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苦寒


本站公告

    南斗所居的南华山在荆州,左慈所居的神亭山在扬州,从巴郡城顺江直下,很快便到。于吉来时取道关中,这时却意兴大发,决定跟南斗、左慈乘船东下,到了扬州再折而北上,回青州蓬莱山。他们约定以十五年为限,准备起事,并交代了会抽空探望小李昊后,终于向东南的巴郡城行进。

  紫虚仍沿来时之路北返翠华山,不需细表。

  翠华山是长安城南七十余里处的一座仙山。此山高耸入云,乃是终南山北面的一座支峰。从此,这里也就成了小李昊的家。

  光阴稍纵即逝,转眼过了两年,四岁的小李昊已经能记事了。紫虚让他记住的第一句话便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这时起,紫虚便将摘野果、采野菜等等解决温饱问题的小事交给他自己去办。开始的时候,小李昊总是皱起了眉头,抱怨师父不疼他,干活时磕破了手脚,索性忍着疼痛,回到师父面前再痛哭一场,以博同情,心想或许这样能让师父收回成命。然而,紫虚并不理会。日子一长,小李昊也就慢慢习惯了,甚至乐于为了寻找食物,漫山遍野地奔跑,与野兽为伍,与禽鸟为友。也许是因为他在襁褓时喝过虎奶的缘故,那些野豹、野狼竟然不敢伤害他,反而喜欢与他厮磨,成天地跟在他背后,真正成了“狐朋狗党”。

  就这样,又匆匆过了一年。由于每天的基础锻炼,五岁的小李昊已长得比其他同龄孩子结实、健壮,小小的心灵甚至比许多大人都要坚强。

  紫虚很满意,这天便对小李昊说:“从今天开始,为师便将一身武功传授给你。”

  小李昊听了,高兴得不行。

  紫虚又说:“但你要记住,你身负绝世武功的同时,肩上也挑起了锄强扶弱、救济天下苍生的重任。为师是五斗米道的第二代弟子,创道祖师姓张,名讳上道、下陵,他就是我的恩师,也就是你的太师父。过去你就喊我师父,却并没有正式拜师,你现在跪下来,给我磕四个响头,便算正式入门,从此当以五斗米道弟子自居,以‘锄强扶弱、救济天下苍生’的教义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倘若背师离道,为师定然亲手把你灭了。”

  小李昊听得一头雾水,瞪大了眼睛疑惑地望着紫虚。

  “算了!你还小,长大以后就会懂的。”紫虚微微一笑。

  小李昊当即跪倒,给紫虚结结实实、恭恭敬敬地磕了四个响头。

  紫虚更是喜形于色,一把扶起小李昊。别看他这样,正式收徒弟还是头一回,而且一收就是像李昊这样的名门之后。经过一年的考察,他断定小李昊天资聪颖,是神赋奇才,他日成就定然无可限量,超越自己不在话下,甚至囊括海内,混一中华也不无可能。

  从这天起,紫虚当真开始传授武功。第一堂课自然是“呼吸吐纳”,这对任何练武之人来说,都是重中之重,道家注重练气,犹是如此。小李昊以他极高的悟性,很快地就掌握了诀窍。接着,紫虚把混元神功和混元掌、逍遥游拳法、瞬射神功相继传给他。小李昊竟然在八年之内全然掌握,所差者只不过稍欠火候而已。

  混元神功是紫虚自创的无上内功,混元掌虽能伤敌,似是外功,却只有四招,而且全凭混元神功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逍遥游拳法则全算外功,由紫虚领悟庄子的《逍遥游》之后首创,属于阴柔一路功夫,它姿势美妙,时如玉燕,时如大鹰,以轻灵身法作为基础。瞬射神功属于轻功,需要高深内力配合,发动时当真比射日神箭还快,百步之内,可以转瞬即至。当年紫虚在鹤鸣山上,从观浪台纵跃到望日亭,用的就是这三项武功的结合体。

  为了让爱徒不致重武轻文,除了武学,紫虚还让小李昊熟读《诗经》、《尚书》、《史记》、《汉书》等典籍,并时不时抽出其中的一篇文章,考问小李昊,小李昊不负厚望,总能对答如流,朗朗上口,让紫虚更觉欣慰,暗地里直赞赏道“虎父无犬子”。但是为了不让小徒儿产生骄傲自满心理,紫虚从不在言语上称赞他一句。

  此外,左慈果然没有食言,八年来一共到过翠华山两次。第一次在小李昊八岁时,去把自己为他新创的两项武功“空拳”和“空剑”传授给他。第二次在两年之后,去是为了考察他的修习结果,当然,小李昊并没有让他失望。

  可除了左慈以外,南斗和于吉并没有在翠华山出现过。据左慈说,于吉是忙于联络四方,准备起事事宜;而南斗则从那日离开鹤鸣山,在江陵城分道后,就再也不见踪影,也无任何消息。

  除了混元神功、逍遥游拳法、瞬射神功、空拳、空剑以外,作为小李昊家传武学的水魂剑法,自然也是必修之课。紫虚本不爱使剑,在与小李昊共同研习的过程中,竟也使自己的剑术造诣更上一层楼,可谓相得益彰。

  天师七子之中,剑术最为高明的当数李意。于是,按照约定,在小李昊掌握了自己全盘功法之后,紫虚终于打发他到鹤鸣山正一宫,向他的七师叔求教剑法,为期三年。

  这十年里,李昊过得虽然很苦,却也很是开心、快乐,总觉得无忧无虑,那些在平常人眼里沉冗不堪的每日的文武功课,在他眼里却变得那么自然、平常,即便做起来有些疲倦、劳累,做完之后却又感觉到一股无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他总是记着师父教给他的那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深知,美玉是要经过雕刻的,只有朽木不可雕,他不要做朽木,要做美玉。

  这天,十二岁的他感激地拜别了紫虚,终于踏上了南下巴蜀的路途。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