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回 士农工商政策相结合


本站公告

    华文帝国内战的爆发可以说即使预料中的事,也是预料之外的事,不过这场内战还是再次吸引了整个大陆各方的眼球和关注,虽然各方势力并不能对华文帝国的内战进行干预,但观看内战事态的发展还是可以的,起码也可以当成了某种娱乐来观看。

  其实各方势力并不是不想干预华文帝国的内战,而是《大陆和平公约》签订的和平有效期限是五年,而现在只过了三年,毕竟公约上并没有规定别国势力能否对华文帝国内战进行干预,再加上上次入侵华文帝国并没有带来他们想要的政治意图和利益,同时还被叶知秋打得灰头灰脑的离开了华文帝国境内,所以有野心的势力家们,他们现在想的正是要好好观察一下大陆上大体的形势。

  同时也要观察一下这次的华文帝国内战是否还会重新起用叶知秋这个非常出色又“人见人恨”的讨厌家伙,如果李成明没有起用叶知秋,那他们将会毫不犹豫的对华文帝国内战一事进行干涉。

  各方势力有这个考量,并不是说他们内心中对叶知秋害怕了,而是叶知秋自从离开华文帝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任何消息,虽然他们也经常性的能听到叶知秋的只言片语的消息,而这些信息正是叶知秋在本国境内进行游历,这些心怀不轨的家伙中,谁又能保证叶知秋这次游历没有其他目的呢?谁又能敢保证叶知秋只是纯粹的游历呢?

  如果叶知秋真的只是游历,那他们就会对华文帝国内战进行强烈的干涉,谁都知道,华文帝国越乱越对他们有利,一个分离的国家在自己的身边是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威胁的,如果叶知秋带有其他目的进行游历,那他们就要慎重考虑一下是否还有出兵的必要。

  其实各方势力也曾想过叶知秋在他们境内游历时,解决掉叶知秋,不过各方势力都不敢打破这个惯例,谁也不想成为那个坏人,再加上叶知秋身边的一些高手,如果不出动军队,根本就无法解决叶知秋,但如果出动军队,会留下痕迹,而且叶知秋身边还有一支让人无法琢磨的冷锋雇佣兵团,这些不得不让这些有心人认真考虑,所以叶知秋一直能得保平安。

  当然,他们内心中还是很希望可以出兵的,在谁都不敢率先打破和平公约的约束前,谁都想别人先走在自己的前面,这叫着跟风思想,也是人的劣根性。

  李成明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到自己非常的头疼,首先是战场上的不利局面,虽然李成明心中对李成林的军事才能有数,但李成明实在没有想到,李成林这次造反竟然造的这么彻底,似乎早有准备一样。

  面对军事上的节节败退,李成明很是苦恼,但这并不是让李成明真正感觉到苦恼的地方。

  不错,军事上的暂时失利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只要在适当的一个时机内还有扳回来的可能,但手下没有可用之将,没有一个可以真正能交心而又懂得大局的军事将领,这才是让李成明真正感到苦恼的地方。

  自从李成林举起造反大旗后,李成明才发现他身边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军事将领,确切的说,并没有一个能和他非常贴心的军事将领,虽然有一些将领的确很具有这方面的能耐,但这些将领要么已经投靠到李成林的怀抱里,要么他们做着墙头草,风吹两面倒,要么实在就不能堪挡大任,要么是皇亲贵族,要么就是自己不敢任用的将领,比如叶少堠和夏信。

  靠皇亲贵族帅兵去对抗李成林,李成明想也没想,更是不敢想,谁也无法保证这些皇族是否已经投靠到了李成林的怀抱中。

  李成明到了这个时候,才明白自己真的是位孤家寡人。

  其实李成明还有一个苦恼的地方,这个是他心中一根永远也抹不去的刺。

  李成林刚举起造反大旗时,李成明开始并没有多注意,这就是李成明过于自信了,甚至有点自负了,但在军事上节节败退的时候,李成明想到要征调叶知秋走之前留下的军队,虽然他们名义上只是甘宁郡的地方军,但华文帝国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地方军的战斗力在帝国内是最强大的一支,甚至已经早已经超过了皇家近卫军,乃至皇家护卫军的战斗力。

