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银色的光芒慢慢的凝聚成一条银色的光带,而经书放出来的金色光芒也凝聚成了一条金色的光带。金银两色光芒交相辉映着,着实非常好看。
这时候,炎龙丹田内的元婴睁开了眼睛,放开了捧在手上的玉简,起初炎龙还以为是他发出银色的光芒,现在才发现原来光芒是从玉简上发出来的。只见他慢慢的飘了起来,最后停在离炎龙眼睛大约只有10公分的空中,两条光带象似长了眼睛一样,竟然分两个方向向停留在炎龙眼前的元婴冲了过去。
炎龙忙运起真元想让那元婴躲开两条光带的冲击,但是这时候炎龙才发现自己的元婴竟然已经失去了控制。情急之下,炎龙忙大喊道:“快躲开啊!”但元婴依然一动不同。眼看着急速的光带就要冲到元婴的身上时,炎龙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完了,完了!会不会爆炸啊!你个元婴害死我啦!炎龙忍不住在心里暗自骂到。等了几秒钟,怎么没有想象中的爆炸声传来,炎龙忙睁开眼睛一看。
啊!太离谱啦吧!
眼见的,当初也只是一个半透明的元婴现在被两光带这么一冲竟然变成了两个,而且一个是淡淡金黄色的,一个是淡银色的,不会吧!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我??
两个元婴在空中停留了一下,最后又一起向炎龙飞了过来,不同的是,金色的哪个飞向了炎龙的下丹田,而银色的哪个飞向了炎龙的眉心处!
眼前一亮,炎龙发现自己竟然清楚的看见自己的身体一切,就好象一个旁观者一样。而且脑海里一下子多出了好多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啊。会不会就是……炎龙定下心仔细一看,竟然是《玄清气》和《易筋经》。
原来如此啊,这两样东西竟然是这样读取的;不过为什么元婴会一个变两,就太奇怪了!会不会对我有什么伤害,到底我该怎么办?还有他们怎么会变颜色?为什么他们分开停在丹田和眉心?一大堆的问题在炎龙脑海里转啊转哎,要死就卵朝天,不死就万万年!炎龙忍不住冒了句经典!把心一横;豁出去了!不管那么多,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以后怎么样是以后的事啦!炎龙不知道自己修炼到什么地步?也没人能告诉他下一步该怎么走!
炎龙不禁有点纳闷!那师傅的易筋经是怎么学的?呵呵,不管那么多了,还是先看一下有什么先能学的,练两手也好出去露两下;威风一下嘛!
先学什么呢?易筋太难懂了,还是先学玄清真经吧!看看有什么高深的道术练!一想道学玄清真经,炎龙的脑海里一下就浮现出玄清真经的内容。
一个字形容:真他妈的牛啊!
不过也真可以牛,要不然他也不会成为道教祖师爷的师傅;原来这玉简还是真的,还真有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这么几号人物。炎龙一直还以为是古代神话小说杜撰出来的呢!
只看开篇就知道这个鸿钧老祖有多牛啦!不过文言文还是难懂一点,幸好炎龙以前对文言文还比较喜爱,还能勉强看懂!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天地自然,秽气分散,修炼心身,合道成真……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纳天地,化万物为己有;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聚元气,融自身于自然。开篇只是短短的几句话,然后就是一个落款!说不懂呢,这几句话意思很明显,但要说懂呢,又搞不清到底该怎么解释!希望后面的内容不要都是这样,要不然我就没得学啦!
看完了开篇,炎龙收回神识,原来自己得到的这玉简可真是天下至宝,这“玄清气”竟然是鸿钧老祖创出一门修行的法门。这片玉简中记载的就是“玄清气”的修炼法诀。那自己岂不是成了鸿钧老祖的再传弟子。炎龙的心不由“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
仔细看了一下记载,炎龙才知道。原来当年老祖他修成玄清气后,就在人间挑选合适的传人,以自身元神化身其中,历人间疾苦,做转世之修。一日,竟有一大弟子转世为凡人,名唤老子,不但是天纵奇才,而且还仙心比较泛滥,有如江水滔滔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竟能一气化三清,从其元神真身中分别修出“太玄清气”、“玉玄清气”和“上玄清气”三种不同的境界,隐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玄清气”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更创出一门派别——名唤道教,端的是大放异彩。
明白了“玄清气”的由来后,炎龙更是满心欢喜。忙将心神再次沉浸入玉简之中。
后面就是修炼的法诀。“玄清气”共分为四个篇修练,第一篇“练精化气”、第二篇“练气化神”,第三篇“练神还虚”,最后一篇“炼虚合道”。端是玄妙非常。
以静之大师的修为竟然只能看到书名,而炎龙竟然能看清第一篇,看来他的能力是到了不错的的境界!不过炎龙到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炎龙心想,按说象太上老君这种boos级的人物,应该还有什么他不用的其他什么仙器之类的法宝留在他的仙山洞府中,如果让我找到的话!嘿嘿嘿……
肯定书上有什么提示,比如说藏宝图之类的。
还真让炎龙找到一点提示,在开篇后面还写着这么一段话,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诚志攸勤,则神仙应而可接;修炼克著,则龙鹤升而有期。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则有灵宫閟府,玉宇金台。或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注于四隅;或珠树琼林,疏于其上。神凤飞虬之所产,天驎泽马之所栖。或日驭所经,或星缠所属;含藏风雨,蕴蓄云雷,为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按照这一理论,岂不是不仅天上有仙境,而且地上海中皆有仙境;不仅地上海中有仙山,而且天上亦有仙山。天上仙山乃真气所化,又下应人身宫府。
……余择府千载,方定昆陵,天不问其高几里,要于仰视之,去天不过十数丈也。……有珠玉树沙棠琅碧瑰之树。每风起,珠玉之树,枝条花叶,互相扣击,自成五音,清哀动心。……真济之快仙府也!
昆陵??什么地方啊?炎龙心想,回头跟师傅问一下,他跑江湖几十年应该知道的。
再说师傅肯定也会感兴趣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