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状元”粉条


本站公告

    瑶乡“状元”粉条

    作者:唐玉文

    说起富川的民间土特产,除了豆腐、腐竹和糍粑,最出名的,要数用正宗纯正的红薯木薯粉,做成的“状元”粉条了。

    富川瑶乡山水肥腴,气候温湿,适合红薯、木薯的种植和生长。这两种薯类植物适应性强,藤插茎埋,易种易活易长易管理,成本不高却每亩的产量不低,乡亲们都非常喜欢种植,使之成为瑶乡传统的农作物品牌。到秋天收获红、木薯的季节,只见锄挖牛犁,用箩筐挑用车子运,一派丰收景象。到处是欢声笑语,也到处是磨薯粉出粉条的劳动人群。

    磨薯类滤粉做粉条,在富川瑶乡已经工艺精湛,历史悠久。据老人们回忆,世代流传的说法,在汉朝时期富川人就已经开始有人磨红薯滤粉做粉条了。查《古今图书集成》、明清版的《富川县志》及民国版的《广西通志》可知,最晚在明万历年间就有富川人做红薯粉条上市交易了。“以红苕粉做成细丝,集市易之”(《古今图书集成》之明万历版《富川县志》)。现在,用红薯粉做成的粉条因精制而量少,弥足珍贵。绝大部分村寨瑶胞的粉条,都是用木薯粉做成的。

    富川的木薯产量高,淀粉含量大,有的木薯一条就比小孩的胳膊还粗,一蔸就可收获木薯几十甚至是上百斤,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瑶胞们将它们收回来,用带利齿的磨缸或电动打浆机将木薯条粉碎,再以过浆布架在黄桶上将薯渣滤出。过滤出了浆(淀粉)的木薯渣既可以熬酒,也可以喂猪,一点儿也不浪费。木薯浆过滤进大黄桶里之后,一般要沉淀三至五天,最后将水放出,用刮粉刀将黄桶里的木薯粉一坨坨铲出晒干,便可以着手制作粉条了。

    做粉条一般分为“打粉”、“洗粉”、“晒粉”三道工序。一、“打粉”。乡亲们先熬一锅红糖水或山茶水,将干粉化开,揉搓成团。然后立灶头,架粉锅,烧一锅热水。水沸之时,打粉师傅手执一个底部有孔的木WWW.soudu.org瓢,抓起一个个搅拌好的木薯粉团放进去,用拳不停地击打瓢中的粉团,于是细细的粉丝便从瓢底流下,落入沸水锅里烫制成形。制作粉条时,打粉师傅站的架势很有讲究,粉瓢离锅头的水面若太低,打出来的粉条便太粗,不好吃也没有卖相。但如果是粉瓢离锅头的水面太高,打出来的粉条便太细而且还容易断,一般来说,断粉条是不值钱的。因此wWw.,粉瓢离汤锅两者间的距离要适中,不高不低恰到好处才能打出匀称细滑又鲜亮的好粉条。再者,打粉条的功夫大都在手上,不能太重太轻,要掌握适当的力度。所以,打粉师傅不但要有眼力,也要有手力,他们一打就是几百斤甚至几千斤的粉条,几天几夜的,没有几下子眼力和手力做不成这个活计。二、“洗粉”。粉条打进锅里被沸水一烫即成形,汤锅的一边便有一个助手将它们从沸水锅里扒进一个冷水盆里,旁边的另一个助手待粉条稍稍冷却之后,又把粉条一把一把地掠出,在另一个冷水盆中将粉条一根根洗开,不让它们粘连或结成团。他每洗够一“手”粉条,便把洗好的粉条晾晒到早已做好的竹篙粉架上,晾完一篙又一篙,直到全部打成洗完晾好为止。这便是第三道工序“晒粉条”。由于洗粉晾粉程序多工作量大,这道工序一般都有2至4个人做。潮湿没有晒干的粉条论篙不论斤,百篙千篙粉条一家的比比皆是。到粉条被晒干了下篙之时,每篙大约有50至70斤重不等。瑶胞们把干粉条卸下一把把捆好垛在家中,逢了圩日再将它们肩挑车运到集镇上去出售。时价每斤二块五倒三块五不等,他们一年下来光是卖粉条、木薯渣就收入数千乃至数万元,用粉条钱来买车建房的人家并不少见。

    因为宋代状元毛自知出自富川秀水村,据说毛自知生前十分喜欢吃粉条,所以人们便把这里的粉条叫做“状元粉条”。状元粉条色泽鲜亮,略带清香,细嫩脆滑柔韧耐力又好,可甜可酸,可煮可烫,十分好吃,令人大开胃口,爱不释手,所以非常畅销。冬天打火锅,如果把它和狗肉、羊肉一起煮,再放一些姜丝、蒜片和椒末,更是美难尽言。火锅熟了,狗肉香粉条嫩,辣的辣来香的香,吃起来合胃爽口,更令人喜爱。

    由于县委、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重视,现在富川瑶乡的“状元粉条”,从种植、制作、包装到销售皆上了档次和台阶,成为瑶乡人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好特产,而备受广大客商的关注和青睐。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