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第三轮]半成品


本站公告

    题:尚未命题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话说前朝正德年间,皇帝微服出巡,到了宣化,见到个十四五岁的女子李凤姐,这李凤姐,其父设酒肆,以凤姐当垆。次日其父出门,正赶上皇帝出行至此,见其丰神绰约,国色无双,不禁迷眩。入肆沽饮,凤姐送酒来,帝以为娼妓之流,突起抱入室。凤姐惊喊,帝急掩其口道:“朕是天子,今日若从了我,富贵立至。”凤姐之前也屡次梦见自己化身明珠被苍龙攫取之事,此刻一听皇帝说话,顿时醒悟,任帝阖户解襦狎之,落红殷褥,却是个未经人事的处子。帝大悦。逢其父归来,一见大惊,立刻跑去报官,待官兵至。待官兵至,知是皇帝,众皆大惊。叱令将凤姐归豹房,爵其父三品卿,赐黄金千两。欲封凤姐为嫔妃,凤姐言只愿皇帝早日回京,自己福薄不应显贵。帝乃择日还京,与凤姐并辔齐驱。至居庸关,风雷交作。凤姐睹关口所凿四大天王,怒目生动,眩晕坠马。帝亲扶之,急忙_60.htm外退,驻跸行宫。凤姐泣曰:“臣妾自知福薄,不能侍宫禁。”请皇帝速回。皇帝决绝道:“若如此,朕忍弃天下,不忍弃卿,决不归矣。”凤姐一恸而绝。帝哀怜甚,命葬关山之上,宠以殊礼,用黄土封茔,一夜尽变为白,其英灵犹不敢受也。帝追念其言,奋然曰:“小女子尚知以社稷为重,安忍背之。”遂还宫。

    又说前朝崇祯年间,自成闯军围攻北京。崇祯皇帝微服出宫,探听消息,路遇测字先生。皇帝想问国事,出个“朋友”的“友”字。先生道:“不妙,‘反’贼已出头矣!”皇帝情急智生,道:“要测的乃是‘有无’的‘有’字。”先生道:“更糟,‘大明’江山,丢一半了。”崇祯道:“前戏言耳,实是要测‘申酉戊亥’的‘酉’字。”先生掷笔长叹道:“已矣,至‘尊’也惨遭斩头截脚之祸也!”皇帝见大势己去,只好回宫,须臾吊死在煤山。

    此两则轶闻皆是说皇帝出宫之事,要说皇帝这个位子,实在的不好坐,虽是享尽天下荣华富贵,可惜却没了莺莺燕燕的搅扰,心中未免冷清,于是不管找个什么由头也罢,总是想着出去看看这花花世界。话说回来,这当皇帝,其实可跟坐监牢没什么两样,所不同者,只不过是锦衣玉食、人人跪拜罢了,可是整天价不出门,失了自由又有什么好的?君不见后来世界诸方乱哄哄地起义,岂非全是念叨着什么“不自由毋宁死”?可见人的天性如此,便是做了皇帝也没地诉说。

    列位看官未免要问,莫非天下除了皇帝便没人了?你说书的前说三皇五帝还不够,说到后世仍是不离人尊?如此说书的没奈何,总不能回回都说家中油盐酱醋之事,并且乃是说前朝,又不犯杀头之罪,何妨大家一笑?

    这回却是说大清朝的顺治皇帝。要说这顺治帝也是一表人才的人物,少时起便学识渊博涉猎四方,又是多尔衮的入室弟子,一身摔跤功夫在八旗内是无人能敌,可谓文武全才。可惜年纪轻轻便做了皇帝,想玩什么,也玩不了,想出宫去,偏偏贵人事忙,日日夜夜的繁琐国事,哪出的去?只索在宫里老实批折子,间或有些空闲,又有一干和尚道士,连同那西方的传教士,整日里念念叨叨,好不厌烦。好在亲政多年,渐渐的国泰民安,连日里折子少了些,心事便又渐渐地痒痒起来。

