直到九九,阳春大地百花齐放,周身气血荣华。此时就要防危虑险了,因为阳极则阴生,一定要守住心神,阳气便会冲破大脑玄关,大放光明。

    此光通幽达明,此光由一阳增至九阳,再一次脱化,又出一身,如此循环不止,直到千百亿万化身,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我曾经供过千百亿万佛。”

    有人在第一次脱身之后定心有所转移,想到了肉身,于是心不再静,感觉身体下丹田中有一气产生,这就是道家所言:“有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蓬蓬勃勃此气一生二,WWW.soudu.org二生三,冲关透节,周遍全身,奇经八脉川流不息,云冲雨施,一片生机wWw.,如邵子诗:天根月窟闲往来,三十六宫皆是春。此时也没有什么丹田不丹田的,周身一片田,一身为一丹,然而当此纯阳之气饱满之时,又面临着冲破大脑玄关,不然此纯阳之气饱满之后,要么化精透体而出,要么由九窍发出,乃至千百亿化身。

    由九窍发出就是人们说的特异功能:天眼通、天耳通……当冲过十二重楼贯穿大脑之后,又是脱壳而出,如此周而复始,再立鼎修丹又出一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如:紫阳、华阳、重阳、玉阳……又因为多是子子孙孙又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庄子、朱子……此时所见之天位居东方,赫赫至紫,云满千山,是为紫气东来。东方之子嘛,大日嘛,生命之本嘛。以上所说:与奇门遁甲二至还乡图是一样的。

    随着我的不断积功累行,慢慢的我已经开始进入禅修,只是我师父四海居士说我的悟性还是没打开,我不知道到底悟性打开是什么。

    这一日,师父告诉我说:“你现在坐下来,进入虚空,不要运气,务要用心,慢慢定心与口看看,口是易经中的兑卦,试试看。”说毕便告诉我进入之法。

    我的修行现在可以在几分钟内进入境界,我盘膝坐下,合上眼,依法操持,没一会儿,忽然发现自己在往东行,只见东方一片葱荣绿草地,不知什么人家,在此地架起了竹篱,竹篱笆上爬满了绿草蔓,形成一道绿色的墙,老远望去,那些没被草蔓遮蔽的篱孔,就像一个个“文”字,透过光明,又好像一只只眼睛。哇!篱笆墙的下面墙根下,开满了黄色的菊花,一带黄光鲜明灿烂,心中一阵清沁。奇怪,这个地方是没有人烟啊,怎么还有人的凿痕?-------篱笆墙。好像还被人遗忘了。

    这么好的菊花,低头弯腰?一束。顺着墙根向南一看,隔着前面的大山坳谷对面,悠然出现一座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悠然涌出心头,哈哈!原来这是陶渊明来过的地方啊。往前走看看去,走下山坳,发现下面原来很深,是个深谷,眼前突然一亮,一片桃林桃花绽放,粉红嫩白交相辉映。这片桃林居然是长在清澈见底的水上,水上园林啊。水里居然没有鱼(欲)。“桃花源”啊呀!果然是陶渊明的家,世外桃源。前面有个小洞口,极其狭窄,刚好钻过去,进入洞中一看却是别有洞天,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好像我的老师慧净也在这里,只是变成了陌生人,她已经不认识我了。这不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吗?都知道了,回去吧。

    从洞口往外看,刚来时,那片篱笆墙和菊花已经肃肃凄凄的瘦立在寒冬里。噫?洞内是春意盎然,洞外却已经是寒冬。

    来时看到的葱绿草地,也已是凄凄荒原。心头涌出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踏上这片荒原时,却又发现这里原来被火烧过,难道是刚才我路过后,有人来烧荒?回去吧,唉!心中感慨万千,时光短暂,犹如穿梭啊,有些留恋不舍,回首看看曾经充满生机的离地,转眼变成苍凉。

    哪知回头一望,离地又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啊!哈哈!我明白了啊,原来诗人的情怀来源于此啊。奇怪的是,往回走的时候发现还是往南走,走着走着,突然王婷婷来了,站在原野上,心中纳闷,她怎会在这里呢?想着想着,发现自己居然从自己的眼前出来,原来刚才是身体里面啊,于是赶快俯身上去,睁开眼睛!看一下表,只不过一刻钟。在转瞬间经历一个春秋,人生只如此短暂,日月穿梭,光阴似箭。那个洞正是心府所在。洞中一时,世间一年。奇怪,难道我的老师在我的心府吗?这个心府可是佛地?福地?

    回想刚才情形,原来我是进入心地神游了,原来心地就是离地。出离妄心而入心地,莫非佛经里的发出离心……离垢地……离欲……易经的离卦,先天离卦在东,转向南却是后天的出口。后天的离卦在南------心,文明,火,竹篱……

    心中妄识,还如竹竿,节复一节,相连不断,妄识编织,如草如篱,春来则发,冬来则息。除之不尽,灭之不断,修真断妄,终属枉然……

    佛经上说:佛在一霎那间历经六十小劫,是不是与黄粱一梦相同的道理啊!

    四海居士拿着一本书,翻开冲我微微一笑说道:“你再看看这篇《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当中的渔人不就是有欲{鱼}望之人吗?那山上的小口不就是你刚才从口进入的洞口吗?山下有洞是心府,那么南山呢?南山是哪里啊?一会儿你再试验一下。有欲望的人需要放下船,才能进入,里面有佛地洞天。又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外人怎会进入呢?只有无欲之人方能有此境界啊。你看最后一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这一句分明是说:故意寻觅,是见不到的,反而会得病,得了寻觅之病,佛曰执着。世间俗儒如何会知道呢?如果要破八卦阵,就要知道往东走就是往南走,其余方位皆是一个道理。佛胸前的符号就是这个呢。”

    我发现我的修行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真正的缘身经《遁甲缘身经》,也就是宇宙山河大地与自身内在的配合了解。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