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的动机是想试探一下或者说是刺激一下甘宁郡贵族的整体行动,吸引这些贵族全部暴动,给叶知秋一个出兵清洗的绝好机会。
果然不出叶知秋所料,之前叶知秋已经调动了相当兵力的暗夜分队收索那些贵族的动向那些贵族稍有行动,叶知秋就获得了全部的情报,因此叶知秋才绝对采取大规模的清洗行动,也算是一场霹雳风暴。
叶知秋在甘宁郡实行的这场霹雳清洗风暴,可谓是相当的迅猛、血腥,根本就没有给那些有心贵族有丝毫的准备和防备时间,当这些贵族刚有行动时,叶知秋就对他们开展了这场清洗风暴。
这次清洗风暴可谓是完全应证了叶知秋做人做事的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十分彻底,几乎不留任何后手,也没有留任何漏网之雨。
当然了,叶知秋还会故意留下那么一两个,好让他们去盛京城向李成明通风报信,因为叶知秋除了要试探李成明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意见,也有试探世人对这件的反应,更是让那些对叶知秋有意见和特别想法的人一些警告:想动我叶知秋,你必须够种,否则,你只能成为我叶知秋的刀下之魂。
叶知秋开展这次清洗风暴,也有向世人宣告,我叶知秋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动的人,更重要的是,叶知秋是想借此机会彻底铲除那些明面或者暗地中想要与叶知秋或者叶家作对的势力。毕竟有些势力在暗,叶知秋没有充分的理由动他们,必须要将这些暗地中势力引到明面上来,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叶知秋在甘宁郡内实施的这场清洗风暴消息,很快就通过那些“漏网之鱼”用他们自身的渠道传到了盛京城中那些贵族子弟和李成明的耳朵中。
李成明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他虽然十分“器重”叶知秋,但他心中并不会因此就代表了可以让叶知秋任意妄为,不经过我这个皇帝的圣旨,他叶知秋就这样为所欲为吗,简直是胆大包天。
所以李成明心中是相当的火大,但李成明也很快就清醒过来了,因为他也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对叶知秋动手的话,是件得不偿失的事,而且结果也是相当不理想的,更是非常的严重,因为他现在还得继续“重用”和依赖叶知秋在军事上的能耐,也就是说,叶知秋现在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李成明需要叶知秋把那些入侵帝国的“侵略者”赶出帝国境内,虽然帝国还有其他将领在领兵抵挡那些入侵者,但这些结果却是非常的不理想。
同时,李成明心中也是很清楚的,这些将领们在军事的表现就是为叶知秋提鞋也不配,这也正是李成明火大的原因,同时也是他迅速清醒过来的原因。
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成明在政治上的表现是越来越成熟了,同时也给叶知秋的“野心”带来了一种很大的压力,如果是臣强君弱的话,那叶知秋就能很快掌控帝国的局面,甚至是帝国的权力,而现在李成明的表现已经足以说明,这个君主的能力也正在发挥出他应有的光彩,虽然他身边还有很多困绕和制约他迅速成长起来的原因。
不过,李成明和叶知秋之间的成长速度还是不成比例的,君主也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发展,臣下的才能和谋略也正在成熟,这样的君与臣之间的游戏将会越来越精彩。
虽然李成明知道这个时候并不是动叶知秋的时候,但李成明并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就这样轻易“放”过叶知秋,但又不能过于赤裸裸的剥夺叶知秋手中的兵权,还需要依靠叶知秋的军事才能。不过,李成明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也显得成熟了很多。
这不,李成明一方面在盛京城中安抚那些“受伤”的贵族和富有者,另一方面,李成明给叶知秋书写了一封私人信函和下了一道圣旨,信函中,李成明告诉叶知秋,这件事情李成明虽然觉得叶知秋的做法并不怎么地道和仁慈,但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再追究叶知秋什么罪责,同时也告戒叶知秋凡事不要做的太过火。
虽然李成明在信函中并没有责怪叶知秋的语句,但叶知秋还是从李成明的信函中看出了那浓浓的“火药味”。
李成明所下的圣旨并不这么说了,他先是狠狠的把叶知秋骂了一顿,然后再告戒叶知秋要用心作战,至于其他的事应该要由帝国出面处理,而非他叶知秋所能操心的。
当然了,李成明先是私人信函,然后再是下达的圣旨。
不过叶知秋并没有把李成明这封信函和圣旨的内容放在心上,因为叶知秋心中很清楚,帝国战事还没有结束之前,只要自己做的不太过分,李成明是不可能动自己的,这也正是叶知秋敢在甘宁郡实施这场清洗霹雳风暴的真正原因,也是叶知秋敢吃定李成明的原因。
这不是说叶知秋把握住了李成明心理起伏的过程,而是叶知秋深深知道,凡从政者都必须有宽广的心胸,同时也从政者都要学会一个“忍”字,这也是叶知秋“前世”告诉叶知秋的。
这个“忍”字也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对自己的“克忍”,要能克忍自己的欲望,不是说吗,只有能克忍住自己欲望后,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欲望。
二是对别人的容忍,要能容忍别人的一些“过错”,这样才能显示出他的心胸是多么的宽广,这里,李成明对叶知秋的表现也可以从这一点上得到某种体现。
三是要对敌人的残忍,就是说,当他决定要对付一个敌人的时候,他之前要容忍敌人不断的犯错误,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才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让敌人永无翻身的机会。
