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本站公告

    公元238年,襄平城内,公孙修看着一边玩耍的儿子,内心却异常烦乱。

    前方的战事要紧,可是父亲却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内心早有了不祥的预感。自己跑是跑不脱,那么只有儿子才是公孙家的希望。

    想到这,马上命人把王奴叫来。

    王奴,本是乌桓人,父亲就是乌桓的首领蹋顿。后来曹操北征乌桓,白狼山之战,父亲战死。乌桓多数都被抓为奴,当时王奴还小,隐姓埋名逃过此劫。后来被公孙渊收养,留在了身边。而公孙渊也知他的身份,一同还有一些乌桓勇士,编为自己的骑兵。

    王奴和公孙修一起长大,但是身份却不同,为奴三十多年,对于自己父亲的事迹,只有从别人那得知。

    官渡之战后,袁绍实力大减,而委身于袁绍的乌桓更有了摆脱的机会。后来袁尚袁熙投奔乌桓,曹操来攻,最后白狼山之战战败。

    袁尚袁熙再投公孙康,被公孙康斩杀,而公孙康就是公孙渊的父亲。当时辽东第一任太守是公孙度,公孙度死后是公孙康,公孙康后是他弟弟公孙恭,现在是公孙渊,则是夺其之位。

    公孙修心里也埋怨父亲,当父亲自称燕王,改元绍汉时,就已知战乱不可避免,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如果城破,那么自己必无葬身之地。

    现在只有依靠而是的儿时伙伴王奴,虽然他在这里是家奴的身份,可是一直都没有把当家奴来看,况且他和曹魏还有家仇。

    “王奴,我找你来是有要事相托。”

    说到这里,只见公孙修跪倒在地。

    王奴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当即也跪在他的面前。

    “世子,请起。我实在担当不起,我的命都是你给的,要我做什么一定能做得到。”

    只见公孙修还是跪着,双手交于胸前,眼泪不禁流了出来。

    “你是和我一起长大的,你的父亲也是被曹操所杀,而如今曹魏带兵来犯,眼前局势是敌人兵强马壮,眼看襄平城不保。我死不足惜,可是恐怕公孙家无后了。而你是乌桓人,与曹魏势不两立,请你带上我的儿子远离此地,也为我公孙家留一后。他以后暂姓孙,就叫他勿忘吧,孙勿忘的意思就是不要忘记公孙家族的仇恨。请你培养他成人,辅佐他。长大以后为我公孙家族报仇,也为乌桓人报仇,这有一些银两,还有我身边的乌桓勇士,都远离此地吧。记住,要向北面去,二十年后再回来。我这多谢了。”

    说完,公孙修行大礼拜倒在地。

    王奴听后,立刻都明白了,这是托孤。自己也恨魏人,可是此仇也只能由以后去报。想到这,也拜倒在地。

    “世子,我一定会做到,可是你和燕王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应报答才是,怎能一走了之?请让我与你同上战场,誓杀仇敌。”

    说到这,王奴也痛哭流涕,想起了以前的日子,如果没有公孙渊,自己早都不知是什么下场。可能早就死在曹操手中,也许给其他人为奴。而在这里,学了很多东西。虽然平静过了这么久,但是想的还是要报仇。

    “不行,你必须离开,有你在,我还有希望。如果都死了,那么仇由谁来报?先暂时离开,如果襄平城还在,还可以回来。襄平城失守,那么就先向东走,躲避高句丽人。不要投奔于他,还记得当年袁尚袁熙的下场吗?我们能杀他俩,高句丽人也能杀你们献于曹魏。这里有公孙家族的家谱,请一同带上。切忌,不能再提公孙二字,还有就是如果勿忘不能成才,那么你可以取代他。”

    王奴明白,他主意以定,不能更改。自己这一走,更不知道会是哪年哪月才能回来。和公孙修可能就是永别。

    两人哭别后,王奴把东西收拾好,带上四十乌桓骑兵,还有一些简单之物。夜里带上孙勿忘离开襄平城,向东而去。公孙修默默送到城门,心里知道这可能就是永别,也不禁痛哭流涕,洒泪而别。

