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秘密武器


本站公告

    情感谋略

    历史上虽然没有多少女人能够真正地掌握政权,但是有不少女人是在幕后影响着整个政治的发展趋势,在很多时候,女人的分量是很重的。就像“鲁桓公被弑”事件的主角文姜,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绝对是一个倾国的美女soudu.org,公认的政治祸水。《东周列国志》中描述她是“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这样的一个女人其实有什么罪呢?像西施那样有什么罪呢?可是,她的不伦爱情却导致了一场震惊当时政坛的血案,西施的美丽导致了一个君王沉湎女色最后亡国,要怪也只能怪她们太美了。

    现在,公元前681年,她已经老了_4460.htm,成了一个中年妇人,是国君的母亲。两个男人都死了,就剩下她一个,心境很孤苦,但庆幸有个孝顺的儿子鲁庄公。

    管仲在这个时刻想到了这个女人,想到了她那悲伤和孤独的眼神,还有她对那个惨遭不测的哥哥兼情人齐襄公的想念,我们不妨大胆地说,她是对自己祖国的依恋,就像一个热爱祖国的文学女青年。管仲流亡鲁国期间已经发现,这个女人在鲁国的潜在影响力就相当于国君,她可以制约自己的儿子鲁庄公。在鲁国的时候,他知道鲁庄公这个人的性格比较温顺,而温顺源于他的仁孝,从小就在母亲文姜的文学熏陶下长大(春秋时期诸侯的儿子几乎都是跟母亲在一起,父亲经常出去打仗或者外交,一去就二三个月),鲁庄公因此很听母亲的话,而文学的修养能使人温顺。

    而且,文姜和齐桓公是姐弟关系,齐桓公姜小白是齐僖公最小的儿子,文姜的儿子鲁庄公就是齐桓公的外甥。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复杂的亲属网络,许多国家能利用这种亲属网络拉拢势力,维持阵营。这么一算,其实,就是他们一家人的事情,叔叔要外甥乖乖地听话。文姜自从失去了依恋的齐襄公之后,就很在乎这种亲情。

    管仲给文姜写了一封富有感情的信,希望她能出面化解这场叔叔和外甥之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要利用这种关系,让文姜去怂恿自己的儿子向叔叔妥协,“鲁夫人欲其子亲厚外家,自当极力怂恿”。

    从政治战争无情的角度来看,这是谋略;从感情的角度来说,这是愚弄。有许多时候人们把政治家看作是冷血的禽兽,卑鄙的小人,那是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在政治里,欲成大事者不拘泥于小节,否则妇人之仁怎么可能造就伟业,但是当他们回到文人的世界里,他们也是充满热情的知识分子。

    放下笔的时候,管仲久久思考,政治有些时候就是残酷而过于理性的,甚至冷血。如果他和文姜只是两个普通的文人,或许会是笔友,或许会是至交。

    后来,孔子因为管仲用的这些谋略而有些看不起他,《史记》记载:“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在孔子那里,“吴起杀妻”是罪恶的,“唐太宗玄武门杀自己亲哥哥”也是罪恶的,但是,没有这些卑鄙就不会有“贞观之治”这样的伟业。孔子虽然深明大义,治鲁三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终未能完成大志。

    管仲将信递给仆人,吩咐暗地送到鲁夫人文姜手里,然后就望着天际,心想:面前的路那么艰难,我所做的,无论后人会怎么评价我,我都必须继续前行。

    鲁国被迫臣服

    鲁庄公十三年,齐国大军在鲁国边境上驻扎了将近一个月,鲁庄公终于迫于内外的压力,回信给齐桓公:“孤有犬马之疾,未获奔命。君以大义责之,孤知罪矣!然城下之盟,孤实耻之!若退舍于君境上,孤敢不捧玉帛以从”。

    意思就是说我当初是因为有点不舒服没有去参加会议,现在听到你的话,我知道错了,如果要会盟,希望能在别的地方,在自己的国境内,我感觉是一种投降的耻辱。鲁庄公一方面妥协,一方面找了个借口让齐桓公把兵退出鲁国边境,以解目前的军事危机。

    齐桓公接到回信之后,很高兴,立刻就命令退兵,笑着跟管仲说:“你看看把这个鲁庄公逼得连命都不要了,反而要在我们的地盘上结盟。”

    听齐桓公这么一说,管仲有点担心,鲁庄公是为了解目前的危机才这样做的,如果危机解除了,他会不会信守诺言来结盟还是个问题。以鲁庄公那样的性格,必然担忧齐桓公会因为长勺战役记仇而陷害于他,像他父亲一样的下场,惨死异乡,这其实是一个抹不掉的阴影。唯一的办法是立刻确定时间,尽早让鲁庄公签定原先以齐桓公为盟主的盟约,免得夜长梦多。

    在没有从前线退兵的时候,管仲就起草了在“柯”这个地方会盟的帖子送到鲁庄公那里,双方确定下来时间和地点昭示天下之后,齐国军队这才全部撤退到柯这个地方等着。

    但是,管仲的顾虑没有错,鲁庄公的确十分担忧这次的出行,齐桓公曾经两战败在自己手里,担心他会因此报复。他的忧心忡忡被自己的一个爱将看出来了,这个人就是曹沫,他坚持要和齐桓公打一战以雪前耻的想法,被鲁庄公的妥协落空了,现在他忽然起了另一个歹念。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