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民族在古代被称为濮人,居住在吴越之地,后来因越国强大,统一了众多的濮人部属,被称为百越,或将其原始称呼相连仍叫濮越,据民俗学家研究濮人和僰人同属一个民族,濮和僰在发音上可以读为bo、bu、po、pu,因而在语源上是一致的,历史上也认为僰就是濮人。大致可以说,濮、僰是同一个族源的民族。到汉以后,有关濮的记载就多一些。在文献中或被称为葛僚、僚、仡佬,明朝时被称为都掌蛮。
僰人立国很早,据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叙州府》所论,在殷商时候僰人就定居在四川的东南部,因随周武王伐纣有功,将领被封为僰侯,建僰侯国。先奏以今四川宜宾为中心,建立了古僰国。那时古僰国地域宽广,处于川、滇、黔三省的交汇地区,谷深山险、自为一方诸侯。《珙县志》云:“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为僰国。”《华阳国志》以成都为基本点描绘了“古僰国”地理位置。”“僰道县在南安东四百里,距郡百里。”自汉代及其以后,僰人所居之地即为中央政府直接命任官员管理。据《兴文县志》载,汉武帝建元六年,汉王朝统一夜郎国,改置犍为郡。汉武帝使唐蒙通僰道,打通南亚的贸易大道。
据传僰人身材矮小,在先秦时常被作为奴隶所掠卖。先秦的达官显富也以拥有“僰奴”为一时的风气。僰奴,秦史籍中被称为“僰僮。”皇帝的娱乐品——侏懦、杂耍班子的演员都由僰奴担当。大量的僰人被卖为奴隶、人身失去自由,被迫从事繁重的劳动。
僰人不但种植荔枝、将农副产品作为主要的经济产品,他们还生产香料、竹制工艺品、刺绣。在麻塘坝悬棺博物馆里,我们见到了一些僰人的文物,它们是1944年四川省博物馆对麻塘坝邓家岩10具悬棺的清理中整理出来的。这峰文物有铜鼓、衣服、刀剑、竹箬、竹筒、竹帽。尤其是其中的一项竹帽为采访组交口称赞,叹为观止,竹帽呈圆锥形,其形状像炮弹的弹头一样光滑而圆润。帽子由4根主筋支撑,从顶部4筋相交形成经架,以薄得透明的竹丝为纬从上到下、由小到大纺织,收口处的工艺相当于现今农民编簸箕的收口工艺。整个竹帽艺术品,工艺精湛,造形优美,确实是我国竹工艺品中的上乘佳作。僰人的竹工艺品甚至流传到了西藏和南亚印度地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在印度,张骞吃到厂枸酱,见到了蜀绣的蜀杖。枸酱,是一种胡椒类的香料,据《地理风俗纪》载,这正足僰人所种植农产品。张骞见到的竹工艺品当然就是僰人竹工艺的传播。即便今天,僰人世居的兴文、江安、珙县等地仍有着兴旺发达的竹工艺品市场。张骞回到汉朝后,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汉武帝。好大喜功,开疆拓土的汉武帝立即拜唐蒙为中郎将,带领兵士去正式建立一条贸易通道。从四川青神县为起.点,经安边,云南昭通,至贵、两广一条长达干余公里的贸易通道建成,这就是汉代所谓的“僰道。”僰道建成开通后,汉武帝建元六年,将占僰国周围地区设立僰道县,归犍为郡管辖。
僰人的经济意识强,能够在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意识不很发达时,经营自己的农副产品,并成功将自己的商品远销到南亚次大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定的经济形式必然有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但就我们采访组调查所知,僰人的社会组织形式还不完善,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来规定和约束社会行为。似乎谁的钱多,财富多就可以作为一个酋长。一个僰人酋长地位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所拥有的铜鼓有多少。铜鼓就是用铜铸造的一种圆形的金属乐器,敲击之声宏亮悦耳,声闻数里,僰人祭祀或召集群众都使用铜鼓。由于铜鼓的神圣和号召力,僰人对铜鼓爱之甚于金玉。南宋朱辅的笔记杂录《溪蛮丛笑》记载:“蛮地多铜鼓……大如钟……溪蛮爱铜鼓甚于金玉。”铜鼓之重要是因它具有号召力。铜鼓的拥有者,号为“都老”,但都老或酋长并不是经过选举或以其它方式的选拔过程,而是以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力决定的,如像牛群头的多少,一定数量的牛就可以换得相等数量的铜鼓。明四川巡抚曾省吾平定僰人的反叛,有许多关于平叛事件记载的碑记和文献。国史馆修撰、富顺人李箕是写了篇《平蛮碑记》记叙厂僰人领袖阿大、阿二、方三被俘后的情况。据该碑记说,阿大被俘后受到审问,曾痛哭流涕哀叹僰人命运的衰绝,其中提到了铜鼓的拥有方法。阿大泣曰:“鼓声宏声为上,可易干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建号称王,鼓山巅,君蛮毕集。今已矣,鼓失而蛮运终矣。”这一叙述中,可知僰人没有严密的社会组织,仅以铜鼓的声音为号。有铜鼓就可以拥有蛮众的支持,失掉铜鼓就会失去蛮众的支持,僰王的命运也就告终止。
