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 七十二封


本站公告

    一生情,一段路,一缕轻烟留不住。痴儿女,情难住,生死总相续。何处是归宿?止住!止住!莫寻菩提路,佛曰:如是而住。

    清晨,庵堂香烟悠然飘渺缭绕在庭院中,徘徊在细雨中,慧贞突然想起和杨清禅脸贴脸那般滋味,脸上不觉一阵红晕。却被慧琳瞧见,慧琳嘻嘻一笑:“师姐,在想什么呢?”慧贞一阵慌乱,无言以对,忙转过身去背对慧琳道:“怎不见慧心和慧灵呢?慧云呢?”

    慧琳一见,转到慧贞面前,盯着她的脸,做个鬼脸道:“师姐心里还装的下她们吗?早被清禅师兄填满了吧?”慧贞愈发慌乱,顺手从香案上拿起一本经书胡乱翻几下。慧琳看着慧贞耳根都红了,捂着小嘴偷笑。

    雨还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慧心,慧灵,慧云皆入梦乡,庵堂中慧贞和慧琳还在兴致盎然谈论佛法。一转头瞥见清禅道人走来,两个人的脸顿时绯红。

    杨清禅见她们聊的高兴,插嘴道:“什么事聊的这么开心呢?”

    慧贞仰着脸看着杨清禅说道:“师兄,你说寂放弃青春就是舍,舍己所爱。取此舍彼,取彼舍此,取取舍舍,皆是一己所欲。是吗?”

    杨清禅看着外面密密斜织的毛毛细雨说道:“人生因欲而生存,有欲必有所求。面对诱惑,心中难免春水荡漾。青灯古佛、暮鼓晨钟。心内淡泊,心外隐逸,从古至今能够做到的寥寥无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任其自然,似乎与用道德来节制、调停欲望相矛盾相违背。既然不因爱恶而执着于取舍,现下岂不是在取佛舍凡吗?寂寞、冲动、迷茫、恐慌、无助、自责,兴奋,感觉交织纠缠让人难以自拔。不执着于取舍,不就是有所取舍而不执着吗?”

    慧琳嘻嘻一笑道:“师姐要取什么?舍什么呢?”慧贞随手拿起经书无言以对。

    杨清禅接着说道:“修佛就是取,取己所欲。

    二人默默不语,低头陷入了沉思。看着院子的雨淅淅沥沥不断绝,清禅道人接着说道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是无爱无情,经文为何要写出来呢,分明是切身体会。虽说应念无我、却终日思量。思量处,又添一段新愁,添一个新我。就像这丝丝不断的秋雨。”

    慧贞慧琳听杨清禅一番陈词,当真是寂寞、冲动、迷茫、恐慌、无助、自责,兴奋,各种感觉交织涌上心头。均感高深莫测,眼中敬慕之情油然。杨清禅说到兴致,猛地一扭头,转过脸来,却见慧琳慌乱把脸扭向一边。原来慧琳见慧贞在低头看书,正在偷眼打量杨清禅。

    慧琳见慧贞还在低头看书,连忙拾起茶壶,给杨清禅倒茶。那小手纤细晶莹,杨清禅轻轻摸了一下,慧琳脸一红,放下茶壶看看慧贞没觉察。忍不住偷偷看眼瞧来,杨清禅冲她一眨眼,慧琳心中顿时一阵荡漾。少顷,慧贞觉得有些困,便回房歇息。只剩慧琳独自一人,一时无语。慧琳稍觉尴尬,又不好撇下清禅道人一人在WWW.soudu.org此,只好起身进入东偏殿小房收拾经书。袅袅娜娜,长衫虽略显宽松,却包不住丰满圆臀,腰肢扭动,僧袍宽松处愈发显得腰肢纤细盈握。

    杨清禅跟着进入小房间,左右打量,小房不大,一排书橱排满经书;一张单人小床,一张小方桌,两把椅子,看来是供香客休歇读经之处。慧琳见杨清禅跟进来,心下慌乱,胡乱摆弄起来,那书一下散乱掉到地上,慌忙弯腰拾取。弯腰处,但玉臀圆满,似欲撑破僧袍,掩饰不住饱满风流,杨清禅心里暗暗好笑,愈发要捉弄她,走上前去帮忙,见她十指纤白如葱,,伸左手轻轻握住纤纤玉手,只觉柔若无骨。慧琳腾地一下,满脸红到耳根,轻轻往回抽。杨清禅盯着她的脸,看着她的羞态,心里愈发好笑。慧琳被看得心慌意乱,站起身扭脸回避。

    杨清禅在这翠竹庵一呆就是一年,每日讲解些佛经,游戏与花丛。独独对丹经不传一字。这些女子被杨清禅害苦了,芳心真是没个安排处了,终日以见到杨清禅说说笑笑打发时光,夜里苦读经书煎熬。

    君山是一座面积不足100公顷的小岛。由七十二峰组成,峰峰灵秀,有诗为证:“烟波不动景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

    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

    杨清禅闲时便把个君山游了个遍。也没寻到什么踪迹,心想,既然有传说,想必是真的。转眼一年,正是端午节,进入芒种季节,天气至刚至阳,俗话说:大势至也。每年的芒种,至阳之气照着大地,大地蒸腾热气就会上升,很多修炼家都会借助这个时机,乘热气飞升天界。

