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遭到挫折


本站公告

    虽然怎么说这新鞋也有点疙脚但是穿久了就好了,况且质量确实不错所以我掏钱帮所有人都买了一双,在城町里东逛逛西瞧瞧时候突然觉得肚子饿了。这才让我想起我是有任务在身的人而不是来旅游的,于是吃完便饭我带着大伙儿赶在天黑前去往国友村。

    国友村就在琵琶湖边上,说道这琵琶湖还真是好看,不想后世的湖水,这个时候的湖水比较蓝,在琵琶湖的不远处高山上就是小谷城,湖边的稻田禾苗与山上的樱花相映称给人一种诗画山水的感觉。我说缘怪战国时候近江的文派比较多,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怎么也会带有书生气息。

    还没有进村就听到噼里啪啦的锻造声,看来国友村生意比较红火,进了村说明来意后我们见到了村长国友善兵卫。询问了价格,铁炮的制作费用是一挺40贯,托商人运送到尾张一挺1贯。如果是请国友村的人去领地打造的话费用更加高昂。我想即使最便宜的当地打造托运我身上的钱只能买七十三挺,这和其他人来买没有太大的分别,得有与众不同的成绩才行。

    “请您带着造枪铁匠去往清须城来,帮我家主公打造一百挺甚至一千挺铁炮”我恭敬得说道

    “哈哈哈”听到这里国友善兵卫不由得大笑“不愧为大傻瓜的家臣,那钱怎么办?”

    “我家主公愿意先奉上三千贯作为定金,以后的钱我们会从斋藤和今川手里夺取”我大声回答道

    “如果要我带着造枪铁匠去清须城的话,恐怕会遭到不测。听说织田信长殿下进攻美浓连连遭挫”

    “我家主公定会在三年之内拿下美浓”

    “原来如此”国友善兵卫想了想“各位还是先回去吧,这事我们得讨论下”

    没办法,听到他这么说我想估计没戏,看来还得想别的法。锻造的场所并没用想象中那么封闭不让闲人进入,我带着冲田长安就站在一个工匠面前看他是怎么完成一个铁炮制作的,观看了一段时间并且咨询后才得知一个制枪铁匠需要掌握很多很多技术

    第一步,制管。准备一根长约三十公分,直径约七毫米的圆柱体的钢芯做冷骨,先将做铳管的熟铁烧至红热,然后工匠将烧至一定温度的坯料取出,用锤把炽热的熟铁敲在钢芯外,卷成一根铁管。并在包铁的过程中不停的抽出钢芯用水冷却,防止钢芯和熟铁焊在一起。卷成的铁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这样铳管才结实,经得起连续十数次的发射。

    第二步,焊接。由于三尺以上的长铳是一节节焊合的,所以焊接不好的铳很容易炸镗,工匠们把是否焊接的天衣无缝的铁炮管当做制铁炮成败的关键。国友村的质量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的铁匠特别心细办事比较严谨没有什么取巧之类的,相当重视自己的服务。我不由得想这可能就是日本民族的特色。记得满清入关时,明朝军队的火器营去抵抗,结果十之四五的鸟铳炸镗,最后得知。《纪效新书》中记载:“近来,洞晓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不任怨任真责成工匠,听其卷成铁筒,粗细薄厚不均……甚至单筒卷成,举即炸损。”(单筒的卷法连系到了铳管的第二种制造工艺)

    将以上方法做出铁管再放炉中烧至白炽,同样准备一根钢芯,粗细同上,长度要长于成铁炮的长度。然后将已烧至红亮的铁管套在钢芯上,由主匠把铁管接口处大力的敲砸成一体,在打焊铁管同时,辅锤手还要在铁管的焊接口撒上白铜粉,铜有亲和作用,可使焊接口更结实,不至留下断层或虚焊。钢芯也随时要抽出冷却,冷却钢芯同时铁管回炉加热。最后打成的铁管就是铁炮管的雏型了。

