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叶知秋,你敢要挟朕


本站公告

    酒兰城沦陷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华文帝国,这次的沦陷导致了帝国上上下下都十分嗔恨魏国良此人,甚至已经有人将这个嗔恨的矛头对准了魏国良身后的主人,更在帝国盛京城掀起了一股风潮。

  虽然帝国很多人对魏国良此人并没有抱什么怀想,但对于魏国良就这么失败的消息,就这么丢失了酒兰城的消息,众人还是发自内心的谴责魏国良这名无能的统帅,谴责这名丢失了酒兰城的统帅,谴责他这么快就将叶知秋前期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化为乌有的无能统帅,更有甚者,某些有心人都已经将矛头对准了提拔魏国良的上司,帝国雍亲王李成林。

  酒兰城的沦陷,对华文帝国目前的局势来说,已经并不算是什么最新的消息了,更不算是什么大事或者说是坏事了。

  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身为帝国皇帝的李成明已经感觉到十分的头疼了,可以这样说,整个华文帝国没有一处可以让自己省心的地方,也没有一件可以让自己省心的事。

  尤其是帝国目前的局势,让李成明彻夜无法入眠,即使派上了帝国的王牌军队皇家近卫军上前线与铁真相抗,也不能扭转整个战场的局势,无法挽救对自己不利的形势。

  帝国之事中唯一还能带给自己一些兴奋消息的人和事,也只能是叶知秋这名新崛起的文弱书生了,这个由自己一手提拔的军事新统帅。

  不过,叶知秋并不能可以让自己真正省心,他也不断给自己制造一些让自己十分无奈的麻烦事。

  这不,自己今天还收到了叶知秋的一份奏折,而这份奏折让自己无法给叶知秋一个明确回复,也正是叶知秋的这份奏折让自己十分头痛。

  这份奏折的内容是:一是叶知秋向自己要军饷,二是说他的父兄并没有战死于沙场,而是被虎磐王朝的铁真活捉并关押了起来,现在叶少堠等人已经被他叶知秋成功的营救出来了,而他们此时正停留在中平镇中,等待着皇上的圣裁。

  这些到不是让李成明感到有多头痛,真正感到头痛的则是:在这份奏折中,叶知秋竟然要把自己前不久才封赐于他的镇北侯这个帝国爵位还给他父亲,以他所建立的功劳洗刷他父兄战败的罪责,他还做他的小侯爷。

  他叶知秋竟然敢这么拽,敢于和朕一国主宰谈条件,在他的印象中,好象帝国的爵位就像是菜市场买菜那样的随便,想获得就获得,想转让就可以转让的,难道他叶知秋真的没有将朕放在眼中。

  还有,帝国对士兵的军饷本来就有着条例规定,不允许给士兵军饷,只允许减轻他们家庭的赋税(帝国实行的是府兵制),如今他叶知秋竟然敢向自己开口要给士兵们军饷,这又算什么,这不是破坏帝国的相关规定吗?

  到底他叶知秋是帝国的皇帝,还是朕是帝国的皇帝。

  如果朕真的答应了他叶知秋的要求,那让朕的脸往哪里放呢?今后又将如何获得自己的威信?

  这不是让朕自己抽自己的耳瓜子吗?

  而且,李成明在叶知秋的奏折中似乎感觉到叶知秋这次的语气是比较的强硬,如果他李成明不答应叶知秋在奏折中所要求的事,他叶知秋还不善了,难道他叶知秋不知道,他叶知秋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权力都是朕赏赐给他的吗?还是他叶知秋真的可以这样认为:功劳大了,想做什么都可以。

  这不是赤裸裸的要挟,那什么才叫要挟呢?这可是臣下对皇帝的要挟呀!

  难道他叶知秋不知道这已经犯了大罪了吗?还是他叶知秋明知故犯呢?还是他叶知秋以为已经掌握了帝国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还是他叶知秋根本就没有将朕这个帝国的皇帝放在心上?难道他叶知秋真的就这么认为朕离不开他,不敢治他的罪,甚至抄了整个叶家。

  李成明看到叶知秋的奏折后,真的感觉很火,一股不发泄出来就会爆发的火。

  李成明心中虽然很生气,不过,他也明白这个时候并不能得罪臣下,治沉下的罪,尤其是前线军事将领。李成明还依赖这些将领们在前线为自己驱赶那些入侵自己家园的贼子,尤其是叶知秋这个新崛起的军事统帅,确切的说,他李成明根本就不能让叶知秋等人变得心寒了,否则的话,谁能保证叶知秋在战场上不会放水,不再用心为帝国效力。

