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新大理国


本站公告

    我们知道大理国的皇帝都是信奉佛教的,也是懦弱的。

  我们还知道,大理国的开国皇帝叫段思平。大理国是宋代以白族为主体,在现在的云南和四川南部建立的政权。

  在公元902年,南诏贵族郑买嗣灭蒙氏自立,改国号为“大长和”。公元928年,杨干贞灭郑氏,拥立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天兴国存在仅十个月。杨干贞即废赵氏自立,又改国号为“大义宁”。历史书记载,杨干贞“贪虐无道,中外咸怨”。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杨干贞为段思平创造了条件。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用“减少你们的税粮一半,免除你们的徭役三年”为号召,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起义,驱逐杨干贞,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理”。段思平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在于他的“减税粮、宽徭役”的政策。段思平通过“更易制度、损除苛令”的改革,得到人民广泛支持。

  段思平的皇位传了十二世至段廉义时,获得实权的大臣杨义贞,于1080年,杀段廉义自立为皇帝。四个月之后,善阐(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诛杀杨义贞,立段廉义的侄儿段寿辉为王。段寿辉传位段正明。1094年,高升泰废除段正明,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中国”。高升泰在位二年去世。在去世时,见自立为皇帝被各地反对,留下遗属,令其儿子还位于段氏。他儿子遵遗嘱还皇位于段正明之弟段正淳。还皇帝位与段家后,高家世代为相国,称“中国公”,掌握大理国的实权。

  高家虽然归还了皇帝位给段家,实际,段家的皇帝就成了傀儡皇帝,什么事情都是高家的丞相说了算。

  现在的皇帝段和誉,也看见自己的段家这个皇帝当得窝囊。就想把权利逐步夺回来。

  可是现在的这个高丞相,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还希望把皇帝继续架空。自己最终实现当皇帝的目的。

  现在,大理把与大宋的属国的地位也抛弃了。把大宋派来的使节也赶走了。还派兵去进攻大宋的成都府路的城池。这个段和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知道大理的祸事不远了。

  现在,大宋的小赵皇帝派兵反击大理的进攻。边境一仗,被大宋消灭了二三万人。接着,就把大理的大象部队派去埋伏起来,对大宋进行突然袭击。希望,借大象部队,凭借坝子的平缓的地理位置,把大宋的战马一举消灭。把大宋军队赶出去。

  结果,突然袭击也没有起作用。反而被大宋消灭了大部分的大象部队。

  大象部队就是对付大宋军队的最有力的武器了。现在这个最厉害的武器都没有作用,怎么办?

  高丞相连夜连晚地回到大理城,与大理皇帝商量办法。

  段和誉的意见,既然打不赢大宋的军队,我们马上派人与大宋谈判。归顺大宋。

  高丞相说:“圣上,我们归顺了大宋,就再也不是皇上了。你们段家,最多当上侯爷。我们高家就什么都不是了。有句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牛屁股虽然大,只是在牛头的后面。鸡头虽然小,也是鸡全身的主宰。”

  “我们还有十万大军,我们不是大宋的对手。但是,向南,就没有人可以抵挡我们的大军。西南边,有大量的荒地,平原。我们只需要把老百姓迁到南边去,就可以建立一个比我们现在的荒山野岭土地更好的大理国。我们十万大军,到那边是无人可挡。”

  这个段和誉,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知道如果自己现在与高丞相对着干,可能马上就有生命危险。只得点点头,说:“丞相的主意不错,我们向南,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打出一个更大的大理国。这里就让给大宋吧!”

  高丞相说:“我们就把这里烧个精光,看大宋能够得到什么东西!”

  段和誉说:“丞相,烧是很简单的,建就很麻烦。我们还是留下来,以后我们的实力强大了,还可以重新占领这些地方。重新建设,多麻烦。我们也给老百姓留点民心。烧光了,不然以后老百姓不认我们,怎样进行统治。”

  其实段和誉是给自己留一个后路。没有说出来吧了。

  高丞相一想,烧,还有点麻烦。带得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就算了。也许还可能打回来,留着还有用。

