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疏〕议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宿卫时,“横刀常带”,故而高宗对为千牛卫将军的王及善说:“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可见横刀为宿卫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战士自备横刀,宿卫时常佩横刀,唐横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
横刀,最初传到日本的唐刀,其刀形是直形的刀,发展到后来逐渐被日本人变为了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刀形,而现在的日本刀其刀形在刀身上是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刀形。
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大刀”。横刀,为双手刀,是在汉朝的“环首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研制的,去掉了在汉朝常见的刀柄尾部的环,并延长了短柄改为可以双手使用的长柄,使其变为可以双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长直刀,基本形状和现在的“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横刀的刀身及刀锋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现在的常见的“日本刀”是带着弧度的弯曲着的,唐朝横刀的形状为直刀形状。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刀”的形状总体上就是完全抄袭中国的唐朝的“横刀”样式,虽然这对于喜欢标榜“日本刀”攻击力的日本人来说是种难堪,但是这的确就是真实的历史。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
唐刀中最常用的实战刀自然是横刀,横刀一般全长七十到八十厘米左右,刃长在五十到六十厘米之间,厚度约六到八毫米,宽度也比实战汉刀小一些,一般在三厘米到四厘米之间。唐横刀的刀柄两端较宽,中部稍细,便于单手持握。就目前所知:横刀全部为环首。环首式样已不复汉刀的朴素风格,一般尺寸小于汉刀环首,环首上大多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和各种装饰,细部深受西亚高加索风格影响。较之汉刀,唐刀的护手更加实用,多为铁制,外形有椭圆型和木瓜型。上述这些装具特征日本“唐刀”均不具备,日本“唐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环首直柄,日本“唐刀”护手也很小,近于合口,外形跟唐刀完全不同。
唐刀与汉刀的一大差别在于汉刀保留了一些铸造兵器的美学特征,比如对几何线和面的强调,这特征因为没有实战价值,在南北朝大规模列装的残酷战争中趋于没落,在唐刀中已不见踪影。汉刀对早期日本刀的影响也很大,在日本这一相对安定和隔绝的环境里,汉刀的这些美学特征却保留下来,成为日本人评判刀条好坏的重要指标。那几把日本“唐刀”的镐线,镐地,平地等都很清晰,这特征唐刀已不具备。另外所有日本“唐刀”都有烧刃产生的直刃纹,目前发现的唐刀还没有一把有刃纹的。前面说过:横刀的刀尖和刀刃根部的宽度厚度有差别,这特点日本“唐刀”不具备,因为这些日本刀刀身纤细,不存在重心问题,也没有实战需要。下面将会说明:出于审美需要,用于礼仪的刀通体宽度和厚度大多没有差别,不仅日本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横刀之外,唐代还有一种用于实战的长刀,这绝非爱国者们意淫的那种巨型长刀,其实是纯粹双手使用的加长横刀,比横刀略长,刃长可达七十多厘米,自然刀体也要相应加宽加厚。军队使用的长刀刀柄全部有环首,不过民间一些仿造的长刀没有环首,可能因为环首的平衡重心功能对双手刀用处不大,出于制造简便和成本方面考虑就省略了。俺怀疑所谓的陌刀就是这种长刀,但有关陌刀,至今无一确切的实物或图片,不能随便下结论。记得有爱国者“考证”说陌刀是“五十斤重的长刀”,这纯属屁话,这里就不反驳了。
唐刀中除横刀之外,最常见的当属仪刀。仪刀又称“长刀”,“细刀”,“千牛刀”其实就是仪刀。这些名称形象概括了仪刀相对于实战刀的不同特征,即更细长,制作更精良。仪刀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已很流行。汉仪刀也属环首刀,因为制作和装具等比实战刀精良,多作为随葬品,实际出土的环首刀中仪刀数量远多于实战刀,而且品相也好得多。前面所说的那些细长环首刀其实都是仪刀,仪刀一般很长,长度大多在八十厘米以上,超过一米的也属平常,这些刀普遍刀身很窄,宽度低于三厘米。仪刀的制作比实战刀更复杂,中国最早的百炼钢就是用于制作仪刀。虽然相隔两千年,汉代百炼钢技术跟现存的传统折叠钢技术其实没有太大差别,考虑到折叠焊接的亲和性要求,制作原料一般是含碳和杂质较少的块炼铁(汉代还有炒钢),高温折叠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碳和杂质析出,最终制成的花纹钢光亮柔韧,抗锈蚀性能优良,是制作仪刀长剑的理想材料,不过因为硬度很低,这类花纹钢并不能制作实战刀刃。仪刀的用途虽不是用于实战,对付普通没有防卫的目标(比如宴会上的尔朱荣)还是绰绰有余的。因为无需用于实战,汉代到唐代七八百年间仪刀的大致外形变化不大。仪刀刀身宽度本来已经很小,再加上美观方面的考虑,刀条的通体宽度和厚度一般没有差别。隋唐仪刀跟汉仪刀相比,一般环首更大,护手较小,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刀条和刀柄分离。这一结构改进不是出于实战考虑,而是因为装饰需要,与刀条分开制造,可以在刀柄制造中采用大量熔点与铁不同的材料,比如金,银,铜合金等等,也便于不同材料的镶嵌,雕刻和粘合。隋唐仪刀的刀装远比汉仪刀奢华繁复,某些其细部具有明显的西亚高加索装饰风格。可惜因为刀剑随葬习俗衰微,保存下来的隋唐仪刀数量远少于汉仪刀,仅屈指可数而已。
唐仪刀一般比实战横刀长,携带方式也与横刀有别。相对较短的仪刀可以像横刀一样佩挂在腰带上,但长度在一米以上的仪刀就很难佩挂,只能手持,当然一般情况下持刀无需刀主亲自劳神。显赫人物后面跟随的侍从中往往有专门持刀者捧着装饰华丽的长刀,这远比佩挂奢华仪刀更能彰显威仪。此传统遍及东方诸国,古代绘画中对此有清楚表现,东端的日本浮世绘中有侍童手捧太刀跟随着将军,西端的土耳其密纹画中也有禁卫手捧基利(土耳其长弯刀)跟随着苏丹。
唐代仪刀还另有一种大型化的变种,这类大型仪刀大约最早出现于东汉末期,此后晋魏隋唐的大型仪刀均有零星出土,刀的总长度一般在一米五以上。前面提到的那根现存海外的大型刀条就属于唐代大型仪刀。唐代图画或浮雕中偶尔会出现这类大刀,都是出现在礼仪祭祀等极正式场合,这种刀毫无疑问不能用于实战。日本现存的那些超大型刀剑大约也是这类大型仪刀风气的影响的产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