  现在的帝国也只有他叶知秋一个人能带给李成明一些好的消息了,而且叶知秋已经在帝国军队中树立了绝对的威信,尤其是地方厢军。不过,就算是他叶知秋再怎么有本事,他也不可以要挟朕啊。

  这正是李成明犹豫的地方,否则的话,李成明根本就不会去理睬他叶知秋的,甚至还会追究他叶知秋的罪责,毕竟李成明还是华文帝国的主宰,是华文帝国的皇帝,一个至高无上的人。

  但形势比人强的这一点道理,李成明心中还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李成明心中也十分清楚:眼前自己还必须要依赖叶知秋,依赖叶知秋的军事能耐,抵挡中平镇的敌人,甚至将这些入侵的敌人驱逐出帝国境内。

  所以,李成明不得不深深思考叶知秋的这份奏折。同时,他也要好好考虑一下答应与不答应的利弊得失。

  李成明这边还没有想好要答应叶知秋的请求,那边就收到了魏国良战败酒兰城的消息。

  李成明的心情原本就不是很好,听到魏国良战败的消息后,心情顿时就变得更加的不舒服,本来李成明对答应叶知秋的要求还有所犹豫,甚至考虑是否要给叶知秋什么克扣,尤其是对叶知秋把帝国的镇北侯还给叶少堠这件事情上。

  李成明还没有考虑清楚,毕竟这些都是有损帝国威望和朕威信的事,因此李成明必须要考虑明确了,才能给与一个正面或反面答复。但眼下魏国良失败的消息,彻底打击或者动摇了李成明原本就不十分坚定的心。

  虽然对叶知秋要求的军饷,李成明并不想刻意克扣,就算是打破了帝国的规定,但只有对帝国有利,朕破回例,那又如何。

  而现在酒兰城争夺战的失利,让李成明原有的打算一下子全变成了乌有,李成明也很想把所有的责任全部归咎到魏国良的身上,要不是自己母后有所阻拦的话,那魏国良肯定会成为他李成明心情不爽时的出气筒,成为战败的替罪羔羊,成为他治国的刀下之魂,谁说秉持以仁治国,就不可以动刀戈、杀个把人了呢。

  李成明的心情虽然不高兴,而他的弟弟,帝国雍亲王李成林的心情此时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这不,李成林在青海府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虽然上次司徒龙并没有乘机夺占青海府,但李成林也知道光凭自己手上的兵力,要想再守住青海府的话,已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李成林一直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但自从他领兵以来,他的自信心不断的遭受着打击,在不断的消失着,难道他自己真的是那么的不堪吗?

  为什么同样作为一名军事统帅“新人”,叶知秋却能在每次作战中就能获胜呢?而他自己每次都成了那个倒霉鬼呢?

  李成林越想,心中越不是什么滋味,心中也越来不甘。

  可惜的是,作为他心中不满的对象并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情,同时作为他对手的司徒龙并没有给多少的空闲时间给他,因为司徒龙已经收到了国内有关人员的催促信,虽然在信中并没有多少责怪的含义,不过老练的司徒龙还是在信中看到了丝许的不满情绪,所以司徒龙无论是在压力上,还是在责任上都变重了,所以司徒龙不得不召集手下的各级将领再一次召开了临时军事会议,以便好好的商量一下新的军事对策和军事行动部署。

  当然,这个对策是应该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青海府成功的攻打下来,司徒龙现在也没有了那份“善心”,作为军事统帅,他此时考虑并不是要怎样的给对手一些颜面,也不是为麾下士兵的生命着想了,而是要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这才是他头上顶着的压力和责任。

  “大帅,我们之前与李成林的交锋虽然已经打疼了他,不过在兵力上,并没有真正给李成林造成多大的影响,换句话说,李成林的兵力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损失,每次在战斗结束后,李成林总是能招募到新兵作为军事上损失的替补,这也是我们每次明明已经占据了上风,却仍然不能攻克青海府的一个原因。”

  首先发话的是司徒龙的弟弟司徒豹,虽然司徒豹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将领人才,更是一个只知勇不知谋的猛夫,不过在司徒龙良好的熏陶下,司徒豹的军事素质还是得到了一定水准的成长,起码原本司徒豹就是一个暴脾气的人,不过,现在的他也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容人之量,也知道了怎样容忍别人。

  “大帅,其实李成林一直和李成明争夺着华文帝国的皇权,我们是否要在这个上面做点什么文章呢?”

