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人却是为了想要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和利益站在不同的阵营中,这就是政治投资,这其中也包括李氏两兄弟的亲生母亲,贵为帝国的皇太后,她为了她最疼爱的小儿子能坐上皇帝宝座,不惜和她的大儿子翻脸,甚至,不,她已经和李成明翻脸了,因为她已经动用了盛京城内她所能动用的一切力量为李成林造势,而且还获得了相应的成效。
皇太后率众母族的势力杀到皇宫中时,李成明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母后也会背叛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捅自己一刀,这个女人还是自己的母亲吗?难道皇宫真的就没有亲情,只有利益?
李成明望着生他养他的亲生母亲一眼,李成明的眼神中充满了悲哀和不自信,但更多的是不谅解,李成明虽然知道他和他母后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但还不至于到皇太后要通过发动政变将李成明赶下台,皇太后的做法已经失去了做为一名母亲应有的母爱光辉的形象,更不是一个正常女人所能做的。
“母后,您就是这样对您的儿子吗?难道儿臣不是您的亲生儿子吗?为了王弟,母后不惜发动政变为王弟上位做好铺路工作,儿臣实在不理解、更不谅解母后的所作所为,同时母后的这一行为深深的伤了儿臣的心。”
李成明因为对皇太后的行为不能理解,所以李成明的话语中充满了责疑。李成明虽然知道皇太后并不会给其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李成明还是希望皇太后能回答他心中的不满。
“皇儿,虽然你也是哀家的亲生儿子,更是哀家的大儿子,但皇儿你要知道,哀家最疼爱的还是你的王弟,哀家的小儿子,贵为帝国的雍亲王。”
“哀家之所以发动这场政变,皇儿应该知道,你的王弟各方面的才能远在你之上,哀家这么做,也是为了整个帝国,帝国在皇儿的统治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帝国并不是神方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你的王弟如果是帝国的主宰,帝国将会走向一条更加富裕、更加强盛的道路,这是哀家发动这场政变的根本原因,希望皇儿不要怪罪哀家,要怪,只怪皇儿不应该生在帝王之家。”
皇太后并不想为李成明释疑,原本打算让其就这样灰溜溜的下台,李成明并不得她的喜爱,但李成明毕竟还是她的儿子,是从她身上割下的一块肉。
李成明看刀眼前这幕情形,就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反抗的余地,说实话,李成明虽然很留恋皇帝宝座,但他更是一个孝子,虽然他与其母后的关系一直不融洽,甚至有点仇视,但李成明从来都很孝顺其母后,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表现在行动上。
如今自己最亲近的母后竟然发动政变赶自己下台,李成明心情郁闷的同时,实在无法理解,最后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事实。
政变的结果是,李成明成了皇太后的阶下囚,李成明被皇太后关在皇宫中一个早已经冷落的宫院。
皇太后只派了几名皇宫侍卫看押李成明,随后皇太后就准备出宫迎接她最疼爱的小儿子入主帝国。
李成明虽然被皇太后关押了,同时李成明也不是一个出色的皇帝,但身为一名皇帝,他的身边肯定还是会有那么一两名至亲的侍卫,有那么一两位亲近的大臣。李道群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李成明被关押了,但皇家近卫军还控制在李道群的手上,李道群得知李成明被关押的消息后,他就立即着手准备营救李成明,营救成功后会会偷偷出城与叶知秋会合一处,重新掌权。
而且皇家护卫军只听从一个人的旨意,那就是皇帝李成明的旨意,如果没有李成明的亲言圣旨,皇家护卫军的头领绝对不会听从皇太后或者李成林的命令,因此李道群获知李成明被关押的消息后,立即找护卫军的头领商议如何营救李成明一事。
李成林率军打到了盛京城的外城,但他还不知道盛京城已经换了主人,而这个主人就是他本人。
李成林现在要做的还是计划着如何牺牲最小的力量占领盛京城,最好能通过和平的手段占领盛京城,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为了他今后更好的统治,李成林也在做着这方面的计划。
李成林此时可以说是,手下将领等各方面人才是济济一堂,尤其是军事将领已经不再局限于当初的三华将领了,通过三年的拉拢和准备,李成林手下的高级军事将领已经不下于十几位了,虽然这些军事将领还没有多少的名气,但任何一名将领都不可能是天生就闻名于世的,都是通过他的一些征战之路渐渐出名。
李成林相信,经过帝国内战,他手下的这些将领会成为整个大陆上最有名气的将领和统帅,他们的名气将会超越叶知秋,打破叶知秋当初的神话。
“各位卿家,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乃是我们的最后一道关卡,只要我们将盛京城拿下,整个帝国都将会是我们的,到时,孤王一定会兑现当初孤王与众位卿家口头的承诺,所以,孤王希望众位能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将盛京城拿下,至于该怎样拿下盛京城,这就是孤王与各位所要商议的,孤王的宗旨是,在和平拿下盛京城的前提下,各位想怎么攻打都可以。”
李成林在临时营帐中做最后一次总攻总动员,不过李成林的宗旨还是很奇怪的,不是吗?在和平拿下盛京城的前提下,手下将领该怎么打都可以,但前提则不能违背和平原则呀,一旦违背了和平原则就不叫和平拿下盛京城了。
这也算是李成林给他手下的各位将领出了一道难题。毕竟盛京城作为帝国的政治军事中心,李成林看不想让其经历太多的战火洗礼,如果真是那样,那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蕲春镇一战已经进入了尾声,无论赵子华有着怎样的军事才能,在他手上兵力不如华政成和叶风,在作战思路不如华、叶两人,在士气不如敌手的前提下,赵子华注定这场战会失败。
更何况,赵子华的内心中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要和华、叶两人作战,赵子华敢和华、叶两人作战,一方面是为了报答李成林当初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则是他身上军人的那种独特气质,身为军人,明知不敌,但也绝对不能轻言放弃。
赵子华这次算是体现了他身上军人应当承担的那份责任和使命,虽然这个代价是以士兵的伤亡为基础,但哪一个将领又不是如此呢?