  所以,李成明才会征调他们勤王,但实在令人苦恼的是,无论李成明通过明面上圣旨传达,还是暗地里的暗示,许成宗和袁世风都不给出一个正面上的回答,一旦李成明的话语稍微有那么点“过分”时,他们俩就对李成明哭穷,或者说,虽然他们是名义上的地方高官,但真正掌权的还是叶知秋,这样的回答,李成明如果不生气,那是假的,所以,即使在战场上节节后退,李成明也再也没有下令征调甘宁郡的地方军回盛京城勤王,因为他不想再次将叶知秋捧起来。

  因为李成明的心中很清楚,一旦他重新起用了叶知秋,有些事情必须要去面对,即使这已经是过了三年的事情,也要再次拿出来,同时,李成明心中更清楚,叶知秋对付李成林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正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李成明才不甘心重新起用并重用叶知秋。

  更何况,许成宗和袁世风不听调令的事,怎么看都有叶知秋的影响在内。再说了,李成明现在并没有到最后一步,只有他的皇位真正受到了威胁的时候,那个时候,李成明才会真正无奈的重新起用叶知秋,让叶知秋出来收拾残局,毕竟李成明手上还有禁卫军和皇家近卫军,尤其是皇家护卫军,除了李成明外,谁也调不动。

  李成明有这个思想,也很正常,毕竟叶知秋在离开之前已经担任了帝国很多的官爵,如果他重新出山,那李成明必须要加大叶知秋的官爵,要知道,叶知秋离开之前已经是担任了帝国的柱国将军(二品大员)、帝国太子少傅(从一品)、甘宁郡总督(从二品的实权)、帝国二等忠勇侯和帝国西路军统帅(这个在帝国之战结束后可以收回的官职),如果李成明要重新起用叶知秋,那他封给叶知秋的官爵必须要这这些官爵之上,试问一下,身为一名皇帝,他是否会心甘情愿的看到他手下的臣子拥有这么大权力和官爵呢?

  李成明心中的想法的确没有任何问题,但战场上的事并不按照李成明的想法在进行、发展着,尤其现在李成明军事上节节败退的表象,让帝国内的其他郡制的总督对李成明都抱有观望的心态,甚至有的已经明目张胆的站到李成林的阵营中,出兵抵制李成明的大军。

  李成林这次吸取了三年前与司徒龙作战的失败经验教训,知道自己在军事并不擅长,于是,李成林干脆就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三华将军,李成林只是在统筹上做一些调整。

  李成林在宏观上的调控能耐还是有的,毕竟他在政治上非常的擅长。

  李成林这次让三华将军分别率领各自所部由三路进攻帝国的心脏:盛京城,最后在盛京城外集合,等待李成林的亲自指挥,在攻打到盛京城之前,各路军事指挥权力,李成林再也不过问。

  当然了,李成林并没有歇下来看着三华将军出力,李成林利用他对军队中的那点影响,不但的影响着各地方军,尤其是各郡总督对这场帝国内战中的站队问题,同时李成林对那些还在观望的各郡总督也许下了很多的誓言:只要他们站到李成林的阵营中,他们在这场内战结束后会得到什么好处,什么高官厚爵等。

  李成林通过这些手段还真的获得了帝国三分之二郡制的支持,剩下三分之一的郡制不是支持李成明,就是郡制内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他们对郡制内的突发事件穷于应付,又或者还在观望。

  帝国内战爆发后,很多早有野心或者对帝国不满的人乘机站了出来,也搞风搞雨,闹起了一阵阵的腥风血雨,这些人一直在等这样的机会,说句实话,他们等的也很心碎,甚至开始已经失望了。