  这次发话的是司徒龙的幕僚江向云,一个华文帝国的“叛徒”,不过却在司徒龙的帐下如鱼得水。

  似乎每个时期都会有叛徒的身影,而且还混得相当出色,可谓是风生水起。

  司徒龙看到其他的将领并没有想要发话的意图,司徒龙的心中也明白,毕竟他们到目前为止还并不能和自己真正的心贴着心,这些人不是国内那些贵族的亲信,就是那些得势官员的子弟,司徒龙的心中并没有丝毫怪罪他们的含义,毕竟自己在东泰王国还不算是一个贵族。

  司徒龙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军功走到今天的这一步,而这一步也似乎是已经到了头,这点,司徒龙的心中也十分明确,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法改变。

  司徒龙用眼睛的余光看了众人一眼后,将众人的眼神收拢眼底,淡淡的说道。

  “诸位,本帅这次在想,对于这次进攻青海府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凭借我们手上的实力与李成林再次决战,本帅想李成林在上次的决战中已经输掉了信心,已经不敢再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本帅思量了良久,终于制定了这次的进攻方法。”

  司徒龙说到这里,再次用眼神盯了在座的众将领一眼后,缓声说道。

  “众将领听命。”

  司徒龙听到一干将领的肯定答复后,用一种十分肯定语气大声宣布着他制定的作战策略。

  “本帅的思路就是:司徒豹,你率领五万名士兵对青海府实现强攻,不管结果如何,你都不能有丝毫退却的想法,哪怕是麾下的士兵都打光了,你也不能退下来,否则军法处置。”

  “客铭,你率领你手上的重骑兵在司徒豹的身后,一定要给李成林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与阴影,虽然重骑兵在攻城中并不能发挥出多大的功效,不过,起码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敌人造成一种心里上的负担和阴影。”

  “勒客,你率领三万名士兵在青海府的东门发动进攻,你的作用是要牵制李成林手上部分士兵的力量,好减轻司徒豹在正面战场上面临的压力。”

  “而本帅将会亲自在中军大营中为各位擂鼓助威,同时,也等待着诸位的好消息。”

  司徒龙把各位将领的任务安排好后,再一次的看了众人一眼后,徐徐说道。

  “诸位,我们这次是军事角力,要想获得空间的胜利,必须先获得时间上的胜利,这就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战法,这一战,本帅将会不惜任何损失一定要将青海府拿下。”

  李成林在青海府内也在思量着自己今后的政治军事道路应该做怎样的一个选择,自己如果老是呆在青海府的话,那盛京城中很多需要自己亲自处理的事情,就会渐渐的堆积起来,等到自己再回到盛京城中的时候,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完的。

  再说了,一旦自己远离了盛京城这个权力中心后,别人是否还会将自己的命令牢记在心呢?

  其实,李成林内心中又何尝没有想过要将青海府的防务,甚至前线的防务交给自己的亲信“三华”将领或者其中一位呢?

  但李成林心中也知道“三华”将领是并驾齐名的,如果让其中的一位去统领另外两名的话,那他肯定是吃不住他们的,即使有自己的命令,也是行不通的,这点上的考虑,李成林心中还是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弊得失。

  怪就怪,当初自己为了形势所需,将这三人并头发展了起来,如今却成了制约自己的一道暗槛了。

  李成林自从上次与司徒龙在青海府城外一战后,他整个人的神情都变得萎缩了,这并不是说李成林的心中害怕了,而是说他李成林现在的心情已经不再适合指挥战争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冷静。

  不过,李成林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在这其中,李成林也有点不想放权的味道,或者是说他有点恋权吧,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与李成明一直争夺着华文帝国的皇权了。

  李成林这边还在想着自己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时,那边城下的战争并没有等他来就已经发动了,也就是说,这次的攻城战,并不是由他李成林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根本就是一切冲着益来的。

  司徒龙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后,立即发动了对青海府的新一轮进攻,这次的进攻在表面上看去,并不像以往几次那样的强烈,不过,只要是真正懂得战争艺术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次司徒龙已经是不计一切后果想要把青海府拿下。

  李成林在开始的时刻,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因为他与司徒龙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自从他李成林兵退青海府后,他司徒龙的大军再也没有向前迈进过一步,哪怕是一小步。

  在这一点上,李成林的心中还是感到十分的骄傲,毕竟帝国赖以生存的两大军事将领先后败于敌人的手上,更丢失了大片领土。虽然我李成林也是一名败军之将,但到目前为止,连半个郡都没有丢掉,这不是我李成林的功劳,那是谁的功劳?

