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吹嘘炫耀乃根本 56


本站公告

    《艾子后语》中讲过一个故事,赵国有一个爱吹牛的方士,艾子问他:“先生贵庚几何?”方士曰:“要问我多大岁数,我自己都记不得了。只记得当年我当孩童时,去看伏羲画八卦,见他蛇身人首,我因为受惊吓得了病,还多亏伏羲亲自为我治病,才没死去。后来西王母请我赴宴,我因为饮酒过度一直沉醉至今。”这个故事还没有完,但它深刻说明了我们古代的吹牛史已经够‘炫’。宋代刘少逸也大放厥词“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延十六字;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还有苏东坡曾在大门贴对联曰: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其实吹牛也没什么,只为娱乐自己,调侃别人,可偏偏后人误用滥用,本来我们古代儒家思想已经将它几乎抹尽,可它却生命力旺盛,并没有薪尽火传,最终被现代人继承下来,变异,再变味……比如富人爱吹自己有钱,什么老子有的是钱,老子啥都缺,就是不缺钱。说这么多,就是想说说大学生的吹牛本事。

    大学生吹嘘自己时不脸红,不心跳,腰不酸,腿不疼,而且不抽筋,一口气吹五天,而且还不费劲。台湾作家李敖吹牛说过,“五百年来白话文第一是我,第二是我,第三还是我”,“我要想羡慕谁,就照照镜子”。大学生的炫耀口吻基本与李敖相吻合,总是爱吹嘘自己是第一,高高在上,偏偏自己又没那本事,那只好怨天尤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种吹牛方式倒没什么,也许人们早已经对此产生相应的抗体。

    最要命的吹牛方式是大陆作家王朔性的,他曾经说过自己的‘宏作’一不留神就是个《红楼梦》,最次也是《飘》。于是乎,大学生的吹牛也与王朔的吹牛方式有了微妙之处。念外语系的号称自己精通甲骨文,念中文系的号称自己行行是状元,无所不能……可是中国又有几个像钱钟书这样能说大话而且又有大本事的人中之王呢?大学生往往会在自己不懂的领域含糊其词地吹擂。说大话没错,谦虚也没错。但只会说大话的人会让人瞧不起,只会谦虚的人会让感到恶心。

    马季有个相声《比吹牛》,两个人比吹牛本事,一个说我高如泰山,一个说我头顶月亮,最后一位说:我上嘴唇顶天,下嘴唇挨地。另一位问他:“那你的脸呢?”“我不要脸了。”本身而言,吹嘘可以放松自己,和悦气氛,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可是大学生一般不会一本正经地跟你说,表情严肃的对你说。他们将自己的空虚,缺乏的东wWw.西用这种调侃的方式来掩人耳目。他们往往是内心惧怕,表面却很镇定,他们想用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感。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将是下一个曹雪芹,他们会创建出另一个‘微软’,他们会成为下一个袁隆平,说白了,他们并不了解任何一个领域,他们只是冲着他们的名气和钱而来,说了说了,一说完他们就算了。

    吹牛是不必负什么责任的,想吹就吹,大学里面还有“大家吹,才是真的吹。”“我也吹吹牛,吹吹更健康。”吹牛之泛滥大有19wWw.58年大跃进时小麦亩产十三万斤的‘卫星’。

    《艾子后语》中,赵国方士的故事还没有完,一次赵王摔伤肋骨。医生说:“须千年血抹方能治。”艾子就告诉赵王,说:“有个方士,已逾千年,可把他杀了取血治伤。”欲知后事如何,请翻阅《艾子后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