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陈国人很高兴,卫国人也很高兴,他们似乎终于可以安享太平,不会再有人逼他们去打仗,可惜令他们想不到是还有一个人比他们更高兴——郑国的寤生,一个让他日夜提心吊胆的劲敌,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几个小弟给收拾掉了,惋惜的同时,寤生阴险的笑了,是时候该自己出场了,这个世界终于没有人可以在阻扰他前进的道路。
公元前718年,在州吁的死讯刚刚传到郑国不久,平白无故的受了两回腌臜气的寤生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决定雄起一回,趁着卫乱彻底将他打残,让它彻底挺进弱国行列。
为了这次战争,寤生下足了本钱,他动用全国的精锐,直抵卫境。这下轮到才上任了几天的卫宣公着急了,要知道搞女人是他的强项,打仗?还是别开玩笑了,赶紧找帮手吧。事情紧急,卫国也找不到什么好货色,匆忙之中只找到了一个叫做南燕(姞姓,周初封黄帝之后,地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国家来帮忙。
这次对寤生来说是一次考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复仇第一战,对他来说绝对不允许有什么闪失,因为卫国不是目的,它已经算不上强大,真正的对手是那个远在东方的宋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开东周的地图看一眼,就会明白为什么寤生在收拾宋国之前必须干掉卫国,选择卫国的举动说明寤生已经彻底转变成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陈、卫、宋三个国家环列于自己的北、南、东三个方向,王都洛邑在他的西面。洛邑那边就不用说了,虽然眼下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怎么对付,但是桓王想要在背后捅郑国一刀,目前还没有那个能力,这样就只剩下陈、卫、宋三个国家了。三国中宋国距离郑较远,中间还隔着几个小国家,轻易是威胁不到郑国的。
这样就只剩下卫国和陈国了,在实力决定外交的时代,陈国这种国家的唯一出路就是找个大哥好好跟着,他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心思当领导去抢郑国的粮食。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出现了,只要将将卫国这个敢于找事,且有领导潜质的国家打残,陈国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卫国的同志不用悲哀,不是寤生多事,实在是你们太碍眼。
当列阵在朝歌郊外的郑军得知在自己的侧翼出现了一只军队后,已经熟成老油条的寤生没有显现出一丝慌张,因为他的心里早有准备。打仗这活没人愿意输,输了的后果很严重,轻一点粮食被别人强,严重点小命都要丢掉。活着比死了好,这这种事地球人都知道,卫宣公姬晋也不例外,单练打不过没关系,反正有的是外援,找几个来帮忙不久得了。这种事寤生也没少干,所以当自己的侧翼出现南燕部队后,寤生显得很冷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啥说的,按常理找几个人去挡一下就算完事。可是事实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人是派出去了,但不是几个,而是一群。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对手寤生从容的做出了自己的安排,一个豪华组合,命令祭足、原繁、泄驾率领三军前去迎敌。这是一个看上去十分荒唐的决定。
这里说的三军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军完全是两回事,这三军指的不是兵种而是建制,为什么南燕军队一见郑国的军队,便知道是郑国的全部精锐呢?因为在大周国这是常识。在周代建国时出于对自己造反经验的总结,周帝国的中央为了防止诸侯做大,在军队数量上对各个诸侯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设置六军,诸侯大国设置三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左右,如果有超出就是僭越行为,诸侯是可以对你经行讨伐的。
为了对手的一个外援,寤生竟然使出了全部家当,连重点都搞错了,莫不是难产兄突然发了癔症。
当祭足、原繁、泄驾率领三军列阵于南燕部队前方的时候,南燕军队并没有慌张,因为形式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从郑国军队的旗号上可以看出出现在他们面前的这支军队是郑国的全部精锐“三军”。
当郑国上、中、下大军出现了以后,南燕军队知道胜利距离自己将不再遥远。因为郑国要面对的不是他一个国家,他还要面对另外一个强敌卫国,战事刚起就将自己的侧翼完全腾空让给别人,这种布局实在算不得上一个明智的举动。南燕部队认真的分析的当前的形式,做出了一个看似正确的决定,按兵不动在正面将郑军牢牢牵制住,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和卫国协调好,一起对郑国主力发动冲击,必定可以一战而胜。
卫、燕联军的算盘打的相当好,并且在理论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错,但是有一句话他们看来不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知道寤生能赶走自己的弟弟,制服自己的老娘,就绝对不是一个等闲之辈,指望他犯这种毁灭的错,可能性不大,即使他真犯了癔症也不肯能。寤生之所以干这么大胆的孤注一掷,是因为此战他又必胜的把握,因为在他手里还有一样外人不知道的秘密武器——“制地之兵”。
姬段的造反不光给寤生带来了烦恼,还给他带来了快乐。在赶走姬段的势力之后,寤生却留下了一样东西,姬段的军队!这是一直超编制的部队,打内战的时候他是个麻烦,但是全国统一了,这支部队可就不一般了。姬段是个优秀的统治者,他不光给自己的封地带来了安定繁荣,同时还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作为战利品寤生十分乐意的将它全盘接受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