  司徒豹亲自站在大军的最前沿,率领士兵直接冲向青海府的正门,司徒豹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安危,因为在他的心中能直接帮助到他的哥哥,哪怕是自己在战斗中挂掉了,他心中就没有了丝毫的遗憾。

  司徒豹正是带着这样一个情绪率领手下的士兵猛烈攻打着青海府的正门。

  说实话,一个将领如果很勇猛的话,那他手下的士兵即使很怕死,也会被这个将领的勇猛之气有所影响的。

  司徒豹这次可以说是做对了,因为他手下的士兵也感受到了他身上的那股杀气,士兵在他的带领下,勇往直前的冲向青海府的城门,仿佛就像是遇佛杀佛、魔挡诛魔,谁也阻止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三华”将领站在青海府的城墙上看着自己的“老朋友”正雄赳赳的杀向青海府的正门,他们的心中虽然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不过,他们的心中还是多少有点受到了细微的影响,一个不怕死的将领,是很难抵挡住他发动的进攻。

  这一点上的认识,“三华”将领的心里都很清楚,以前他们的作风也是这样的,但自从归顺李成林后,他们身上似乎已经渐渐的失去了这股杀气。

  “三华”将领分别从各自的眼神中看到了丝许的担心,那是担心这次已经不能再守住青海府了的信息。

  但有的时候,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他们三人所能担心的那样,他们的上面毕竟还有李成林抗着,他才是这次战争的最高统帅。

  不过一旦要追究战败的罪责,“三华”将领才是李成林最佳的替罪羊。

  司徒豹的进攻很快就彻底的爆发了出来,东泰王国士兵的战斗力这次似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这次的进攻士气中,就能很好的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变化。

  当然,这其中必然有司徒豹这样勇猛将领的功劳,这一点,无论是华文帝国的将领,还是东泰王国的将领的心中都是非常的清楚。

  这也许就是榜样的作用,也许就是明星效果吧。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司徒龙站在大军的后面,看着自己的弟弟这样的一往直前,心中既有高兴,也有淡淡的不满。

  想想也是,作为一支军队统帅,如果手下并没有几个能真正为自己卖命的将领,这样的一个统帅,你说他的心中是否还能高兴的起来吗?而且,他也担心司徒豹会受伤而挂掉,毕竟他还是他的亲弟弟。

  司徒龙的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弟弟能保住他的性命,同时也急切的希望他能将青海府攻下来,司徒龙正是带着这样的犹豫心情看着司徒豹率军与敌人奋力的厮杀着。

  “三华”将领看着自己手下的士兵的生命正在不断的消失着,心中很是着急,不过,他们实在也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可想,手下能真正拿上战场的士兵,也只有他们手上的王牌,那就是帝国的禁卫军。

  不过,他们心中都很清楚,不到最后时刻,李成林是不会把禁卫军拿到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激烈厮杀的,已经经历过一次损失后,李成林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小气”的人了,他不允许手上的禁卫军再承受什么损失。

  可惜,李成林并不清楚,真正的军队是要在战火中得到锻炼,他们才会得到永生的,才会将他们身上最厉害的一面时刻保持住,就如同凤凰必须经历过烈火焚烧,他们才能蘖磐。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在犹豫不绝中错过了绝好的时机。

  李成林这次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果他能果断的不计禁卫军损失的话,他在这次青海府的保卫战中,就不会输掉了,起码不会输得这么惨、这么快。

  同样的道理,有的时候明明知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在等着自己,而自己不去有所考虑的话,那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李成林正在吞咽着自己为自己准备的苦果,虽然这枚苦果并不是很严重。

  不过,起码在争夺皇权中的筹码,他已经又输掉了一分,因为自己又丢失了一个城池。

  虽然他李成明坐在盛京城中也在不断的吸收着失败的消息,但他并没有亲自在战场上感受过失败的个中滋味,也没有亲自率领士兵冲锋陷阵,这些都是李成林优越于李成明的优势。

  这一点的优势,严格的来说,应该是李成林争夺皇权的一个资本,但这个时候的李成林,已经不会这样的去思考了。

  李成林似乎也忘记了一个事实:虽然李成明在盛京城不断听取着负面的消息,但他李成明毕竟是一国主宰,就算是失败了,只要还没有亡国,他都会有一大群的替罪羊。

  不过,李成林也算是光棍,他深深明白:失败就是失败了,自己还能怎么办。也许此时还不是他逼宫的时机,上苍还要他再等上几年,再次汲取力量。

  李成林也只能这样不断安慰自己,不过李成林心中也十分清楚一个事实,一个自己比李成明还有优势的事实:身为帝国的皇太后,也是李成明两兄弟的母亲,她的内心中一直是倾向于李成林做皇帝的,而且她也不断积蓄着她的力量,为李成林造势。

  李成明有这样的母后,也算是人生一大悲哀吧!\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