    半月后,突然天降大雨。现在是秋天,秋雨显得更加凄凉。

    公孙渊心里也是很焦急,自己称王有些草率,征魏更是鲁莽。没有想到曹魏军队来得_4460.htm这么迅速,对于司马懿更是有些惧怕。中计后只能躲在襄平城,外面就是魏兵,也想不出好计策来。

    大殿上,两边的人像木偶一样,默默无语。外面,秋雨没有停歇的样子。

    “大王,依本臣看,只有死守。敌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而此时正是秋雨季节,一月后魏兵可自退。”

    公孙渊听后,也感觉有理。往年下雨一个月很正常,而挨到那时,敌人可自退。他们的困难比自己大,粮草疾病等,对他们都是麻烦,看来做到死守就是胜利。但是这也是危棋,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别人手中,可是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谁让自己没人能打过司马懿呢,命令看来只能这么定了。

    “孤认为此法可行,没有孤的旨意,谁也不能出外应敌。”

    谁料想,一个月之后,形势反而对己不利,魏兵反而不退,粮草更是源源不断而来。虽魏兵没有自己人多,可是自己粮草却不断减少。

    时间久了,粮草殆尽,只能杀骡马为食。

    魏兵却加紧,筑土山,掘地道,立炮架,装云梯,日夜攻打不息,箭如急雨,襄平城内叫苦不迭。

    这一日夜里,公孙渊刚出王府,听到兵士一边议论,那些人也没看到公孙渊的到来,只顾自己的议论。

    “咱们投降吧,现在所有人都商量好了。就在这几日,一起行动抓住公孙渊,献于魏人,我们还有活的余地。而死扛到底,没有出路。看看我们吃得什么,还能做什么,如果城破以后,我们死的会更惨。”

    听到这话,公孙渊大吃一惊,马上把这几个士兵杀掉。可是想下,自己确实没有好办法,现在是众叛亲离,剩下的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投降。先后派了两回人请降,可是都被司马懿杀了。没有办法,只好和公孙修带着一千人马逃离襄平,可是刚出城就中了埋伏,双双被擒。

    被关在地牢里,不用想就知道什么结局,可是还是有些失望,难道自己就这样被杀。想想当初是何等英雄,公孙家难道就在自己手中葬送了?

    公孙渊看着儿子公孙修,想着自从爷爷公孙度当上辽东太守,还有父亲公孙康,而到自己手中都完全丢失了,可怕的就是公孙家可能无后。司马懿一定会斩草除根,那么自己更无脸面对先人,不禁痛苦万分。

    “修儿,以后咱们到了地下,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公孙修听到这,就已经明白他在想什么。

    “父亲,你的孙子已经不在襄平城内,我叫王奴把他带走了,他会为我们报仇的,不用担心。”

    听到这里,公孙渊不禁欣慰起来,只要有他在,自己的仇一定会报的。而自己对于家事都不过问,孙子什么时候不见更不知。王奴只是个奴隶,当时也是赐予公孙修的,向来不过问,看来希望还在。

    王奴离开襄平城后,先是向东而去,停留在偏僻的山村,等着家属的到来。临走之前,这些人已经把内情讲明,但是还是严守秘密,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家属第二天就以出发,不久汇合在一起。

    等着襄平的消息,如果有变马上离开。

    一行人也换上普通人的行装,而前方的战事也丝毫没有波及到这里,现在这里其实也属于高句丽的管辖。

    雨天更是不能行进,足足三个月后,前方有人带来了消息,襄平城被占,公孙渊一家被杀七十余口。

    知道这个消息,王奴等人面向西跪倒,祭奠他们的亡灵。而孙勿忘也好似长大一样,一切都听从王奴,眼里有少见的仇恨。一行人换好马匹,向东然后再向北行进,躲开高句丽人的军队。

    路上,总是看到通缉公孙后人的法令,每次都会脱险离开,孙勿忘也忘记了以前的公子生活。

    这些人,辗转走出辽东,已是一年有余。

    到了草原地界。一行人除去汉装,头发仅留下一些发辫,全部是牧人的装束。

    一片大草原,展现在王奴等人的面前。

    这就是王奴祖上住过的地方,也是东胡王的地盘,匈奴人曾经驰骋在这里,南面就是那传说中李广待过的龙城。

    而现在,一些牧羊人还在,都好奇的看着他们。

    他们,匈奴人,但是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些匈奴人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