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字!中国当前格局


本站公告

    东亚有三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韩国,当然还有朝鲜,之所以不提它,是因为它和韩国乃一脉相成,更因为它没有角逐天下的实力,朝鲜没有,韩国也没有,朝鲜半岛永远只是花瓶,它是始终活在中,日,美阴影下的国家。

    现在,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很微妙,但大多数人都不能理会其中玄机,以致于在网上反美的情绪很高涨,其实反美没什么不对,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举个例子吧,汉高祖初定天下,举兵伐匈奴,结果被围在平城,全靠陈平才赖以逃脱,此后一直忍辱和匈奴和亲,70年后,由武帝击败匈奴,一血前耻,秦在崛起之前一直依附于晋,可是最终是秦统一了中国。

    中国与美国在亚洲并无领土_4460.htm,资源之纠纷,乃是一个大国与另一个大国在势力上的矛盾,但看似矛盾,实则唇齿相依,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还有一个国家-日本的存在。

    日本是一个攻击性与劣根性很强的国家,它最拿手的好戏便是不宣而战,美其名曰:奇袭,纵观历史,日本的崛起,经历过的战役都与不宣而战有关:中日黄海海战,乃是其先化装成美国舰队,在离近之后突然更换旗帜,打我方措手不及。

    日俄海战乃是日方舰队奇袭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并将其击败才在亚洲建立了霸权,二战时更是卑鄙无耻的偷袭珍珠港才一度在太平洋占得先手

    纵观日本的行径,美国是对日本不放心的,但美国在亚洲却需要这个‘盟友‘以牵制中国,美国的打算是中国不准太强,但要比日本强,以便让日本始终活在阴影下不得不全心全意的依附于美国

    但是中国方面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日本虽弱,但有美国撑腰,以此来达到亚洲的势力平衡,美国可以安安稳稳的坐稳亚洲头把交椅,中国的领导大概也明白其中的含义。

    所以就台湾问题一拖在拖,武力攻台只是停留在设想与恐吓之中.日本人不会忘了美国人给他们的原子弹,美国人更不会忘了至今仍沉在海底的亚力桑那号战列舰,及其几千名来不及逃出而被淹死的水兵,因为日,美,都不是善忘的国家.

    有很多人讨厌美国,也许是因为美国人比我们富,人家可以吃牛排,我们只能吃窝头,人家可以开汽车我们只能骑自行车,人家的国民再国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美国的政府,及其军队撑腰,而变的理直气壮,或肆无忌惮。

    而我们只能自求多福,不要客死异乡,或许是因为美国在国际上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言九鼎,谁也不感多放半个屁,不然他就制裁谁

    而中国在国际上每说一句话都和放屁差不多,美国的盟国与走狗国多的是,还都是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国家。

    而中国的盟国就只有朝鲜这个恐怖主义国家而已,还要无条件的给他们援助,不然还要反咬你一口,(人家至今都没给志愿军一个公正的评价,谁都知道,整个朝鲜战争是中国和联合国作战,也都知道今天中国之所以如此贫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和美国在朝鲜交战,)

    还可能因为我们看不惯美国人在世界指手画脚的维和,其实这些人都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自己有心无力,想插手国际事物,人家不理你,只能自己发发牢骚,想一下我们在汉唐时不也像美国一样吗?只不过现在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大部分人都是近视眼,看不到中美冲突后会有多大的后遗症,中国和美国冲突只会使共☆产☆党在中国统治画上休止符,导致日本的重新崛起。

    中国的混乱会给美国人进入中国维和的借口,美国人是无力单独在中国维和的,而他的最主要的亚洲附庸日本又会粉墨登场。

    有人会说:我们有核武器,美国不敢插手,那我就问问你,美国人不敢插手,那我们还在等什么?我们的旗帜早就该飘扬在台湾了,我们有核武器美国也有,人家还比我们多,比我们的准,比我们的射程远,人家可以开着航空母舰在你的海域里,让F-15,F-18等朝你投核弹,你能干什么?人家说一句话,就可以对中国经济封锁,谁也不敢向中国出口军需物资,到时我们怎么办?

    再说你们根本不知到打仗打的是什么,不是经济发达了,有了钱你就是强国,可以横扫天下了,那这么说宋朝经济实力天下第一,欧洲的国王都没有宋朝的看门卒生活好,为什么我们还是被征服了?

    打仗打的是人心,有了人心,人民的支持,我们可以在朝鲜和联合国火并,逼迫美国签定停火协议,这不是我说的,你们要有疑问就去和孙子说。

    孙子说: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法,五曰将,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曹刿论战里也有这么的评论,可见战争的决定要素就是民心.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我们的将士在前线和敌人浴血奋战,光荣战死,他的家属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以及生活补贴,人民依旧被贪官污吏压迫,那我们凭什么赢得战争??

    中国的发展应是在美国所能容忍的底线内不断的增强自己,内惩贪官,兴办教育,加强民族自豪意识,与复仇意识,尊重人才,任人维贤,尊重人民,给人民以民主,还新闻以自由,言论以无罪,司法以独立.但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很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

    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实际上就是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内在结构的外在表现,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别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权力配置情况.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国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引起世界经济权力分配的改变.其二,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变化.