    杨清禅对这些道理早已熟知,人身体也有个至阳之时,佛说阴阳八咒经说的就很明确了。来到翠竹庵后山,看看四周静悄悄,便在那秀竹林荫处盘膝闭目静坐,刚一合眼,忽见洞庭湖面渐渐笼罩一层雾气,那雾气弥散开来,渐渐漫上君山。杨清禅心道:那雾气进入竹林一定很清爽的。渐渐的,那雾气弥满竹林,将身体围绕起来。杨清禅只觉的浑身燥热,哎呀!这南方的雾怎么这样闷热啊,就好像锅里的蒸汽一样,不像北方的雾那样清爽。简直热的难受,站起身来,四处看看,竹林早已被雾笼罩,看不见了。

    隐隐约约好像在前面有一座塔,塔顶好像在放光,雾气昭昭的看不太清楚。小心翼翼走过去一看,看到很多人都匍匐在地向塔庙顶上朝拜,虔诚异常。杨清禅心道:一座塔有什么好拜的,不如进去看一下。于是信步走进塔门,哎呀,怪不得人都不进来,原来里面很窄,只能容得一人过去,没啥可参观的啊。刚一转身,眼的余光发现,上面好像有东西在看自己。

    杨清禅反身向上走去,这条道太狭窄,加之雾气蒸腾闷热异常,全身大汉淋漓。不知不觉衣服已经脱光,赤条条的。一低头发现自己居然连内裤都没穿,幸好塔内无有一人。等爬到那顶端的棚口时,已经虚脱无力,似乎那蒸汽也不是那么闷热了。猛然见,刚才发现的那东西出现在眼前,原来是一匹马。

    真是奇怪,怎地这塔这么窄,上面还容得下一匹马?这马猛地含住杨清禅的头发,往上一体,杨清禅只觉得身体一轻,钻了上去。仔细一看眼前wWw.的马,不觉有点好笑,原来刚才只见到他的脸,不是一匹马,是一个脸很长的人,只是一张马脸而已。这人身材高大,要举起头瞻仰,这是不是就是人们说的马首是瞻啊。这人笑道:“不认识啦?连老马都不认识了?在下面我叫马面,在上面我叫马明。今日芒种端午,还有人叫我马午。往那儿走。”说着,随手一指。

    杨清禅沿着这人指的方向看去,有一道门,走到门前,那门不推自开。杨清禅回头道声谢,却发现那叫马明的人不见了。再看眼前,原来是螺旋形楼梯盘旋而上,每上一层都觉得头有点晕,每一层都有六个人跟着。登到最后一层就如喝醉一般,原来这塔共十二层,及至到顶身后跟满了七十二人。顶上还有一层极点,霞光艳艳,光华四射,一个小太阳把虚空中照如白昼。

    杨清禅爬上顶端,这七十二人都跟着登上塔顶。就听空中有人说道:新靖魔大使上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可以就位了。杨清禅心里纳闷,不知什么意思。

    仔细一看,那放光之处什么也没有,白豪光如同从一个针孔源源不断射出,心中不由觉得好奇,于是伸手指往那针孔一按,那光芒霎时暗淡,顿觉天旋地转,大地动摇,天地间霎时昏暗下来,再看空中一轮明月像大盘一般抖动不停,地上雾气直冲那轮明月。哎呀!这怎么好象是八月中秋夜啊,心里呼啦一下想起韶峰龙脉,不行我要赶快去看看才好。想到此,纵身往韶峰飞去,但见身后呼喇喇跟着这七十二人。

    此时亥时末接近子时,就见山下隐隐约约上来一个人,临近一看,是毛顺生。毛顺生到达虎丘坪,取出骨灰柴。看看时交子时,就见四处动物逃窜,鸟雀惊飞,韶峰山凹之处,热流滚滚,直冲霄汉,如同一条长龙,奔那广寒清府而去,不一会儿月色失明,就在此时,从洞庭湖方向疾速如箭飞来一片白云,直往山下洞口而去,杨清禅口诵灵文,手掐剑诀,喝声:“止!”见那白云冲天而起,在空中稍作盘旋,又俯冲而下。空中湿气愈来愈大,已然是毛毛细雨,那洞中却是干燥欲烈。杨清禅在空中看那白云之中隐隐有物回旋,似欲往那洞中冲进去。

    杨清禅心念一动,这七十二人如旋风般形成铁通,围住那团白云,那白云一阵动荡散乱,复又聚拢,滚滚冲至地下复又回转而上,奈何就是冲不出这圈子。就见七十二人中走出一人,跟随走进洞中。这时只听一声霹雷,山体抖动,大地巨震。毛顺生从洞中空手而出。空中云气如同长龙滚滚收入洞中,就听洞内一阵坍塌之声。据说,这一年湖南发生轻微地震。

    再看空中明月如初,细雨已然停止。毛顺生全然不知这些,回到家中仔细观察三牙子,发现三牙子下巴上隐隐鼓起一颗小肉丘。

    原来人的头是天,腹部是地是女,地下热气一旦上涌,就会沿着右侧直通头部下巴颏,会鼓起一个小肉丘,而相书称为地阁,属于阴性女相,三牙子与当夜开始渐渐变得男生女相。

    那团白云被围住之后,难以逃脱,现出身形,白衣飘飘,居然是无尘子。无尘子被这七十二人如旋风般挤压,渐渐虚脱,蜷伏在地,是一只大白雄鹿。

    原来湖广地区南岳衡山共有七十二峰,杨清禅在凤仙洞修七十二般道法之时,刚好是黄花岗其实二烈士遇害。杨清禅一路将衡山七十二峰走遍,每走一处降服一洞妖魔,安置一个神位,及至走到衡山时,把这七十二人封完。已经是六七年光景。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