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大节


本站公告

    在中国古代有三大节,第一是万寿节,当朝皇帝的生日,那天整个京城的人都要拿出最好的纸和布,画上美丽的图案,装饰在主要街
天天中文网首发
道上,杂耍戏曲艺人在路上每隔一小段就要摆出台子,表演的火烈像是在争相献宝。而各地的官员,不论等级都要在这一天太阳东升之前,做好香桌寿品,对着帝王所在的方向三跪九拜,以示虔诚。第二是初一,外国使节,各地王侯,附属国主,都要带着礼物来朝野进贡给皇帝。因为在乾隆和乾隆以前的朝代,中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单人口一项就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乾隆年间,农业,政治,军事已经走入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最高颠峰,特别是礼仪制度,在别国来进贡之时,不论你是从何处来所为何事都要遵循。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9月,由前驻俄公使、孟加拉总督马戛尔尼率领的由科学家、作家、医官及卫队等90人组成的使团,携带天文仪器、车船模型、纺织用品和图画等600箱礼品,乘船自朴次茅斯启程。使团带有英王庆贺乾隆帝83岁寿辰的信函和国书。乾隆帝对英使首次来华极为重视。1793年8月,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大沽,旋由接待大员陪同经北京前往热河(今河北承德)行宫。关于觐见礼节,马戛尔尼拒绝行跪拜礼。军机大臣和?在热河约见使团,马戛尔尼称病不见,只派副使斯当东前往要求举行谈判。乾隆帝称该使“妄自骄矜”,对其来华别有所图,更具戒心,但仍表示可“顺其国俗”,行免冠屈一膝深鞠躬礼。9月14日,马戛尔尼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觐见乾隆帝,正式递交国书并参加万寿节活动。当时随船的画师,曾经画下过当时中国的景象,外有随船作家记录,当时有船员在日记中提到,对中国的印象,第一是忙碌,几乎看不到乞丐,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有些人为了赚钱去做苦力,把那些车和船没法带到的东西,用肩用背扛走。第二是惊讶,当时进入中国内海以后,英国船上的领航员是由几位中国水手上船担任,但当这几位中国水手看到船舱内悬挂的康熙马上狩猎图之后,竟然跪拜多次。这是一种中西文化的冲突,英国人不理解,对于当时正在日渐上升的英国,他们认为自己将来才是世界的霸主,而当时的正使节马戛尔尼便是在如此情况下,认为乾隆不是上帝,对他跪拜有辱英国尊严。乾隆大帝,对外国人的礼节其实也并非真的不能原谅,几乎每一个从外国来的使节首先要学习的必修课就是跪拜。但对于马戛尔尼的傲慢,乾隆最后决定只收其礼不见其人。马戛尔尼本次的到华目的并没达到,他本带来了当时英国领先的科技产品,以为中国人会对此感兴趣,会答应相互通商,礼节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节,哪想到就因为这个,连乾隆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打发回国。当时马戛尔尼回到英国以后,曾经这样写过,中国就是一艘巨大的战船,它巨大的躯客把周围邻邦吓的不敢造次,它的内力却在不断的腐化,很幸运的连着几代船长都是位精明谨慎的人,如果突然来一位平庸的掌舵者。这艘庞然大物不会就此立即沉没,而会一点点支离破碎,最后撞碎在西海岸上。至此,很多人看到这些应该就会明白,在那个年代其实西方列强就有瓜分中国的想法,可惜时机不到。当百年以后,西方联军入侵中华,在皇家宫殿中发现,当年英国进献的枪obooko炮武器,连一发子弹都不曾少过。其三便是一年中太阳最长最高的那一天,这个的说法也是到了清朝才开始,不用细表。

