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兴庆宫见驾


本站公告

    兴庆宫原是长安隆庆坊所在,为百姓居住。武则天大足元年 (西元701年),李隆基与其兄弟五人赐宅于此,号“五王子宅”。后来李隆基称帝,诸王献宅为宫。于是大兴土木,建起这座兴庆宫。

    第二天,安禄山又起了一个大早,虽然还不能象大官那样在坊门开放前就出门,但也是开门鼓声一息,就不得不穿上新发的官服,打马赶往兴庆宫。

    当然,这一次还是有一个宫廷来的侍卫,拿了令牌来带他,要不然别说进宫了,就是靠近宫门,都得经过一番严密的手续。

    刚一进入兴庆宫,安禄山就感受到了满园的春意。

    和大明宫不同,这座兴庆宫,在建造的时候就考虑了游乐因素。整个皇宫一反常规,没有明显的中心轴线,而是以龙池(兴庆池)为中心,因地制宜,自由布局。北部为宫殿区及政治中心,南部为休闲游乐的园林区。

    整个宫中,并不缺乏树木花草,也难怪李隆基在后来会经常带杨玉环到此地玩乐。

    安禄山虽然感叹此地的美丽,不过他可没功夫仔细观察,刚一进宫,就有一个小内侍迎面过来。

    <_4460.htmlbr/>  “这位就是新任丽正(集贤殿书院)安正字吧!”人虽然长的眉清目秀得,声音却是那种没变声的沙哑,听起来感觉非常难受。

    “正是下官!”安禄山赶忙回了一个礼。

    这种心里有疾病的人,自己还是躲远点的好。

    “那就好!随本官来吧!”小内侍娇柔的对安禄山招了招手。

    “这,这位中贵(官)……”安禄山把眼睛看向了带他来的那个侍卫,那个宦官的动作太暧昧了,想象力丰富的安禄山都有点往那方面联想了。

    “安正字!是这样的,因为你还没学见驾的礼节,相爷就指派一位礼部专职官员来指点相应礼节,只是那位外官今日生病,没法进宫,高将军知道此事后,特地调拨了这位内侍监中贵前来指点!”那个侍卫理解的回答道。

    对于这位高将军,安禄山知道是谁,不就是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的大宦官高力士吗(现在还不是右监门卫大将军)。这位野史上被李白耍弄,被后人加上“奸臣”帽子的大宦官,对于李唐王室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忠臣。

    “啊!如此就多谢这位中贵了!”安禄山回身行了一礼。

    高力士这么一个大官,还要亲自过问这样的小事,看来工作还是很尽职的呀。不过安禄山毕竟是现代人,对于宦官,总是没有多少好感。

    “那里话!快随本官来吧!”

    听小内侍一直自称本官本官的,看来还是一个有职称的官员。

    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里,自然是非常枯燥而繁琐。虽然没遭到这些变态宦官的性骚扰,但音波攻击,外加疲劳攻击还是免不了的。各种动作、站位等等,各种要求多得不得了。安禄山偷偷塞给那个小宦官一锭金子,也没有让他有丝毫放松,反而被他举例说王子李清,就是因为才六七岁。就能够把繁复的宫廷礼仪演习得明明白白,才特别得到陛下的赏识,让安禄山一定要好好学习。

    不过还好,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安禄山这个本来对宫廷礼节几乎一窍不同的家伙,终于基本掌握了大致程序,内心对于这个雷姓的小中贵也产生了一点好感。的确,大唐的礼节,并不是突现君王权威,臣子谦卑的那种明清礼节,他更多讲究的,还是体现本人的温文尔雅,进退之度,甚至可以夸张一点的说,他只是叫人如何站好自己的位置。

    一个时辰刚过,学完礼节的安禄山就被人匆匆带到了沉香亭附近的宫室,因为皇帝李隆基已经移驾到哪儿了。而安禄山现在要做的,则是在向李隆基展示活字印刷机前,最后一次检查那些设备。

