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第17回写明“黛玉今夜安心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她的《世外仙源》:“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把俗世纸醉金迷的富贵乡,比做了远离红尘的仙境,描写背景的幽远奇幻,是“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描写近处的繁华奢糜,则是“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这里的“金谷”二字,语出东晋著名富豪石崇的“金谷园”之典,“金谷”园中之酒,当然是只配“玉堂”之主人即元妃享用,在诗的结尾落到了对世俗权力的盛赞之上,代宝玉完成的《杏帘在望》:“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描绘出了一幅桃花源式的社会景象,不闻民生疾苦,官场黑暗,有的只是“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的和乐,以及“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的丰饶,正是明君创造了这样一个太平盛世,百姓还用得着为衣食饱暖苦苦奔忙吗?世无饥馁,这正是对皇权的一种更为巧妙的赞颂,脂砚斋言其“以幻入幻,顺水推舟”,联系到文革时许多所谓“新诗”、“新民谣”,诸如“千口猪来万头羊,今年亩产万斤粮”之类,与黛玉此诗真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难怪元妃读过此诗,会将其定为四首颂圣辞之冠了,可见黛玉并不是出尘脱俗,不问世事,她也能甚至也会逢迎应和,争强好胜。黛玉自幼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她和宝玉对封建道德规范都是相当遵守的,他们唯一的叛逆之处就是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婚姻的追求,例如第19回宝玉表达的忠君思想,第23回宝黛共读西厢时宝玉对黛玉直接表露爱意,黛玉也会装作生气,而宝黛二人并没有摆脱地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对劳动人民和奴隶阶层也没有过多的同情,例如第42回黛玉对刘姥姥的轻视,第78回在晴雯死后,宝玉写文祭奠,黛玉到来后,二人渐渐讨论到如何用字,而与怀念这个婢女完全无关了。至于宝钗,我很赞同潇湘里另一位红楼文作者郁郁笑的说法,她就像一个悲剧的寓言,我认为她是真心的信奉封建礼教,她自觉的把自己绑在了礼教的祭坛上,她的“冷”,是出于对封建制度和宗族礼法的维护,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她的品性中不乏功利和自私,而她这种性格的形成,应该在少年时与父亲的去世有最直接的关系,那不仅是亲情的失落,也是家业衰败的开始,她的母亲不善持家,哥哥只是个酒色纨绔,家中生意日渐消耗,她不得不留心家事,为母分忧,她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体验到了人心险恶和世态炎凉,而这个年纪正是一个人的性格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她曾想结缘皇室,但选秀失利,嫁给宝玉我认为最早该是王夫人和薛姨妈为了各自的利益所达成的共识,宝钗从来就不爱宝玉,对他只是青春时期夹杂着亲情的喜欢,他们的心从来就隔得太远,宝玉要的是“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的富贵闲适,而宝钗仰慕的则是辅国治民,经济天下的国士,但是为了家族,甚至是为了“父母之命”的教条,她也只能嫁给宝玉,所以才会有宝玉挨打时的送药,才会有午睡时的床边绣鸳鸯,而最终的“到底意难平”,说的是宝玉,也是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