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入选一秘2


本站公告

    工作一个多月后,刘能满真正看清了高晓春的能力。他以刘书记的名义在省委内参发表了《发展县城经济,要抓住软硬两个要素》。又署刘书记的名,在省日报上发表了《县级领导更应注重调查研究》、《文山县委进省城招聘人才的启示》、《经济发展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文山县城开发的路子》、《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农村五注意》多篇高水平的文章,把个文山县委炒得沸沸扬扬,让个刘能满乐的嘴巴都合不拢,脸上笑开了花。

  刘能满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这个秘书选好了,对他的信任越来越多,他的生活之门,终于让高晓春有了窥视的机会。

  高晓春的努力,终于很快赢得了领导们的重视。县委领导都叫他小高,对他很热情,愿意和他谈思想,谈工作,愿意和他交朋友。而刘书记则把他当了个宝贝。

  一次,省委组织部王部长打电话给刘能满,问他最近出了这么多成果,是不是找到了一个什么高人、奇才作助手。

  刘能满笑而不答,说我就不可以写东西啊。

  王部长说,你那里有这么高水平的写手,能不能给我推荐推荐?

  刘能满马上说,老兄,你怎么跑到我手上来挖人呢?没有什么奇才,是我们县委一起立题,共同研究,集体执笔,挂了我的名而已。他将高晓春看成了他的别一个脑袋,并将他据为己有。

  王部长说,好,有你现在这个干劲就好。通了这次电话后,刘能满良心发现,觉得欠了高晓春的一点什么。

  一次,他对高晓春说,小高,你做我的秘书,真是屈才了,你比我见到过的省委赵书记的秘书还强。我这个人是看重人才的,我是个粗人,因此才要你帮忙。具体地说,你还要多帮我在党报、党刊上发表点东西,在酒桌上帮我多喝几杯酒,你跟了我,我不会亏待你的!

  高晓春听了心中很畅快,他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他还真是个傻得爱的小哥哥啊。

  后来写文章、喝酒,高晓春都认真做到了,他完完全全赢得了刘能满的信任。就在春节来临之际,刘书记亲自开车,把高秘书连同单位分给秘书们那些过年物质,安全地送回到了高平坝村。

  村里人见县委书记亲自为高晓春开车,亲自帮他把东西提进屋里去,村民们好羡慕,高昌林夫妇好荣幸。儿子马马虎虎,县委书记能为他开车、当差?谁能有这份荣幸?这便给人们留下了高秘书,是县委书记刘老板的铁杆哥们的深刻印象。

  高晓春鹤立鸡群,又深得县委主要领导的赏识,自然引起了县委那帮庸才的羡慕和妒忌。他们当面喊他高秘书,背后里喊高马屁、高吹鼓,甚至还有人叫他刘狗腿、高皮调。在文山县委这座神多庙小的破庙里,几乎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一个神或一个鬼。他们与各位领导的关系千丝万缕,背景错综复杂。

  高晓春很快从那些冷酷的眼神里,看透了玄机。为了避免是非,他无奈只好与他们少交往,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他毕竟是刘书记面前的红人,加上又没有和谁过意不去,高晓春在县委办并没有得罪什么人。但他还是很快就发现了他们之中的帮派体系,他们之间有互不买账的,有恶语中伤的,有专门打听别人隐私向领导打小报告,成天算计别人的。

  他把自己严格限制在独立的人格区域上,他的超脱,使他专心于对实际工作的研究上,成果也就越来越多,写作的时间也很少被他人打扰。但这种自闭又被别人扣上了清高、傲气的大帽,他有些力不从心。当然,他知道,哪个机关里不是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小鬼,个个都是不能得罪的神神子,这就是中国政府机关人满为患的现实。

  粪堆里能爬出蛆来,肉堆里也能爬出蛆来。跟随领导到处吃喝,搅尽脑汁写点东西,听些恭维的语言,听些教训的烦词,高晓春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过来了。

  他对刘能满算是彻彻底底了解了,他由敬佩,到认为不过如此,到对他有了些不满。当然到对他彻底失望还有一段距离,但对刘书记的崇敬之心,已经平淡得没有什么踪影了。

  高晓春与刘能满不能同流合污,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人生价值、人生目标、人生追求不同。这为他们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高晓春有了进错了庙门的感觉,他又无能为力改变自身的处境,一年后,他的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了许多。

  在同学们的眼里,高晓春一毕业就成功地跨入了政界,仍然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们羡慕得不得了。特别是他以县委书记刘能满的名义写的文章,频频见报后,大家断定,高晓春如此顺利的起步,必定前途光明。他们看到了高晓春的工作环境和心志,却看不到高晓春,身陷没有光亮的泥泽中的那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没有伯乐,没有发现推荐贤才的领导,你纵是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人家不过也只要你下田拉犁而已。真正能有什么用、什么机会?

  一年后的高晓春有苦难言,希望在哪里,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心气太浮燥了?他只得忍耐和等待,做一天乌龟驮一天碑,有了一份无奈和不甘。

  各方面对他的评价和期望仍然都很高,认为高晓春确实不错。学潮时,别人还在消沉,他已向党组织靠拢,先人家跨出了一大步;别人在大学混文凭时,他扎进了图书馆,写出了大量的调研文章,有了老练的文笔;当别人在等待分配时,他凭自己的有利条件,一举改行,谋到了实现人生愿望的好位置。他处处表现出来的都是高人一筹,仿佛总有先见之明。就是在刘能满这个混世魔鬼、地方小诸侯的身边,他也能如鱼得水,如虎上山,施展开了拳脚。

  学友们因此替他设计了前进的步子,两年提科长,三年提乡镇长,五年提乡镇党委书记,八年升副县长。从此一路攀升而上,将来说不定能入主省委省政府,国家机关某重要职位。

  每次同学聚会,高晓春几乎都成了中心人物,备受同学们的关注和调侃。但作为一个小小的县委办秘书,特别是发现刘书记只不过是个酒色之徒后,知道刘老板稗子就是稗子,它永远也长不成谷子。原来,自己错把冯京当马凉,跟错了人,他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已十分担忧。他那原本充满信心的心灵,已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了,他相信自己深陷泥潭,正盼着有人来拉他一把。

  除非不要这个工作一走了之,否则,高晓春的命运就掌握在刘书记的手里,这就是当时中国组织人事制度铁定的现状。社会没有给人们提供多余的活动空间,人们都被死死地捆死在了这个组织里。从农村艰苦奋斗出的他不能把工作、工资、组织关系说丢就丢了,因此,他只能在这个位置上坚守下去。高晓春被挤压得更沉默了,尽管他事事小心,处处忍耐,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还是发生了,他搅进了一个不能自拔的是非当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