    ***************************************

    沉香亭在兴庆宫的东面,作为观赏游玩的所在,景色分外迷人。

    此时正是春暖花开,芬芳竞艳的时候,更是把沉香亭附近衬托的别样艳丽。

    才远远的看到前方的罗伞影子,安禄山就被一个内侍领进了一个房间。

    “见过东家!”安禄山刚一进房间,一个同文馆的小工就向前来对他行礼。

    “你不是馆中的伙计吗?你怎么来了?”安禄山微微一惊。

    “回东家!今早张相遣人来,说是东家要在陛下面前演示印刷机,叫我们前来帮忙!”伙计低眉答道。

    “见过安爷!”另外几个正从大箱子里取出活字的伙计也向安禄山行了一礼。

    安禄山立刻领会过来。演示印刷机的操作,应该属于手艺人干的事,虽然皇帝也得在祭祀的时候亲自扶犁,但自己要是在皇帝面前这样做的话,就永远摆脱不了手工艺人这一出身了。而要是自己指挥伙计操作,身份就完全不一样了。看来应该是自己昨天送的那本蔡邕集注《吕氏春秋》起了作用,让张说帮自己想到这一点。

    “好!那你们快准备吧!”安禄山点点头。

    正当安禄山他们清点完各种设备,准备回报时,门房再次被打开了。一个面白无须、深宽体胖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安正字!快来见过高将军!”那个雷姓小内侍在中年男子身后低声吩咐道。

    “丽正书院(集贤殿书院)正字安禄山,见过高将军!”安禄山弯腰对这个高将军行了一礼。

    其实不用那个雷宦官提醒,看到那身高级宦官的打扮,安禄山自然就猜到眼前这位是经历了四朝的老宦官高力士了。

    “安正字免礼!”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权位还不够高,高力士并没有像野史中写的那样倨傲。

    “皇爷要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还可以给你一点时间,让宫人帮你去弄来!”高力士眼带新奇的看了眼旁边的架子,一枚枚活字印正整齐有序的摆放在框架上。

    “回高将军!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套印刷设备,除了字库小一点,其他的都和下官店中用的一样!只要陛下不是想让安禄山当场印一套书,那就没问题!”安禄山自信的答道。

    “哈哈哈!那就好!就算你想要印书,皇爷也不一定有这个功夫看呢!”高力士对安禄山的回答很满意。

    环视了一下房中的诸人,顿了顿道:

    “好吧!那就让侍卫带上东西,随本官一起去见驾吧!”

    不管安禄山,率先向屋外走去。

    安禄山微微一笑,看来高力士就是高力士,即使现在官位还不够大,也已经几分倨傲。不敢让高力士等他,赶忙一整官服,大踏步跟在了后面。

    穿过最后的一层守卫,安禄山跟着高力士来到了一坐高大秀丽的亭子前面,说是亭子,可要是再设上一个楼梯,几乎都可以成为阁楼了。

    此时亭子中间除soudu.org了坐外侧的中书令张说,还有三个人。正中那人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正是当今的大唐天子李隆基。①

    身测坐了两个艳丽的美人,一个是安禄山昨天见过的玉真公主,此时她还是道装打扮,另一人,却是个艳丽妇人。也许是因为雨露滋润比较多,容光焕发,竟然比玉真公主还要美上三分。看她花钿九树,仅次于皇后的十二树,安禄山马上判定,此女应该是最受李隆基宠爱的当今武贵妃(武惠妃)。

    “皇爷!老奴已经将丽正书院(集贤殿书院)正字安禄山带来了!”高力士在李隆基面前微微一礼,随口向已经向这边望来的众人回报道。

    “微臣安禄山!拜见吾皇万岁!”安禄山站在亭子外面,恭敬的行了一礼。

    “安卿免礼!”