  于是,高丞相就命令军队赶老百姓走。要知道,老百姓可不是军队,走得就不爽快了。

  谁知,小赵皇帝听说高丞相又要建立一个新大理国,也不急着追赶大理的军队,让他们慢慢地向边境走去。

  送走了许翰带领的约五万大宋军队。小赵皇帝的七万大宋军队在大理城也不走。小赵皇帝叫一部分军队背着粮食,出去看那些有困难的老百姓,给他们送粮食。

  朱慎虽然参加了小赵皇帝召开的会议,对小赵皇帝的意图有所了解,还是对小赵皇帝不派军队去追击大理国的军队不满意。不过,小赵皇帝不走,她也没有办法。

  小赵皇帝在现代的书籍报纸上曾经看到大理的佛塔很有名。那个时候,也没有机会,没有钱来看大理的风景名胜。现在去看,肯定比九百年后去看,那些佛塔还要漂亮。

  佛塔,据说又称塔婆佛图。大理的古塔多为寺庙的附属建筑,它是随着佛寺的兴建而修建的,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如千寻塔、佛图塔、罗荃寺塔等。这时佛教在大理地区已极为兴盛,同时南诏、大理国手工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有充裕的财力、物力用来修庙建塔。大理古塔的形状与东南亚诸国的佛塔迥然不同,而与西安小雁塔相似,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但是它又具有自己的民族建筑特色,塔层多为偶数,塔的各部位比例恰当,制作精细,整个塔身线条柔和流畅,十分壮观。

  能够穿越九百年前,看留存后世的东西,小赵皇帝感到很兴奋。就带着一百个侍卫,带着自己的妃子朱慎去看佛塔。他们骑着马,见城外二十里外有一个漂亮的塔子。

  小赵皇帝说:“朱慎,你数一数,这个塔子有多少级?”

  朱慎数了数,说:“十二级吧?”

  小赵皇帝也数了数说:“爱妃,你怕数错了吧?”

  朱慎说:“您说是多少级?”

  小赵皇帝也数错了,说:“十四级。”

  朱慎说:“啊?十四级啊?!别人都说胜造七级浮屠,就是七级的佛塔。它十四级,高了一倍,我们去看一看。”

  骑马,二十里地也跑不了多久,一会就到了。原来塔子的旁边,还有一座寺庙。远远只看见塔子。走近,小赵皇帝一看,这个寺庙的名字是“佛图寺”。

  原来,大理国的丞相,虽然到处在赶老百姓,匆匆忙忙的,还是有一些人没有赶走。这里寺庙就有和尚躲藏起来。

  庙里的和尚,见一百多大宋的军人骑马来到寺庙,生怕对寺庙不利,就赶忙出来迎接。

  和尚用汉语说:“阿弥陀佛!各位施主光临寒寺,是我寺庙的荣幸啊!”

  小赵皇帝说:“久闻大理的佛塔十分壮丽,还在二十里开外,我们就看见贵寺的宝塔,特来瞻仰佛图。害怕影响和尚,我们就自由看一看。”

  和尚说:“小僧愿意为各位效劳,不知可否?”

  小赵皇帝说:“和尚既然愿意效劳,只有麻烦了。请带路!”

  走拢塔身,小赵皇帝见是一座空心砖塔。小赵皇帝就问和尚:“师傅,你们这一座塔有多少级呢?”

  和尚说:“回施主,有十三级。”

  小赵皇帝说:“糟了!朱慎,你我都数错了。我说十四级,你说十二级。”

  和尚说:“没有错!没有错!中和了就对了。”

  小赵皇帝说:“儒家讲中庸,你们讲什么?”

  和尚说:“我们讲和呀,与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赵皇帝说:“异曲倒是一定的。同工还不知道是不是?”

  和尚见小赵皇帝不同意自己的说法,就不说了。

  小赵皇帝又问:“你们这个塔叫什么名字呢?”

  和尚说:“我们这个塔,它的名字有两个。一个是正式的名字,就叫佛图塔。塔子里面画着各种佛教的故事。所以叫佛图塔。”

  “还有一个名字,就叫‘蛇骨塔’。”

  朱慎忙问:“为什么又叫‘蛇骨塔’呢?”

  和尚说:“在我们洱海周围的白族民间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传说:南沼时,洱海中出了一条巨蟒,兴波作浪,淹没田园村舍。传说有一位名叫段赤城的白族民间英雄,决心为民除害,持刀入水,搏斗中被蟒蛇吞入腹内,他趁势将蟒杀死,他自己也牺牲了。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将蛇骨烧成灰,在寺庙修塔的时候,将蛇骨和在石灰里,修成了这一座塔,所以又称:‘蛇骨塔’。”

  小赵皇帝说:“这证明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和尚说:“施主的话,也暗合我们佛教行善的理论啊!”

  小赵皇帝说:“和尚,你们这里还有哪些出名的宝塔呢?”