  帝国这三年虽然发展很不错,甚至说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但三年前的南方叛乱的影响并没有给予彻底的治疗,那时只是治标不治本。同时,帝国之战胜利后,无论是李成明还是李成林,他们最大的心思还是花在了怎样彼此勾心斗角上,基本忽视了对下面民风的观察,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今天个局面的形成。这些也可以说是疏忽之外所发生的事务了吧。

  通过这些对比,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李成明想要在帝国内战中能站稳脚跟都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别说能取得这场帝国内战的胜利。

  那些发生暴乱的郡制只会有两个情况:一是郡制内的官员被那些暴乱份子赶下了台,接着这个郡制闹着独立,或者发表支持李成林的宣言;要么他们的力量完全被那些暴乱份子牵制住了,他们根本就抽不出剩余的力量来帮助中央,不让中央帮助他们清剿已经很不错的事了。

  李成明虽然十分苦恼的面对这样的形势,但李成明还没有想到要重新起用叶知秋,甚至连那些与叶知秋有着“亲密”关系的将领,李成明一个也没有任用。

  李成明的赌气情绪也影响到了他麾下军队的战斗力。李成明最后迫于无奈派出了禁卫军,但禁卫军并没有一个出色的将领,原来李成明打算好好栽培叶知非的,但叶知非也在追究战争罪犯的名单上,所以,李成明只好放弃了这个选择。

  李成明最后迫于无奈,只好让叶知非的副手担任这个重任,这也许就叫着矮子当中拔将军吧(正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道理),李成明原本是要调用城卫军的,但李成明心中很清楚,这个时候的城卫军是非常的不可靠,不到最后一步,李成明绝对不会调动城卫军。

  正是李成明没有知人善用的睿智眼光,又过于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态,他过多的耽误了战机,即使叶知非的副手,禁卫军副首领郝江有着天大的军事天分,在军事实力远不如李成林的前提下,郝江也不能做到起死回生的境界,再说李成明对郝江的军事行动也是多方的牵制和干涉。

  同时李成明到现在都没有调用他手上的王牌,皇家近卫军上前线,虽然并不能说李成明调用了皇家近卫军,他就能获得这场帝国内战的胜利,但起码,皇家近卫军在军队中的影响和知名度都是很高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军队形象,起码可以牵制李成林的一路大军。

  如果李成明敢于放手将城卫军也派出去迎战李成林的一路军事进攻,李成明只要派一个能力强大的心腹大将就可以操控城卫军,让其听从命令,只要李成明不再追究皇室成员的责任,李成明还是可以派皇族成员中的李道君,或者那些已经归隐的老将领兵出征,李成明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时,李成明手上的三支军队分别迎击李成林的三路造反大军,李成林即使能再能鼓吹,再会给其他郡制总督许诺,只要在战场上能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李成明都还有挽回的可能,但可惜的是,李成明自己错过了这些大好机会。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后悔药可卖的。

  只靠郝江的一路大将迎击李成林的三路大军,再加上李成明对郝江的军事干涉,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郝江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败退盛京城,而李成明也做着困守盛京城中的打算,做着困兽犹斗的惨状。

  叶知秋正是在帝国内战爆发这个状态下从外面游历回归到甘宁郡兴安府的。

  帝国内的郡制也只有甘宁郡到现在没有卷入到这场帝国内战之中来,其他的郡制不是被李成林拉拢了,就是被李成林打败了,又或者被郡内的叛乱给牵制住了兵力。如今这个局面,李成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如果李成明再不起用叶知秋的话,那等待李成明的命运将会是什么,已经十分的清晰。

  叶知秋的回归,得到了甘宁郡上上下下各级人士的热烈欢迎。

  叶知秋是从龙腾帝国内由嘉峪关回到甘宁郡的,在叶知秋还没有回到兴安府之前,叶知秋每到甘宁郡的一个城池(从嘉峪关到兴安府之间的城池),叶知秋都会受到这些城池内的官员和百姓们的夹道欢迎。