华政成和叶风的两面夹攻,很快就打到了赵子华中军所在地,赵子华此时也陷入了被包围的境界,虽然赵子华还想做困兽犹斗,但赵子华手下的士兵却失去了这份勇气和胆量。
赵子华手下的士兵很大一部分是参与过三年前的帝国之战,他们都知道叶家军的威名,尤其是现在这场帝国内战,他们更感受到了叶家军比当年他们听的威名更盛时,他们还有勇气和胆量与他们作战吗?
再加上,叶知秋制定的一个新作战策略:喊话,亲情喊话。
赵子华手下的士兵很大一部分都是和叶家军的士兵相邻,叶知秋在制定蕲春镇之战时,叶知秋就安排暗夜分队将赵子华手下士兵的大部分家属带上前线,当然,叶知秋的这些做法并不是通过强硬手段来实现的,因为叶知秋能体会士兵家属的心情,也正是通过士兵家属心中那份脆弱的几乎可以风吹即倒的心情。
叶家军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让这些士兵家属体现出他们在战场上的另一层作用,而这个作用远在两军对垒之上,也正是通过亲情喊话的分化,赵子华手下的相当一部分士兵率先扔下了手中的兵器,要知道,士兵都是一群跟风思想的人群,只要有人做了初一,就会有人做十五。
可以说,叶知秋现在所制定的内战军事策略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而这个战术也算是一种心理战。这个战术才导致了赵子华失败的一个致命原因。
叶知秋在发动蕲春镇之战的同时,已经让许成宗和袁世风代令,让叶家军除了段兴辉所部的黑豹兵团留守嘉峪关和郡内部分民团留守各地外,其他兵团立即由中平镇赶往盛京城。
三年前的帝国之战,留守嘉峪关的是汤恩来的飞龙兵团,现在更换成了段兴辉的黑豹兵团,叶知秋的治军另一个思想则是:他会对各个兵团每三年一更换,不会让各个兵团常在一个帝国驻扎留守,这样也避免了兵团长利用当地关系想要坐大。
虽然叶知秋也曾想过,各兵团之间相互更换兵团长,这样就可以确保各兵团长不会弄权,但这样会出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也会严重影响各兵团的作战力,所以叶知秋就退而求其次,更换兵团驻扎留守地,这也可以让各兵团的士兵得到更好的训练。
叶知秋知道,帝国内战关键处还是要在盛京城决一胜负,盛京城做为帝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地带,不管李成明想要保留他屁股下的皇帝宝座,还是李成林想要抢夺这个宝座,他们最终的作战地点都会选择盛京城做为决一死战的地点,同时,叶知秋组织蕲春镇之战后,李成林在帝国西部的势力会彻底被消除,李成林真正的力量源泉还是帝国的东南部,而要彻底消灭李成林的力量,叶知秋也必须跨过盛京城,向帝国东南部进军。
蕲春镇之战还没有完全结束,许成宗亲率领各兵团向盛京城的军事大门中平镇开赴,叶知秋这次仍然让许成宗担任这场内战的前线总指挥,许成宗这次率领的兵团有:他本部的魔狮兵团、汤恩来所部的飞龙兵团、叶郓所部的冷锋兵团、袁世生所部的枪骑兵,叶知秋甚至将他组建的近卫军和特别部队血仞也交由许成宗带到战场上进行磨练。
叶知秋虽然将段兴辉所部的黑豹兵团留在嘉峪关,但叶知秋会在适当时候考虑段兴辉出兵的事宜,而眼下还不是到出动段兴辉所部的时候,毕竟黑豹兵团以打硬战而闻名,而在这场帝国内战中,叶知秋还真不想造成太多的杀戮。
叶知秋这次的战略意图是分兵两路发动对李成林的进攻,主要进攻力量就是许成宗率领的各支兵团力量,作为辅攻的则是由华政成任主帅的四大兵团,其实也算是辅攻,只不过华政成率军所执行的作战路线和许成宗有点区别。
华政成率领的四大兵团则是参与蕲春镇之战的四个兵团,分别是:他本部的雄鹰兵团、叶风所部的天狼兵团、冷剑秋所部的猛虎兵团和陆青鹰所部的巨蝎兵团。
华政成的作战路线则是在取得蕲春镇之战后,他将率领麾下兵马饶过蕲春镇向盛京城方向进赶,从盛京城的另一面包围李成林所部。
华政成虽然是这支军队的主帅,但整个前线作战指挥还是由许成宗担任,叶知秋的作战参谋袁世风在居中协调统一作战。
