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丰出


本站公告

    (新书冲榜,请大家多砸点推荐票啊,为方便您下次阅读请先收藏。)

    郭破虏在楠木峰上日夜钻研降龙十八掌,湖北武当山上却也有一个年轻人在天柱峰顶自耕自种,日夜修炼武功,不知今昔何昔。

    这年轻人便是在华山上以及少林寺中和郭襄相识的张君宝。

    ......

    话说当年张君宝和郭襄坐在觉远大师的大铁桶里逃出少林,觉远大师圆寂后,两人分别之时,郭襄问张君宝:“张兄弟我们就此别过,不知道张兄弟欲往何方?”

    张君宝在觉远大师死后,自然心伤,见郭襄问他将无何方,不觉茫然。原来张君宝自幼就在这少林寺里生活,孤儿一个,现如今师傅已死,少林寺却是再也不能回去,不觉喃喃道:“我又能去哪里呢?”

    郭襄听他问自己到哪里,心中一酸,说道:“我天涯海角,行踪无定,自己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张兄弟,你年纪小,又无江湖上的阅历。少林寺的僧众正在四处追捕于你,这样罢。”从腕上褪下一只金丝镯儿,递了给他,道:“你拿这镯儿到襄阳去见爹爹妈妈,他们必能善待于你。只要在我爹妈跟前,少林寺的僧众再狠,也不能来难为你。”

    张君宝含泪接了镯儿。郭襄又道:“你跟我爹爹妈妈说,我身子很好,请他们不用记挂。我爹爹最喜欢少年英雄,见你这等人才,说不定会收了你做徒儿。我弟弟忠厚老实,一定跟你很说得来。只是我姊姊脾气大些,一_4460.html个不对,说话便不给人留脸面,但你只须顺着她些儿,也就是了。”说着转身而去。

    张君宝但觉天地茫茫,竟无安身之处,在师父的火葬堆呆立了半日,这才举步soudu.org。走出十余丈,忽又回身,挑起师父所留的那对大铁桶,摇摇晃晃的缓步而行。

    荒山野岭之间,一个瘦骨棱棱的少年黯然西去,凄凄惶惶,说不尽的孤单寂寞。行了半月,已到湖北境内,离襄阳已不很远。少林寺僧却始终没追上他。原来无色禅师暗中眷顾,故意将僧众引向东方,以致反其道而行,和他越离越远。

    这日午后,张君宝来到一座大山之前,但见群山郁郁苍苍,林木茂密,山势甚是雄伟。一问过路的乡人,得知此山名叫武当山。

    武当山处于中原腹地,方圆四百里,高险幽深,飞云荡雾,磅礴处势若飞龙走天际;灵秀处美似玉女下凡来,传说在唐朝的时候曾经有修道之士在这里得道飞升,故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上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风景?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武当最高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严然“万山来朝”。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

    张君宝正在山脚下倚石休息,忽见一男一女两个乡民从身旁山道上经过,两人并肩而行,神态甚是亲密,显是一对少年夫妻。

    那妇人唠唠叨叨,不住的责备丈夫。那男子却低下了头,只不作声。但听那妇人说道:“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门户,却去依傍姐姐和姐夫,没来由的自己讨这场羞辱。咱们又不是少了手脚,自己干活儿自己吃饭,青菜萝卜,粗茶淡饭,何等逍遥自在?偏是你全身没根硬骨头,当真枉为生于世间了。”

    那男子“嗯、嗯”数声。那妇人又道:“常言道得好:除死无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那男子给妻子这一顿数说,不敢回一句嘴,一张脸胀得猪肝也似的成了紫酱之色。那妇人这番话,句句都打进了张君宝心里:“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门户……没来由的自己讨这场羞辱……常言道得好,除死无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

    他望着这对乡夫妻的背影,呆呆出神,心中翻来覆去,尽是想着那农妇这几句当头棒喝般的言语。只见那汉子挺了挺腰板,不知说了几句甚么话,夫妻俩大声笑了起来,似乎那男子已决意自立,因此夫妻俩同感欢悦。

    张君宝又想:“郭姑娘说道,她姊姊脾气不好,说话不留情面,要我顺着她些儿。我好好一个男子汉,又何必向人低声下气,委曲求全?这对乡下夫妇尚能发奋图强,我张君宝何必寄人篱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决,张君宝见武当山山清水秀,使人心旷神怡,当下挑了铁桶,便上武当山去,找了一个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孜孜不歇的修习觉远所授的九阳真经。

    数年之后,张君宝便即悟到:“达摩祖师是天竺人,就算会写我中华文字,也必文理粗疏。这部九阳真经文字佳妙,外国人决计写不出,定是后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侣,假托达摩祖师之名,写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经夹缝之中。”这番道理,却非拘泥不化,尽信经书中文字的觉远所能领悟。只不过并无任何佐证,张君宝其时年岁尚轻,也不敢断定自己的推测必对。他得觉远传授甚久,于这部九阳真经已记了十之五六,十年间自耕自种,闲暇是时间就侵习武艺,竟然内力大进,其后多读道藏,于道家练气之术更深有心得。

    一日清晨张君宝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张君宝破洞而出,见到日出东山,朝霞之下三峰挺秀,卓立云海,自己于武学又有所悟,乃自号三丰。

    悟得以柔克刚拳理,张三丰与之从觉远大师口中所得的部分《九阳神功》结合,慢慢创造出武当绵掌和七十二路武当长拳来。

    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江山已经易主,但这十年对张三丰来说不过是白马过隙,张三丰武功既成,在山中取了些清泉洗静了脸面,准备到江湖上游历历练一番。

    这正是:

    十年磨一剑,武当三丰出。

    (新书冲榜,请大家多砸点推荐票啊,为方便您下次阅读请先收藏。)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