    第三步_4460.html,修整。铁炮管常做成八棱型,铳体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铳腹,细的做铳口。准心照门火台都是在铁炮体焊接后,用同样的方法打焊上去的。准心和照门在未加工前只是两个凸起,没有作用。火台在打焊前铳体和火台上都预先钻好了传火孔,要对准传火孔的位置焊上,不可堵塞。这时铁炮还是粗胚,工匠得重新钻出铳镗,挫出准心。受当时的工艺限制,钢芯断面不是纯圆,且芯体不直,镗内也粗糙不平,需用钻头将铳镗钻大钻光。国友村的钻床,用木做框架,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上皮条后用人力拉动,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打听下得知,好的钻头与挫刀等须硬钢制做的工具都采用堕子钢,钢性并不很硬,所以制造铁炮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钻铳膛,刮膛铳。其时间可长达一个月。所以后世《纪效新书》记载:“(鸟铳)原孔甚小,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一月钻光为上。”由此可见,当时制铳工场的产量不会很高,因为在这种工艺下,须要的大量熟练工人和大量设备对工部来说是无法保证的,而且皇帝对先进的武器也不那么关心,否则明末时几场大的战役中火器可充分显现其威力,说不定还能改写历史。我想现代的武器制作应该稍为改善了这个缺陷,但是具体我不知道只能从现实生活中猜想和给与他们其他方面的改善。

    当镗钻好后,再用四棱的钢条将镗内刮光刮净,这样铁炮管就做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是铁炮的后门,也就是螺丝转,丝转,左转则入,右转则出。铳腹既长,如铅子在内或?火门等项,取开后门丝转,以便修整。这是铁炮上最先进的部件之一,仅次于准心与扳机构件。这里需要设计相当巧妙和简便一边使用者方面拆卸和修理。

    第四步,机构与装配。铁炮的扳机及龙头(固定火绳点火物)做为一整套机构常由铜匠制造,其扳机,龙头,罩壳,火门盖都采用铜材料。

    铁炮的装配是整枪制做的最后一步,关键是铳管和铳床的连接,铳床的制做是最简单的,只要木材选配得当,要求坚韧,吸水少,干后不变形,不开裂,一般都没问题。铆接在锻造铳管时要在铳管下端,预先做出两至三个类似半个钱币凸起,凸起是顺铳管方向的,然后在凸起上横向打孔,同样在铳床上也要在同一位置打穿几个小孔,装配时只要把铳管对准位置安放在铳床上,并横向穿上铆钉,这样铁炮就装好了。用铜箍或绳子将铳管扎在铳床上是最简单的固定方式。

    突然发觉这里的铁匠都是独自完成自己的铁炮也就是根本没有分工合作,我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我邀请国友善兵卫的砝码,但是光凭这点还不足以打动他所以我继续这观察着。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去拜访善兵卫大人,可是每次要么他都告诉我还在商议中要么就着下属说正在忙没时间见面。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两天,在这些天中,我除了从观看制作铁炮想出怎么一个统筹分工外,其他的方法暂时没有想出来,和吉兵卫他们约定的时间差不多到了,我决定还是先回去和他们会合再说,路上顺便先回千代的家乡拿回笔记本。

    又回到这个小山村,村里的人很多都已经不认识了,看来这都是在我们走后迁居过来的百姓,依照来的时候小次郎说的地点我独自一个人带着木盒包裹去了,费了好久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山缝中找到用油布木盒稻草等等层层包好的笔记本,旁边还有我们来的时候穿的衣服牛仔裤等东西,看来放在这几年没有被人或者动物发现也没有进水,就不知道还能不能用,先带回去再说。

    当然遇到一丰他们就推说当年逃难留下来没带走的东西,为了安全这个包裹我自己亲自背着。就连好奇的冲田长安凑过来我也不允许他打开看。接着我带人去山上顺便帮我找下当年埋葬千代妈妈的地方,当时因为要逃命所以只是把尸体匆匆埋了下并在坟墓前的木桩上做了个记号。如今物是人非,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找不见,于是我告诉他们帮我找一个带着木瓜记号的木桩,如果找到了那后面的土堆里就埋葬着千代的妈妈,于是大伙儿分散开在山上和树林中寻找,其中数山内一丰最为积极。终于天黑前被我们找到了,这次来无法迁走,我拜祭完后重新找些东西做明显的记号顺便和大伙儿清理下周围的杂草,方便以后来的时候找到。

    在忙完后我们一行人连夜赶往目加田町。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