叶知秋则几乎完全忽视了这场帝国内战,换句话说,叶知秋又一次做了甩手掌柜,对这场战争只做最后总结和幕后军事策划。
李成林那边还没有发动对盛京城的最后军事进攻,许成宗已经率军赶到了中平镇并派遣汤恩来所部的飞龙兵团和叶郓所部的冷锋雇佣兵团向盛京城进军,许成宗的作战计划是将中平镇做为他的军事中转站,军事物资和军备供应的中转站。
虽然是帝国内战,但战争一旦全面爆发,如果少了一个中转站,那这场战争也不好打,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局面,至于这场帝国内战,叶知秋要求的是稳扎稳打,不会冒进,更不会实现跳跃式军事进攻。
不仅叶知秋知道,李成林和李成明都知道,帝国内战的中心点还是盛京城,盛京城毕竟是帝国的中心地带,只要掌控了盛京城,帝国内战的胜利权就掌握了一半,这是政治上的胜利,并不军事上的胜利,而帝国内战打的更多还是政治战,仅非军事战。
只是基本的常识,所以,叶知秋在制定这场内战的决策之前,就将盛京城做为了一个关键点。
而现在,不管李成林,还是盛京城中的皇太后,又或者是叶知秋都已经将战争的视线指向了帝国的政治权力中心点,帝国帝都盛京城。
皇太后发动的政变虽然时间很短促,但通过暗夜分队的特别渠道,远在甘宁郡兴安府的叶知秋虽不知道,但已经赶赴到中平镇的许成宗已经获得了这个消息,这也是许成宗一到中平镇并没有做丝毫休整,让汤恩来率领本部人马赶赴盛京城的一个原因。
许成宗的作战意图是,即使皇太后发动政变获得了成功,但许成宗也决不给李成林任何先进城的机会,即使李成林想要进城,也要让其知道,叶知秋已经率领军队赶到了盛京城的外围。
许成宗获得皇太后发动政变的消息,但他并没有暗示暗夜分队发动营救李成明的计划,因为许成宗知道,盛京城中肯定会有其他忠诚于李成明的势力会营救他的,许成宗要做的就是不断给李成林一些压力,甚至制造一些麻烦,让他即使进城了,也不会有丝毫喘息的空间,只要做到了这点,李成林通过皇太后获得的政治优势也将荡然无存,这样剩下的就是李成林和叶知秋,确切的说是许成宗,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李成明之间的军事较量。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后面的军事较量,凡是叶家军的成员,不管是军事将领,还是普通士兵似乎都没有怕过谁!这也是叶家军的士气,必胜的士气,做为一支军队的灵魂,这点是必不可少的。
许成宗明白叶知秋将这次内战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动机是什么,就是尽量少造一些杀戮,毕竟是内战,打来打去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己的亲属,这是人心上过不去的。同时圣经城只是一个中心,而非作战的全部,更关键的是,叶知秋想借此内战获得更多的实力,这些必须要自己等人打理。
许成宗想到这里,立即命令麾下各部兵团驻扎好好休整,随时做好攻打圣经城的准备,将李成林的兵力吸引出来。
李成林干下令攻打圣经城时,就收到了皇太后发动政变将李成明赶下台的消息,李成林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顿时笑的乐开了花:你李成明也有今天呀,想和我斗,连母后斗帮我,你怎么是我的对手?
李成林是否开心的太早了些呢?要知道帝国最有实力的叶知秋已经出兵了,而且兵锋直逼圣经城,李成林就算是拥有了圣经城,占领了整个帝国东部地区,如果不能将叶知秋收拢过来,那李成林就不能算是拥有了整个帝国。
而且李成林还没有进圣经城,没有将李成明处置,这些斗影响到李成林今后的统治,毕竟叶知秋的影响绝对不小,尤其是在帝国西部,不,确切的说是帝国西部的甘宁郡,如今帝国没有人能将势力渗入到甘宁郡,就是个明证。
李成林的统治之路还很漫长,也笑的太早了些,或许等等李成林的将会是叶知秋麾下几大兵团的全力反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