当然了,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阴谋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凡从政者都没有真正的朋友,也没有真正的敌人,有的只是那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管李成明这个时候是否知道这个道理的真谛,但叶知秋现在或多或少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中的真谛。
叶知秋收到李成明的信函和圣旨后,他虽然并没有把李成明的信函和圣旨上的内容放在心上,但叶知秋还是对那些被自己打压与关押起来的“顽固分子”们做了适当的调整,起码伙食待遇上,得到了部分改善,叶知秋不再给他们吃老百姓平时吃的食物了。
叶知秋这个时候也不想因为这个关系和盛京城中那些贵族子弟的关系闹的很僵,虽然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好过。
即使叶知秋这样做了,但叶知秋还是吩咐袁世民“看压”他们的时候,也要适当的给他们“松松”筋骨,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适当的“锻炼”,不至于在监狱生活中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的憔悴。
做人吗,不能太过于“自私”,叶知秋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盛京城和被自己关押的贵族们的身体素质着想嘛!可见,叶知秋的用心是多么的良苦。
叶知秋安排好这边事情的同时,叶知秋手下几大兵团除了汤恩来所部因为要在嘉峪关防守外,其他兵团负责人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兴安府参加叶知秋这次紧急召开的军事扩大会议。
会议召开之前,叶知秋已经和袁天佐“交头接耳”了一次,叶知秋与袁天佐的碰面时,叶知秋是想与袁天佐的想法能得到一致,幸好,袁天佐这个时候几乎已经把他自己当成了叶知秋的人,他的心中更是把叶知秋当成了神方大陆上的真龙天子,一统这片大陆的真命天子,所以他毫不保留的给予了叶知秋最大的支持。
其实叶知秋的想法并不复杂,叶知秋的想法就是,他想在外面和敌人作战时,袁天佐就在兴安府内防守他的大本营,也就是甘宁郡,同时,叶知秋也知道袁天佐所在的寻龙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后,已经聚集了大量的资金和人脉,叶知秋希望袁天佐能“大方”的把这笔资金“注入”到叶知秋的阵营中来,更重要的一点是,叶知秋希望袁天佐能发挥出他的光辉,用他的名声与名气为叶知秋吸引和招募更多的人才,这不仅包括军事方面的人员,同时也包括了政治方面和经济以及外交方面的人员,就好比上次他为叶知秋招募来的那些江湖门派弟子和绿林道上的朋友。
得到袁天佐“全力”支持后,叶知秋也感觉到了自身的实力也变得雄厚了很多,他这个时候虽然并没有把自己腰杆挺的有多直,但他的话语中多少还是透露了一点那么足够的自信。毕竟金钱和人脉才是发展的最大阻力呀!
“今天本帅召集各位回兴安府开这次的军事会议,本帅想大家心中都已经猜到了本帅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不错,这正是帝国的局势迫使我们要再次举起手中的武器,所以在这里,本帅希望大家都十分踊跃的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本帅的原则还是:大家的发言没有对与错之分,有的只是上与下,可行还是暂时不可行之分。”
虽然叶知秋心中对这次军事行动已经有了底案,但叶知秋还是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一下。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就暗的道理,叶知秋还是知道的。
叶知秋的话一说完,下面几大兵团长就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不过叶知秋在他们议论的过程中也看到他手下各个兵团长也已经有了“阵营”之分,老一辈的一个阵营(那些追随叶知秋最久的将领),新一辈的一个阵营,中间的也存在一个阵营,不过,叶知秋并没有把这个看得过重,因为叶知秋知道有竞争,大家才会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不过,叶知秋所要控制的则是,他不能让这个阵营过于扩大,一定要保持这几个阵营的实力基本在一个水平线,同时也不能让他们之间出现那种恶性的竞争。只要保持着一种良性的竞争,各个兵团定当会发挥出他们身上最大潜能,这才是叶知秋想要看到的最终结果。
“叶帅,属下的看法是,既然帝国的局势已经是如此糟糕,如果我们完全听命于帝国,那我们就会变得非常被动,这样,很不利于我们作战计划的实行和开展,所以属下的想法是,我们自己要主动出击,而我们主动出击的目标首先不能过于强硬,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我们的实力与战斗威望,所以属下觉得我们首选的目标还是虎磐帝国的铁真,因为铁真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很‘熟悉’的朋友了。”
首先站出来发言的人,则是叶知秋的作战参谋袁世风,从这番建议中,不能说袁世风的作战计划不对,因为和一个老对手对战,最起码有一点是可行的,那就是相互都是知己知彼了,要想战胜对手,那就要看谁先能占据战争的主动权和先机。
