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李岩何其了得,他是朱明朝廷兵部侍郎之子,中过举,文武双全,谋略超群,但是他却背叛了朝廷而投向流寇闯王李自成,成为明末农民起义中的智囊型人物。
打着闯王旗帜的起义军从低潮到高潮,从陕西到北京,无不是李岩献计献策的结果。他与李自成志同道合,亲密无间,李自成则对他言听计从,信任有加。
李自成进北京之后,疏远了李岩,这造成了他在处理满清的军事进攻和明王朝残余势力诸问题上的一系列严重失误,有的失误是战略性的,因此局势迅猛逆转,李自成终于不得不从北京撤离了。清修《明史》对这次推翻了朱明朝廷的农民作了翔实的描绘,其中关于李岩的记载在篇幅上是仅次于李自成的。
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研究了《明史》之后,写出了一篇非同凡响的警世长文,《甲申三百年祭》。纪念李自成出北京300周年,并试图总结其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居功自傲,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招致失败,并对二李关系以及李岩所起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总之,二李合作,起义军则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二李分裂,起义军则分崩离析、一败_4460.htm涂地。发人深思,催人猛醒。
《甲申三百年祭》传到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备加赞赏,以之作为整风运动中的必读篇什。
李岩其人其名, 遂愈益广为人知。
建国后,不断有学者在报刊上撰文,重提李岩对明末农民战争的影响。但基本上与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扣的调子相同,因此可视为对郭氏意见的普及和重复。这可能与身兼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学界和政界所处的显赫地位有关,他是史学界公认的权威,如果不是泰斗的话。他对甲骨文研究所作的开拓性贡献无与伦比。其“战国封建说”由于得到毛主席的肯定而成为定论,成为惟一畅通无阻的真理,并写进了教科书(而其他的学说,诸如“两周封建说”、“魏晋封建说”等等,则因有悖于这一真理而遭到禁锢、封杀)。
所以当20世纪70年代天津的一本《历史教学》杂志发表了“李岩是打进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内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骗取了李自成的信任并极其阴险地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引入绝境”的观点时,立刻掀起了一场轩然**,持各种见解的长长短短的讨论文字如雪花般铺天盖地出现于各大报纸、高校学报和文史杂志上。
提山坡的老师自然了注意到了这些讨论。
他也研究过《明史》,也曾留意过那些有关李自成和李岩记载,包括《豫变纪略》之类的时人著述,总之,凡是可能找到李自成或李岩事迹的文字,大都看过了,他颇感蹊跷的是,这些煞有介事的讨论究竟有什么意义,因为大家为之争得面红耳赤的这个李岩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
实际上破绽是显而易见的,比《明史》中关于李岩的篇幅虽然仅次于李自成,但是整个一部《明史》没有一处说曾经有什么人亲眼见过他的记载,甚至李自成身边最亲近的将领刘宗敏、牛金星也不曾见过此人。
比如遍查李自成的起义军曾经到过的1000多座大小县城的地方志,均不见李岩其人,而其他所有将领均留下了或多或少的记载。所谓李岩者,实乃李自成也。李自成从米脂起事始,即曾有过“李延”、“李炎”、“李岩”等多个名字。起义失败后首先在某些小说、野史中出现了有关李岩的零星传说,而清人修《明史》时之不加深究便予采用,遂致以讹传讹,凭空造出了这桩令人啼笑皆非的300年公案。
《历史研究》于1979年发表了提山坡的老师的研究文章,自此有如釜底抽薪,李岩和关于李岩的讨论便销声匿迹了。
这一次阅读,使武晓卉作出了一个决定。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