    也许是因为坐在这样花团锦簇的环境中的缘故,李隆基的声音并没有安禄山想象的那样威严。

    “谢吾皇!”安禄山立刻直起身来。

    虽然没有正眼看,但凭着眼角的余光,安禄山还是察觉到那个玉真公主在刚才,趁着自己行礼时盯着自己看了一小会儿。

    “听太常寺贺博士说,你愿意捐献图册,供朝廷建立藏书之馆!”李隆基一手抚在旁边武惠妃的手背上,轻轻的揉搓。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印了不少书籍,想献给朝廷!刚好想到朝廷藏书丰富,但分散各处,陛下和百官并没有直接查书的所在,微臣觉得可以趁此机会建一个集中藏书之所,供大家使用!”(其实有四库书,不过并不正规,需要专职人管理。)

    安禄山可不敢乱说话,要是让李隆基觉得自己准备以一己之力建一个供朝廷使用的图书馆,就算是自己是好心,也会让朝廷觉得大丢脸面,到时自己可就真是没事找事了。

    “咯咯!陛下!臣妾还以为这个安正字准备一个人献出一馆的图书来呢!”旁边的武惠妃娇笑道。

    “哈哈哈!安卿,既然你想献书,那你有多少册藏书呀?”李隆基也觉得颇有意思。

    大唐开放异常,本来这样接见朝臣的场合,根本不应该有妇人在场,更不要说是内宫命妇和公主了,但武则天留下的影响还是很强的。出了家的公主可以随侍,就连后宫的贵妃也能参加,说几句和政事相关的事情,还不会受到斥责。当然,现在这种情况,也和武惠妃、玉真公主两人额外受李隆基宠爱也有关系。

    “回陛下!微臣的藏书书目颇少,不过万余种而已!但因为有了活字印刷机的印制,现在总共有过百万的书卷!”安禄山不慌不忙的答道。

    这可是保守的说法,为的自然是不让朝廷的脸面难堪。实际上,这几年下来,安禄山收集了大量的民间书籍。因为南北朝文风鼎盛,纸张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人人都喜欢编书。光这个时期出的个人文集,合集,就有上万种。这些和后世网络作品一样泛滥的文集,再加上各种失传的和没失传的先秦诸子百家等各色书籍,总数应该已经上十几万了。这从安禄山在幽州幽几十间大屋来藏书,就能判断。

    当然,深究起来的话,现在安禄山也没说慌,这万余种,只是里面最优秀的部分,属于后世基本能流传下去的那种。至于印制的书籍,安禄山这么几年下来印刷机可都没停过,如果不算正在出售的书,确实只有百多万册。

    至于皇家的书籍,安禄山大致估计了一下,虽然南六朝的大量珍稀古籍都入了皇宫大内,但分散各地,如果不算图册的话,应该也不会超过十万种。至于总藏书量,那是肯定也不会比几十万多太多的。②安禄山现在保守的说自己的藏书量,完全是为了顾及皇家的颜面。(藏书数据上大家有什么意见?)

    李隆基对于宫廷的藏书还算了解,知道个大概情况。听了安禄山的话,感慨的点了点头,叹道:

    “想不到安卿竟然有如此多的藏书!当初隋嘉则殿藏书也仅有三十七万卷,如今安卿除了书目不如,总数量,竟然还在皇家之上!看来这藏书馆,有了安卿的帮助,确实要省力不少呀!”

    “陛下!光是安正字就有万卷藏书,想那天下藏书之人何其之多,如果安正字带头将藏书捐献给朝廷建立书馆,定然能让其他人群起仿效,到时候,必然能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藏书之馆!彰显我大唐的盛世文华!”张说附和道。

    他和李隆基都是好大喜功的人,对于建立图书馆的主张,两人一开始就都非常感兴趣。

    到不是说真喜欢建起来开放给大家用,对于开放给百姓阅读,提高民智这一点,他们根本不会想到。不过仅仅是出于收集图书,显示文治上,就能让他们愿意花大量精力在上面。

    (①《新唐书》车服上说天子之服十四,其中“白纱帽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以乌纱为之,白裙、襦,白?,乌皮履。”)

    (②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新唐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