  三贵生活的时代已经开始军阀混战,新旧观念冲突,不会几个人再去想给皇帝过寿,当然那时候其实已经不存在真正的皇帝。但年要过,初一也是沿袭了古代的习俗,串门子拜年。

  今天是大年三十,农历除夕,入夜,三贵一家年夜饭已经摆上桌子,墙边的香案上也是供品齐全,要祭祖先,要祭灶王财神,现在三贵家不比当年,只能从简。三贵娘和三贵媳妇喜凤,正在厨房下水饺,三贵呢,则带着儿子在门口放鞭炮,鞭炮一响有辞旧迎新驱除晦气之意。三贵高兴,今天日子特别,早上起床收拾床铺的时候,媳妇还和他说,看过黄历算过日子,三贵一辈子就这一会,全中国人给他做寿,过年一天大家都喜庆都欢闹,随不是为了三贵生日,但听媳妇一说当下是喜上眉
yushuge
梢。

  当一家人围坐在桌边,最引人注目的要属当中那个洋蛋糕,蛋糕不大,样式也很一般,但总归是个新鲜事物,三贵心里喜庆,儿子看见上面亮晶晶的奶油,更是一个劲的催促。婆媳二人把下好的水饺端上,这就算是最后一道重要的菜品。在中国吃水饺,特别是在过年吃水饺,一是水饺样子类似古代元宝,取个吉祥发财的意境,而且水饺代表团圆,更是为了期望一家团圆和睦。不过今年不同,当三贵喂儿子吃了一口蛋糕,自己也吃了一口以后,喜凤死活不让他吃饺子,说一会得给他下面条。下面条也对,面条,长寿面,手擀出,一根一挂不断,生日那天吃下,代表命如此面,长长不绝。但三贵就纳了闷了,怎么不能吃水饺呢,竟喜凤一提,三贵娘也想了起来就解释到。过生日这天吃水饺不吉利,老俗语说抬腿饺子,落脚面。面还是长寿的意思,因为生日是人来到这个世间的那一天,也就是脚刚踏上地的那一天,但饺子跟包子一样,在生日那天吃的话,就叫滚蛋包,不吉祥。如果没吃蛋糕还好,谁都不提,今天就不算过生日,吃饺子不要紧,算是过年求团圆发财,但吃过蛋糕就是过生日,饺子万万不能吃下。

  三贵早些年间上过几天洋学校,虽然没学多大本事,可打那以后就有点瞧不起中国很多老习俗,觉得迂腐,陈旧,当年学校里的老师也是这么讲的。不顾娘和媳妇的反对,到底是又吃了蛋糕又吃了饺子。

  一个小插曲,然一时弄的一家气氛都不愉快,不过过年嘛,
http://www.xk9l/cs/8494.html
心情都好,除了喜凤心里一点淡淡的忧虑以外,很快就过去了,一家四口照样哈哈哈的大笑,讲着不找边际,但对未来无限憧憬的话。

  三贵一年来没喝过酒,今天破例,喜凤从家来时带的上好汾酒,一开封瓶,香,太香了,三贵忍不住先滋漏一口。一家饭菜也从此正式开动。

  三贵现在懂事许多,不再像以前那般,竟吃好的不吃孬的,现在知道自己老妈不容易,孩子小,媳妇能跟自己个穷光蛋也是自己的福分,好的荤腥的都先夹给老婆孩子老妈吃。人就是这样,并非本身一定有太多缺陷,很多是可以避免的,环境使然啊。能看到自己儿子,自己丈夫的变化,婆媳二人更是开心,从来没喝过酒的两人一高兴,也陪三贵小饮一杯。红晕上脸,说话间依然午夜,这时才开始真正的辞旧迎新,外面鞭炮声不断,三贵也带着儿子出去热闹。老婆和老妈一起在家里,开始收拾桌上杯碗剩饭,一会三贵回来前还要发好面,明天好蒸枣山。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发展着,快乐着,而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也再慢慢的靠近``````

  (喜欢的给点票和收藏。相信大家看出来了,我不是那种写小白书的人,今天这章对不起了,本来三大节不想多说,可提到第二的时候,心中有感,多讲两句,请大家包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