同时袁世风身为袁天佐的三弟子,他又怎么不清楚袁天佐的心意呢,因此袁世风基本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提醒着叶知秋该做出哪些选择,虽然有些选择并不能符合叶知秋目前的现状,但总体宏观来看,最终还是可行。
“叶帅,末将大体上同意袁参谋的意见,但对于袁参谋所说的首选目标,末将个人则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虽然铁真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个很熟悉的朋友了,我们十分熟悉他的作战风格,但相应的,我们的作战方式,铁真也很熟悉,这样对战的话,我们并不能占到多大的优势,而且铁真之前虽然多次败于我们手上,但他的实力并没有因此而消耗多少,最多,我们只能占据一到两成的胜算。”
“所以末将的想法则是攻击东泰王国的司徒龙所部,实现千里突袭东泰王国的战略,因为司徒龙这个时候正和雍亲王处于僵持状态,更重要的是,司徒龙压根就不会想到我们会攻击他,如果我们保密工作做的很好,这个计划有七到八成的希望能打司徒龙一个措手不及。”
许成宗听到袁世风的发言后,觉得袁世风的发言有点过于保守,所以许成宗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许成宗虽然很得叶知秋的赏识,但许成宗也知道,如果按照在座当中的几个人,他也算是一个“新人”,一个后起之辈,无法能与叶知秋手上那些出身帝国将领的人相提并论,不过,许成宗并没有将这个“辈分”放在心中,他心中在意的是他怎样执行叶知秋的任何一个决策,帮助叶知秋制定一个更完美的决策,而不是在叶知秋的面前“争宠”。
冷剑秋听到前面两人的发言时,一直都处于一种沉默静思状态,但他听完了许成宗的发言后,他觉得许成宗的计划虽然具有可行性,同时,风险性也是很大的,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被动状态,陷入两线作战的风险中。
“叶帅,末将的看法并没有多大的新奇,袁参谋的作战计划虽然有点保守,却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而许兵团长的作战计划则带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结合两人的作战思路后,末将的想法就是,我们不但要稳扎稳打,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实现我们的突袭计划,这样一来,在整个帝国保卫战中,我们才不会陷入被动状态,这样也基本符合我们现有的实力。”
“所以,末将的建议是,汤兵团长率领他手上的飞龙兵团仍在嘉峪关防守,防止龙腾帝国再次从嘉峪关突破,而我们的目标则是向东逼近。同时,我们也要看帝国的反应和安排,是要我们先打虎磐王朝的铁真所部,还是要我们攻打东泰王国的司徒龙所部?”
“攻打这两个对手,我们都会承当相当的风险。如果我们攻打铁真所部,我们在短时间内不能把铁真所部拿下的话,那我们就会和铁真之间的对阵陷入僵持状态,而那个时候虎磐王朝的援军也可能已经与铁真所部汇合,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陷入了非常被动状态。”
“如果我们是攻打东泰王国的司徒龙所部的话,那我们很有可能会和雍亲王的关系闹的更僵,虽然我们之前并没有什么关系存在,但在这个关键时候,我们不能树立太多的‘敌人’,所以末将的建议是,我们前期要在甘宁郡内加强整顿和训练的强度,同时也要等东面战场的态势会如何的变化。”
冷剑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建议,那是因为他对帝国的上层并没有多大的“感情”,同时也是因为冷剑秋从小就过多的受到帝国“不公正”对待,他更是甘宁郡出身的将领,虽然是个十分出色的将领,不过,他的身上还残留着小农意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叶知秋听完这三人的建议后,叶知秋心中也明白,这三人是代表了他们之间三个阵营的建议(袁世风是代表了老一辈的意见,冷剑秋则代表了新一辈的意见,而许成总就代表了中间阵营的意见)。
叶知秋也知道这三个方案都具有可行性,而最后拿主意的人还是他这个主帅,就好象他麾下将领为他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钥匙,而这些钥匙中就有一把能打开这扇门,这就要看叶知秋这个主帅的眼光了。
叶知秋当初的“底稿”就是要看东面战争的变化,叶知秋知道,如果现在他就出兵的话,那他手下的士兵很快就会被东面战场消耗的所剩无几,说到要出击东面战场上的哪一个敌人,叶知秋的心中还是倾向于突袭东泰王国的司徒龙所部,因为一旦自己把司徒龙所部消灭掉或者击退的话,那雍亲王手上的兵力就会被解救出来,而他就可以带领他手下的士兵与别的势力进行战斗了。
但叶知秋也知道,如果真这样做的话,那帝国绝对不会这么轻松的让叶知秋获得“休息”的时间,帝国的上层定当会对自己有所要求的。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而风险与利益是并存的,这一点叶知秋的心中很是清楚。
如果叶知秋这个时候出击虎磐王朝的铁真所部,到时,叶知秋就很有可能很难在这个战场上主动抽身而出。假如自己能打得司徒龙一个措手不及或者说是打得司徒龙“害怕”了,那自己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事情上面了。
再说了,风险与利益并存,自己不拼一下,又怎么能获得成效呢?什么都等事情有了苗头后再拿主意,那还有什么足够的利润,再说了,帝国的局势也不允许叶知秋再继续等下去。
帝国局势的再次变化,留给叶知秋的时间并不充沛,这也是摆在叶知秋面前无奈的选择。
想到这里,叶知秋心中已经基本定下了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计划。\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