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聃领着人很兴奋的在前的跑着时不时的还往地上扔点东西,看了这景北戎军队撒开丫子比他还兴奋的在后面追着,到目前为止在历史这个导演眼里,大家干的都很敬业,很入戏,下面高潮就要到了。
正跑的高兴的北戎军队的后军突然一阵大乱,不知从那里冒出来的一直郑军抄了他们的后路,跟着本来跑的很积极的祝聃突然不跑了,挡在了北戎军队的前面,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又是一阵骚乱,不知从哪里又冒出来两支郑军将他们拦腰截成两断。
绝对的传统套路,北戎首领完全可以按习惯台词来一句“不好,中计了!”结果就不用都说了,郑军取得了有史以来与北戎交战中少有的大胜,此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郑国通过实战摸索出了一套克制北戎的经典战术“诱敌深入,巧布伏兵,分而歼之。”
再用北戎炼了一回兵之后,寤生将目光投向了他心中的痛,那个宋国!公元前713年鲁国率先举起了砍向宋国的大刀,有趣的是这回鲁国派出的统兵大将竟然是公子翚,但是这位公子干的明显不够卖力,逼得姬息姑亲自出马才在菅地搞定的宋军。
春秋诸国从来都不缺雪上加霜的精神,看到宋国的势头不好,大家立马跟上,齐国和郑国于当年农历六月和鲁国在邓地结盟,准备对宋国正式开战。
既要打人,理由自然是不能少的,扣个什么帽子呢?还真不好找,最后还是郑国人脑子好使,决定正是以“不朝王庭”为罪名伐宋。这个理由实在是……先不说别人,单是郑国自己,要是套用这个罪名就足以被人打成猪头了。
不管怎样,好歹是个由头,现在该齐国派上用场了,他手里的征伐之权可以发挥疗效了。郑、鲁、齐真是一个最佳的组合,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要理由有理由,要权利有权利,要阴谋有阴谋!好,就这样开始吧。
战争刚一开始,三国联军就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鲁军在菅(今山东单县北)打败宋国军队,接着郑国军队攻下郜(今山东武成东南)和防(今山东金乡县西南)两邑。寤生这回对于宋国的土地并不看重,也许他感到了自己来日的无多,为了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安定的环境,他卯足了劲要把宋国送进残联,为了拢住鲁国寤生史无前例的将自己的刚刚打下的两座城邑大方的送给了鲁国,得了实惠的鲁国自然要投桃报李。三国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宋都商丘城外。
战场上很风光的郑国,却有着自己的软肋,那就是自家的后院,大兵都被他带走了,看家的基本上只剩联防队了,这是宋国唯一的机会他能把握住吗?很难说,宋国看样子是不行了,难道就这么完了吗?当然不会,子与夷也是见过场面的人,当年郑国就曾经给他来过这么一出,也是打到了都城郊外,同样的形式严峻,结果呢?结果郑国的长葛被他和收编了。
这会情况似乎也差不多,只不过多了郑国对了几个帮手,但不要紧鲁国从来没不是自己的敌人,一切都是那个该死的姬息姑,齐国无非就是想摆摆威风,真正要收拾的还是只有郑国一个。有了成功经验的子与夷似乎并不慌张,郑国肯定是要打得,还是出手吧,于是子与夷出手了。
深陷战火的子与夷无视自己国家的战火,直接向郑国的腹地发动了攻击,这种打法很无赖但是很有效。打过群架的朋友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如果你一个人被几个人人围殴,那么怎样才有可能不让自己被打残呢?方法有一个,那就是忍住所有招呼在自己身上的拳头权当按摩,而作为被扁对象你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什么兰博、成龙、李连杰之类的传说角色,妄想着以一当十,只要记住自己是个普通人,充其量也就能来个一对一,如果你能有这样的认识,那么就就恭喜你了,在下面的被扁过程中,你只要战术得当,那么基本上可以保住内脏不烂,肋骨不断的理想状态了。
那么什么样的战术才得当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你只认准一个人出手就行了,那个人就是这场围殴的发起者,俗称头目甲。
通常情况下头目甲总要比你先到倒下(在死亡边缘的人,潜力总是要发挥的大一些),这个时侯你在挺住,那么就可以高颂上帝保佑了,因为围殴团伙多数情况下会作鸟兽散。这种打法后来被规范成了一计“围魏救赵”。
子与夷打没打过群架无法考证,但是这个道理他似乎懂得,在自己被别人围殴的时候,他准确的找出了头目甲——“郑国”,于是他出手了,不光出手了,他还带上了帮手,那个老搭档卫国,还有一个首次出镜的龙套蔡国。
有帮手似乎把握更大了,可惜仅仅是似乎,因为有了帮手被人围殴就变成了打群架,性质变了,结果也就变了。三个和尚没水吃,本来是一个人苦大仇深,结果来了帮手,有人撑腰了,斗志一下就没了,开始指望别人。但问题在于春秋那帮哥们基本指望不住,大家平白无故来帮忙,完全是怕面子上过不去,充其量就是来撑个场子吓吓人,你手风顺了大家跟你一块打打秋风,你背了没人会在底下垫着你,最多看你一眼说句兄弟挺住,然后闪人,这是规矩换谁都一样,想当初你们宋国也是这么干的!
以宋国为首的抄底军团很快就在戴地和郑国干了一仗,此时郑国的军队已经强悍的令人胆寒,在他眼里不再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军队了。公元前713年农历八月八日,郑军抵达戴地并将戴邑围住,之后的战争的进行令人咋舌,郑军只用了一天于次日便攻陷了戴地,三国军队大部被俘,郑军完胜。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