    一日回了承乾宫,见董鄂妃,说起事来,皇帝道:“鄂儿可知,北京近前便有个好去除,却是前朝的陵墓,前朝十几代皇帝连年精修,整治的山清水秀。朕近日里政事不多,又埋了伏笔,着人把要紧折子都搁到议政王大臣会议里去,便有了闲暇,直想去观上一观,鄂儿也同朕去。”董鄂妃道:“只是那些议政王、议政大臣们,可办得好差使么?”顺治道:“朝中满有图海坐镇,汉有陈、冯两位大学士,料来无妨。”董鄂妃道:“皇上要去,可知会皇太后一声,叫人备了仪仗,只说是观看前朝陵墓,兴些香火,万不可只说游玩。臣妾自去给皇上准备装束,眼下虽是八月盛夏,可是山里风大,不比宫中。臣妾却是不好跟去的。”顺治道:“爱妃不知此事来由,实是几年前入宫行刺的章老三,在扬州丽春院中杀了个**韩秋月,却被扬州官府撞了个正着,一战而擒。他在牢里招认,说十三省的武人要在十三陵聚会,思忖着对付吴三桂吴爱卿。提督吴六一恨他杀死苏麻喇,狠狠的大刑侍候他,生生给打死了,外面倒也没人知道他招供了什么。朕便想趁此机会微服出去看看风景,顺便当面见见这些血气汉子,若有可被朝廷招揽的,回来不妨派人去说他。”董鄂妃失色道:“既然如此,皇上何必亲身犯险,若被人看破,则是大大不妙。”

    顺治笑道:“爱妃休惊。你我只带四五从人,微服出去,哪个认得出我来?这些汉人武弁最要面子,见了官便硬项,却绝不为难平民百姓。爱妃安坐,朕去和皇额娘说一声便回。”说完去了慈宁宫,见到皇太后。却说这皇太后是谁人?却是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太后正在池塘便看鱼,见了顺治便道:“皇儿几日不来,可是政务繁忙,无暇分身么?”顺治行了大礼道:“上禀皇额娘,儿子近日里跟那汤若望学了不少西洋玩意,整日忙于试验,才没来向皇额娘请安,勿怪孩儿。”太后道:“皇儿潜心修学,乃是正事,哀家说玩笑话,何必吃惊?”顺治笑道:“皇儿知皇额娘忧心国家,确是自觉不如。”太后不免也笑。娘儿俩说了会话,顺治道:“好教皇额娘知道,明日孩儿要去国子监一行,督问旗中子弟功课,若回来晚些,额娘不必担心。”太后道:“你去便休,何须多问。”顺治跪安回宫,和董鄂妃二人商量明日之事不提。

    一转眼便到了天明,顺治召了六七个得用的侍卫太监,教董鄂妃乔装了书童的装束,一行人从东便门悄悄出了宫。顺治多时不曾出来,心情大好,董鄂妃进宫后更是绝少出去,眼看的是清晨夏景,心中情怀更是乏言而书了。转眼出了北京城,董鄂妃也弃轿换马,大家快马加鞭直奔昌平而去,却说董鄂妃也是旗人出身,一身的骑射功夫倒也伶俐。日上三竿便远远望见了昌平县城,董鄂妃道:“皇上,肚子饿得慌,可找个去处用了早膳再走。”顺治本来一时高兴却忘记这事,只想着绕过城池直入山中,听爱妃言,便道:“如此便进城祭祭五脏庙也是不妨。”随行人等更不敢多言,便进了城去。此刻若有个同年生、并年长的,伸手拉住,劈胸揪住,却也没了后来的祸事,只可惜天象昭昭,便是皇帝也没个前后眼,只是入城便了,却不知自己的爱妃便折在了此处。

    进得城中,顺治只待叫人打听吃饭去处,却见一个妇人叉着手,弯着腰,衣衫不整的从横巷里出来,不停回头骂道:“死贱妇、烂蹄子!偷我家汉子讨人嫌,还敢打我骂我,须知你便是进了我家门也是妾室,我是大娘子,你欺到我头上,我这便告官去,教你骑了木驴游街!”顺治心道:“这妇人二三十岁的年纪,面貌倒也齐整,怎地如此口无遮拦,想必有些事端。”便住了马观看。果然里面又冲出来一个妙龄女子,生得却是千娇百媚,只是怒得脸儿绯红,气得双唇发白,追上那妇人便是一脚踹倒在地,手中剑一挥似要下手。顺治大惊道:“住手!光天化日之下,敢杀人么?”从人上去拦着

    ----------

    寂寞物语的话:此文从寂寞下班开始构思,毁掉3次,终于正是开写,写了一个小时,看到了第二轮露珠评委意见,才知道原来文长了评委是坚决不看的,文风枯燥的评委当然更不看。

    重新审视了一下偶的文,看看,再看看,估计发出去也不会合评委的眼。唉,算了,当花絮好了……

    然后,这位评委同时也社区的编辑,那么……

    以后只在社区发笑话好了,可能编辑喜欢笑话,因为一开头就可以引人入胜了,呵呵~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