《隋书?地理志》谓岭南诸僚“俗好相杀,多构仇怨”。可见僰僚民族是一个秉性刚直,暴烈强悍的民族,即便是珙县、兴文居住的僰人,唐以后的文献称之为“晏州僚”、“葛僚”、“刚夷恶僚”、“五年夷”,文献记载着僰人和官府朝廷间的若干次战争。《新唐书‘南蛮传》:“戌、泸间有葛僚,居依山谷木箐,喻数万里,俗喜叛,州县抚视不至,_4460.htm必合党数干人,持排而战。”这是僰人叛乱朝廷、蔑视宫府的生动记载。僰人不太懂政治,往往小事情搞得非常大,和官府闹得很僵,纠结数干人,抗拒朝廷。《舆文县志?边防》载:宋真宗大中soudu.org祥符年间“晏州夷劫掠红安知县。”宋徽宗政和五年,即公元1116年,“晏州夷卜漏四处剽掠。”僰人扰乱社会稳定,抢劫人财,严重危害了封建王朝的政治秩序,这当然是不被封建王朝所能容忍的。但是,另一方面是地方官员的贪污和对僰人的不公平待遇亦激起了僰人的反抗。唐太宗末年,“昌、泸二州刺史贪沓,以弱濡及羊强缭市,未麦一斛,得值不及一半,群缭诉曰:‘当为贼取死年!’……逐叛”。贪官污吏为满足个人私欲,破坏民族间的团结,因为缺斤短两的贸易,于是激起了僰人的反叛。
根据历史记载,明封建统治者曾经几次向僰人发起进攻,尽管明王朝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但在与僰人的数次交战中,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中国历史界与考古界的科学家们无数次拜访过僰人们留下的军事遗迹。在一个叫九盏灯地方,山上至今还安放着十几具僰人的悬棺,但它同时也是这个部族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这个地方的路口隐秘,内部开阔,这是僰人军事基地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投降的僰人来领路,明封建统治者的军队到了这里必定会遭到重创。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在这儿安放祖先灵柩;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
传说僰人内部的争论就在这个山洞里进行,数百位寨主各执己见,在这里商量了两天两夜。
当时在600多个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数选择向明军投降。他们选择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命运,难道素来骁勇善战的僰人就依靠这种屈辱的方法才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吗?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被残杀的人数几乎达到这个部族总数的一半,几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亲戚或朋友被害。
明王朝消灭了僰人,迫使这支民族彻底灭亡。
僰人的后裔到哪里去了呢?有的说是逃到了云南、贵州,与苗族相融合了,根据当时僰人都聚集于各寨之中,与明军誓死决战的情况来看,逃走的可能性不大。较大的可能性是僰人被迫汉化。在珙县、兴文留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游倮倮、范苗子、何家挂岩子。”说的是珙县、兴文的几个大姓,姓游的是藏族的后裔;姓范的是苗族的后裔;姓何的,就是将棺材挂在悬岩上的僰人的后裔。为什么僰人改姓何呢?僰王叫阿大、阿二。他们失败后,僰人隐藏下来,被迫改为汉姓,于是将“阿”的“阝”改为“彳”,便成了“何”。然而,当地姓何的人们,却没有一个人公开承认自己是僰人的后代。但是,在每年清明节或腊月,一些姓何的人家却偷偷跑到有悬棺的山崖脚下去烧纸钱。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