    人们通常用"极"(pole)来说明世界力量中心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突出作用.能够作为"极"的国家必须是实力极,增长极,引力极和辐射极.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间国家说明

    17世纪荷兰

    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英国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美、德、法经济上的多极化

    二十世纪初(一战后)美国经济上的单极化

    二战后美国、苏联政治上的双极

    70年代后美国、日本、德国当代经济强国

    (一)荷兰称雄世界

    在17世纪中叶,荷兰不仅商业繁荣,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也都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当时它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世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信贷中心.

    但是依靠商业资本建立起来的经济优势和世界霸权地位是不牢靠的,它很快就将世界第一的交椅让给了凭借工业资本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英国.

    (二)英国独霸世界经济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整整一个百年的时间.

    英国单极的世界经济格局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国是世界工厂

    2,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独家垄断地位

    4,英国是最早的资本输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

    (三)西方列强共同主宰世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个群雄并起的局面.到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进入20世纪以后,美,德,法等国追赶英国的步伐在加快.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没有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是处于英,美,德,法四极统治下的世界.

    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多极格局

    1870-1913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工业年均

    增长率5%4.4%1.9%2.7%

    各国占世界23%13%32%10%

    工业的比重38%16%14%6%

    各国占世界8%11%22%10%

    (1880)

    贸易的比重11%13%15%8%

    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就是列强要求按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四)世界经济中心向美国转移

    一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加速向美国转移.

    一战到二战爆发这一段时间之内,美国虽然遭受了30年代特大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但经济仍有所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占绝对优势.其他国家经济则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特征,世界经济重新向多极化格局过渡.

    20世纪30年代的第二次多极化格局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

    各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1930年40%9.5%7.6%10.5%2.9%5%

    1937年36.2%9.5%4.3%10.4%3.5%13.7%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1925年14%15%7%8%1%4%

    1937年13%16%5%9%4%1%

    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是受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而是开始受到苏联的挑战.

    苏联的高速发展确立了其世界一极的地位,显现了世界经济格局中两种经济体系并存的新特点.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不平衡的发展,又导致了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结束,只有美国极度扩张了自己的经济,增强了国际经济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唯一的超级经济大国,构建了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单极格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面取代了英国当年的地位,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五)"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化

    美国在战后所确立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首先遭到了苏联的挑战.苏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世界.

    在20世纪的50,6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其中日本增长最快,欧共体国家的经济地位也有所上升.美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美,日,soudu.org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70年代以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丧失,而日本和欧共体的经济地位则不断上升.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美国欧共体日本苏联

    GDP80年代中10079.94754.9

    (GNP)1990年100111.254.649.4

    工业生产80年代中100116.649.380

    1990年100114.55478.8

    出口贸易额80年代中10036696.642

    1990年100363.477.126.9

    国际储备额80年代中100223.336.8

    1990年100439.9108.6

    (六)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发展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国,欧盟,日本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居支配地位和起主导地位,而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居次要的附属的地位.

    综上所述,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已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形成了.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同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历史性矛盾.今后美,日,欧之间的斗争将趋于激化."一超多强"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改变这种格局,首先要有综合国力格局的改变.

    三,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1.国际贸易重要性不断增加

    2.集团化趋势明显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

    3.国家,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渠道

    5.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

    6.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7.迅速发展的国际电子商务

    8.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1.各国对外贸的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eonforeigntrade)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用以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1)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额/GDP;衡量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额/P;衡量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进口依存度=进口贸易额/GDP;衡量进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的程度.

    目前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都有所提高.一般情况下,外向型,小国依存度大;自主型,大国依存度小.由于新加坡的加工贸易比较发达,其出口依存度1991年达到185%,即它的出口额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其产出是根据增值来计算的;而出口额则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计算,它包括了进口零部件的价值.

    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问题

    2003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60%,2002年为51%,高于美国(18.2%),日本(18.8%),英国(39.5%)等发达国家,更高于印度(约20%)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风险会因外贸依存度,尤其是中国的原材料,能源的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而加大.2003年,中国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继续加大.原油,铁矿石,氧化铝对外依存度分别达35%,36%,47%,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高达55%以上.

    2.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东盟

    3国家之间贸易发展不平衡

    全世界有50多个发展中国家严重依赖单一或三种以下初级产品的出口,尤其农业产品,这些产品的出口占其出口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造成这些国家贸易长期逆差,债务加重,贫困加剧.

    而大多数贸易大国,对出口产品实行补贴,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造成障碍,从而导致双边贸易不平衡,这样就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贸易领域的"马太效应".

    "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依靠高科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仍受资源的限制,发展粗放型经济,科技实力相对较弱.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使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0世界80年代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其特点之一是发达国家(北方)和发展中国家(南方)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4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主渠道

    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工业产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

    国际贸易有三分之一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三分之一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

    5协调机制增强:WTO的作用

    确定了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争端解决机制.

    6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境外消费

    跨境交付

    商业存在

    自然人流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970年世界服务业出口总值为800多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4026亿美元,1990年又翻了一翻,为8962亿美元,2000年则进一步达到16136亿美元.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也从80年代的17%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22%左右.

    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年-2000年,10亿美元)

    7电子商务

    B2B模式

    模式

    8直接投资

    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通过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