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战争,有三次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这三次战争包括:
1、祝融与共工之间的战争;
2、炎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
3、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
以下分别详解这三次战争的意义。
第一、首先是祝融与共工之间的战争。据《山海经•海内经》中称天上出了一个坏神,他就是水神共工。他长着人一样的脸,蛇的身子,红红的头发,简直是只愚顽的禽兽,性情极为残暴。与火神祝融争夺权利,两个神大打出手,战争的结果,根据人间善恶法则,代表光明的火神自然胜利,而代表黑暗的水神共工当然战败。可没想到的是,共工打了败仗,一口气闷在肚子里,又羞又恼,竟一头向支撑天地的巨柱――不周山碰去。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不周山倒了,天上立刻塌了一个大窟窿,地的一角也陷下去了,造成“天残地缺”的现象,而且地上常年大雨不断,洪水滔天,那是天上的水通过被共工撞出的“天洞”漏于大地。这就是著名的“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正因为撞倒不周山,天上塌了一个大洞,才有了后来的女娲补天。
这一次战争的影响在于,战争结果改变了中国大地的生存环境。
第二、其次是炎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也称为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交界地soudu.org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炎、黄部落发起攻击。炎、黄部落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炎、黄部落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炎、黄部落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炎、黄部落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战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第三,最后是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也叫阪泉之战。据说,涿鹿之战后,炎帝不可一世,《史记》记载为“炎帝欲侵凌诸侯”,后又与黄帝部落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为是华夏民族内部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阪泉,今京郊延庆境内的阪泉村)。面对着统领熊、罴、貔、貅、?、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其后黄帝顺势封禅泰山,建立了统一的华夏格局......
这三次远古战争,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而且由于与神话故事纠缠一起,让后人有些扑朔迷离。无论《山海经》还是《史记》所记载的关于这三次战争情况,都是根据传说整理而成,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自己所言就是史实。鉴于都是传说,诸子百家的箸作对这三次大战都各有说法,以至于后人连战败的一方是否身死都不明确。比如蚩尤,涿鹿之战后,有人云蚩尤当即战死,也有人说他逃到南方,涿鹿战场所留的是蚩尤部下所立的假坟(衣冠墓)。黄帝不相信蚩尤已死,在阪泉之战后,派遣已归顺的炎帝到南方,一是说寻找逃到南方的祝融,二是寻找蚩尤是否还活着的信息。有人举出的证据是在现今的衡山,还留有祝融庙、祝融峰、神农庙(炎帝的祖先是神农氏)。
本作品则以一个旁观者(少昊清)加以穿越者的身份,“亲眼”看待这三次战争,其间所述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史实,小说毕竟是小说,总有夸张、虚拟的成份,说白了就是“吹牛皮”。本人只愿所吹的牛皮像头牛就好,绝没有把火车都吹跑的意愿,更没有意图抢夺炎、黄统一江山的功劳,没有妄自尊大或妄想做华夏祖先的意愿,那还不如让读者们的乱棍打死、唾沫淹死算了。
娱人以自乐,而不是“误人”为乐,是本人写作的动力,假如在本文里,真有误导人的地方,请加以指正,毕竟这部作品的人物、场合铺张太_4460.html大,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