  这些都说明了,虽然叶知秋离开了甘宁郡已经三年了,但叶知秋在甘宁郡内官员和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并没有减弱丝毫,相反是增加了几倍。

  其实老百姓的想法和念头是很简单的,只要谁能保证他们的生活安定,他们就会对谁死心塌地,虽然叶知秋不在甘宁郡内,但无论是以袁世风为首的政务官员,还是以许成宗为代表各兵团,他们每做一件实事,他们都会对郡内的百姓说,他们在贯彻叶知秋的指令。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叶知秋手下的哪一个兵团在甘宁郡的地方练军,从来没有伤害到老百姓的利益,甚至这些兵团在农忙时还无偿的帮助百姓们从事农耕事宜,再加上叶知秋以前制定的军事规章制度,都让甘宁郡的百姓知道,帝国只有叶家军才是真心实意为百姓服务的军队。

  叶知秋回到兴安府后,并没有歇下来,而是命令各个兵团到兴安府进行训军和视军工作,同时叶知秋也让各地政务官员和甘宁兵工厂的实际负责人杜仲到兴安府来,对这三年的工作做一个全面的汇报总结。

  叶知秋虽然事前基本都知道了甘宁郡的军政情况,但叶知秋还是觉得有必要和军政头头碰个面,这也许就是从政的某些手段吧。另外,叶知秋也吩咐袁世民安排一些郡内的工商业代表到兴安府与叶知秋进行面对面的会谈,叶知秋或许也是想安慰这些为了甘宁郡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吧。

  只有安慰好了这些人,他们才会更加卖力的为甘宁郡的发展做出一些潜移默化的贡献,同时叶知秋也十分清楚,无论在古代哪个朝代,商业的地位都很低的,商人也是最低等的人群,他们内心中很想能在地位上得到上位者的认可,而这些也正是叶知秋召见他们的根本目的,虽然叶知秋现在并不会给他们任何地位上的承诺和许可,但身为一郡最高长官,又是帝国内最年轻的长官,叶知秋的前途肯定是无可限量的,能得到这样的人接见,对这些商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资本呢?

  可能是他们茶余饭后闲谈的资本,也可能是他们在商业贸易上的一种资本,要知道,不管什么年代,红顶商人(投靠到朝廷的商人)还是十分吃香的,也许这些商人的观念中并没有红顶商人这个词汇,但不管怎么说,能得到政府的认可,本身就是一种炫耀的资本。

  叶知秋心中也清楚: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郡的治理,一定要将士农工商的政策结合起来,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叶知秋要接见商人,他内心中又何尝不明白这些商人心中的那些微妙的心思呢?不过叶知秋压根就不在意这些,不是说嘛,要想得,就先予嘛。

  叶知秋只要给了商人一些政策上的好处,以及叶知秋能亲自接见这些商人,那商人们还不死了心的听从叶知秋的安排。再说,叶知秋之所以接见这些商人,叶知秋还是有动机的,叶知秋知道郡内的一些经济贸易,他必须要借助这些商人帮他完成,同时,叶知秋也打算扶持一批商人,让他们进行商业转轨,做这个时代的红顶商人,为商人打上一个全新烙印,成为他在商业上的代言人,这样叶知秋就可以将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经济事情交给这些新的红顶商人出面负责了。

  确切的说,叶知秋这回真的成熟了,他所考虑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已经打上利益的烙印,但叶知秋并没有迷失自己,或者说,叶知秋并没有变得很盲目的为了利益而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益的力量,叶知秋这样做的动机,无非是为了甘宁郡的整体利益,甚至是为了他手中更大的权力和利益,不是吗?

  叶知秋有这些细节上的变化,可以说是,叶知秋已经完全摆脱了这个时代对他的某些制约因素,也可以说,叶知秋离开了他那个熟悉的母体后,人由昏沉变得清醒了,自己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他身上应当承当的责任和压力,做事不再畏首畏尾了。

  PS:未完,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请登陆www.qidian。\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