  和尚说:“那边有一座千寻塔,很高,可能是由于高,就叫千寻塔。”

  “还有,玉案山南山顶,有一古寺叫罗荃寺。南诏王身傍有一个大法师名叫罗荃,因此寺庙和塔均由罗荃而得名。塔高13级,是密檐式的空心砖塔。”

  “还有一个古佛洞塔。在西云峰山腰,有一石灰岩溶洞,洞内雕刻有许多佛像,称为古佛洞。在洞顶的悬崖上有一园柱形白塔,高约7米,10级,是用石头砌成的,称为古佛洞塔。”

  “还有什么镇龙塔、白塔、什么聚龙宝塔,都是为了防止水患建的塔子,就与我们佛教没有关系了。”

  离开了佛图寺,小赵皇帝一行就沿着大理城周围胡乱走一走。现代是过的城市生活,穿越也是过的宫廷生活。朱慎和小赵皇帝都愿意到城外的大自然玩。

  朱慎忽然说:“圣上,您看,那是什么果子?一般的果子都长在树叶下面,这种果子却长在光光的树干上,光光地树丫上。”

  听到朱慎贵妃的话,侍卫们也看到了。都说没有看见过。还有侍卫要摘水果来吃。

  小赵皇帝说:“这是南方的果实,确实与我们北方看见的样子不一样。但是,你们谁吃过呢?都没有吃过吧,所以,不要轻易去吃。防止中毒。至少要问一问本地人再说。”

  到了大理城已经两天了。士兵和将军都要去跟踪追击大理国的军队。小赵皇帝回到城里,就布置留下守城部队。派出地方官员。

  守城部队的留下少量战马,其余都用于出征的军队驮粮食。还规定部队每人带两个月的粮食。马都快要承受不起了。这是小赵皇帝原来带部队没有的。

  对于这次出征,小赵皇帝也不知道今后还会要多少时间,去跟踪大理的皇帝和丞相。他们跟踪大理国的军队和老百姓,不知要走多久的路。粮食,对于军队来说,是命根子。

  九月一日,小赵皇帝的七万南征的大军开始出发。战马带了两个月的粮食,加之战马驮着粮食,走得比平时慢。走得到十多里,小赵皇帝就叫休息。远处连绵的高山,近处坝子里的梯田不断的梯田。随着官道七万大军向南前进。

  朱慎见小赵皇帝这样指挥军队,也无可如何,巴不得一步赶上大理的军队,尽快解决统一问题。

  第一天,走了将近七十里路。小赵皇帝就命令部队休息。

  朱慎在部队住下,去布置了警戒,巡逻的事情后。回来见小赵皇帝。很不爽快,说:“圣上,我以前听说您带领部队行军速度都十分快。前几天,我们行军也不错。现在怎么婆婆妈妈起来。慢腾腾的?”

  小赵皇帝说:“不是大家都闹要追击大理的军队。朕还想休息几天。”

  朱慎说:“兵书上说:兵贵神速。我们现在这样子叫神速吗?”

  小赵皇帝笑着说:“爱妃,你没有听朕在军队将军会上讲话说的:‘朕也不着急,就在后面慢慢地跟着,去看一看。’现在就是慢慢地跟着。人家大理国的皇帝、丞相,去给我们开疆辟土,我们追赶急了,他们能够占领好大的土地。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土地?”

  朱慎说:“哦!圣上,臣妾只想到消灭大理的军队,没有想其他的事情。”

  小赵皇帝说:“作为将军,心里要有全局的观念。不是光凭武力。”

  九月二日,吃了早饭,大宋的军队继续前进。

  走了几十里,小赵皇帝就看见路边有一个老乡奄奄一息的样子。就亲自下马,又派人把随队的军医叫来。看这个老乡的身上鞭痕,伤痕不少。

  医生见小赵皇帝亲自召唤,马上快马赶了前来。医生清洗了伤口,上了药。小赵皇帝叫给他喂了水和食物。

  老乡大约四十岁的样子。但是不懂汉话。小赵皇帝又叫把翻译叫来。

  原来,大理的老乡们都不想离开故土,被丞相派军队赶了出来。一路由于心情不舒畅,都走得很慢。丞相亲自前来催赶。这个老乡说:“这里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地方。有好的田地,每年产的粮食也够吃。有山坡可以放牛羊。现在大宋的军队打来了,就是当大宋的老百姓,大宋的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比我们差。我们走不动了,干脆让我们留下来。”

  丞相说:“啊!你还要投降敌国大宋,给我往死里打!”

  他就被打得昏死了。如果不遇到大宋军队,肯定是死路一条了。

  小赵皇帝就叫将这个老乡抱上战马,驮到下一个县城再说。

  自从见到了一个老乡后,路上见到被打的,倒在路边不能走的大理老乡多起来。

  小赵皇帝叫把这些老乡全部抱上马。到了前面的县城,把这些老乡放下来。县城派上县官,驻军。给他们一个任务。收集沿途受伤的生活没有着落的老乡,在县城集中医治。还要在全县救济那些躲藏的老乡,叫他们出来正常生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