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世上本没有名人,新闻报道地多了,也便成了名。
媒体依靠名人效应而成长而茁壮,名人依靠媒体炒作而升值而增价。扬长避短,各取所需,媒体与名人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暧昧关系。说好听点,两者互帮互助,利益共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娱乐生活;说难听点,两者坑瀣一气,狼狈为奸,制造绚烂的辞章与颠仆不灭的真理企图混淆视听,影响民心士气,令读者如坠云里雾里,一不小心,又从云端滑落到底谷。
余秋雨者,名人中的名人,以《山居笔记》与《文化苦旅》两本所谓“大文化散文”而闽声文坛,而身价百倍,而家喻户晓。他以“文化散文”之谓暴得大名,又以“文化名人”之誉,行煽情作秀之实,双管齐下,左右开弓,赚得个盆满苯满。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壮了难免于宰杀的命运,人出名了难免于棒子与流弹的侵袭。在一片枪林弹雨的杀伐之声里,尤以余杰的一篇《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最为夺人眼球。
然而,看完余杰的《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你会惊讶的发现其构思,其行文,其语气与朱学勤的《我们需要一场灵魂考问》如出一辙,何其相似!杂文这玩意一旦涉及抄袭成分,批判力度就已先天的大打折扣,而且余杰的批评也主要停留对余秋雨道德层面上的谴责,就注定了狂燥之气与偏激之态,小余一会儿骂大余“文化打手、流氓”,曾见风使舵的批评过胡适,一会儿骂大余“文革余孽”,在文革期间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还企图瞒天过海。一时间舆论大哗,攻击余秋雨的“文化打手”们倾巢出动,挞伐余秋雨的檄文此起彼落,层出无穷。令读者眼花缭乱,应接不瑕,却又莫衷一是,无可名状。
余杰的才气与思想,我表示部分的欣赏,但是他这篇批余文字容易引起争议却很难令人信服。余秋雨纵有千般不是但也绝非一无是处之人,至少他对戏曲理论的研究是颇有建树的。全面肯定余秋雨的人只能证明你是文化奴仆,全面否定余秋雨的人只能说明你是文化白痴!
依小生之见,余秋雨的散文良莠不齐。如《寂寞天一阁》,能化腐朽为神气;如《苏东坡突围》则是化神奇为腐朽。再者,余秋雨的文章存在硬伤也是事实,如晚唐的杜牧,在他的笔下,竟然成了当时的第五名状元;在《洞庭一角》里,他替俄皇,女英降低身份,由床头二妃强行降格为膝下二女;在《十万进士》里,更是变本加厉地将“会试”与“殿试”混为一谈;伤肝伤肺,低级错误愈演愈烈,还打肿脸冲胖子,扯“文化散文”的虎皮做旗子广事招徕,吸引了一大群不学无术却又故作清高的善男信女们盲目跟风,甚至顶礼膜拜。真让智识之士头摇十下,齿冷三天。
有些批余文章就他的引证错误或用词不妥等方面大做文章,大肆渲染,渲染成一篇篇咬文嚼字式洋洋逾万言的批评文章,实在是舍本逐末、吹毛求疵的无益之举,呵呵一笑,何必认真呢?我敢说,单凭你们这帮人的兴趣与热点所在,就证明你们是那种十足无聊的文人胚子,与性情高洁,才华横溢的余秋雨自不可同日而语焉。
老实说,余秋雨的文字我还是蛮欣赏的,殊堪玩味。他的文章厚重、安静、苍劲,蕴藉不凡,既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又有历练人生的真知灼见,思想与灵感的火花也时常闪烁于笔端,令人回味,这种回味,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新生的展望。余秋雨中学之深,勿庸置疑;情理兼得之趣,亦不皇多让,文笔之洒脱,影响之广泛,更是有口皆碑。
但是余秋雨的文章仍有其局限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他西学薄弱,语调单一等方面,千篇一律的“大文化散文”难免给读者带来审美疲劳,再次,余秋雨的文字洋洋洒洒,不加节制,不够精练,文字功夫亦稍欠火候。他的文章论及表情达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面,比之雪莱、济慈、朱自清、徐志摩等,当逊色三分;论及艺术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等方面,比之余光中、王尔德等,亦稍逊风骚;论及行文的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与收放自如,比之钱钟书、李敖、柏杨等,亦当退避三舍。唯有在扯虎皮做大旗,故作高深,煽情作秀,抛头露面等方面,余秋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前不久,余秋雨完成带自传性质的《借我一生》,在书中余秋雨仍然为自己曾经的伤疤闪烁其辞,轻描淡写,企图避重就轻,蒙混过关,以期在不知情的读者心中留下永远的好印象。曾经有个记者这样问余秋雨:“能不能就目前越来越多的批评做点回应?”余秋雨巧妙的回答:“我也很愿意忏悔,但就目前的批评文章来看,没有一篇文章能让我作出忏悔的决定,”
我听了,不禁义愤填膺,我要追问余秋雨的是:“忏悔是你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是别人逼着你做的事情?”
美国昔日总统林肯发表就职演讲时曾说:“你可以欺骗少数人于永久,也可以欺骗多数人于暂时,但是你不能欺骗多数人于永久?”对此,我要追问余秋雨,你为什么要闪烁其辞,避重就轻,企图蒙混过关?余秋雨,你为什么不能推心置腹,与读者坦承相对?余秋雨,你到底要欺骗读者到什么时候,方肯善罢甘休?难道你要“欺骗多数人于永久”?
千言万语无从骂起,只归结最后的三个问句:
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
余秋雨,你为什么还不忏悔?
余秋雨,你为什么老不忏悔?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