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生如戏(二)


本站公告

    公元556年10月,宇文觉在在监国宇文护的支持下正式推翻西魏建立北周登基称帝,史称周闵帝。次年,也就是公元557年,周闵帝宇文觉怀抱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在其皇宫住所凄惨死去,死因为中毒。同年,宇文护转而支持早已没有任何势力的大皇子宇文毓即位,史称周明帝。

  史书对556年底至557年初的这段记载相当的模糊不清,我们无从知道还未成年的闵帝宇文觉到底是做了什么让宇文护将其杀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时的宇文护已经完全掌握了国家大权,可以自由的废立皇帝了,因为其在三年后也就是公元560年又以同样的方式杀掉了明帝宇文毓。

  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的死可以说是皇权之争道路上的必然事件,因为从为数不多的关于两人的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兄弟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主见,有野心,而这样的人是不甘心居于人下的,也就必然会与监国宇文护发生冲突。对于宇文护来说,出现一个与其争权的皇帝是其极为不愿意见到的,于是,宇文觉和宇文毓的死也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手中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势力。宇文觉和宇文毓死了,极为凄惨的死了,史书记载,两人的死亡方式一模一样,都是在一顿饭后感到腹中疼痛难忍,然后七窍流血,最后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宫中的太医对此毫无对策。两人同为中毒而死,在那个没有七侠五义,没有神雕侠侣,没有神龙教,没有四人帮,甚至没有党组织的年代,若是想毒杀一个人,唯一的作案工具就是砒霜,一种历史久远普及甚广效用显著却是直到今天也令医生们束手无策的被称为万毒之首的毒药(砒霜果真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的必备之物啊)。由此可见,宇文护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宇文兄弟死了,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宇文护又立年仅17岁的宇文邕为帝,史称周武帝。对于宇文邕,死去的宇文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成吾志者,必此儿也。”由此可以看出,宇文邕才是宇文泰最为欣赏的一个儿子,可惜的是,在宇文泰说这句话的时候宇文护还只是一个小小小人物,是没有资格知晓的。就这样,我们的年度大戏《皇权之争》的第一男主角周武帝宇文邕因为宇文护的失察而登上了他的皇帝宝座,向世人展示了他文功武略的璀璨一生。

  相比较于之前的两个哥哥甚至于发迹之前的宇文护,周武帝宇文邕的隐忍功夫那是好的没话说。仅仅两年的时间,宇文邕便完完全全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傀儡,就连北齐人都知道宇文护是“外托为相,其实主也”,也因为如此,宇文邕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小命。

  宇文邕不是莽夫,他知道虽然自己登基称帝,但朝廷内外已经完全被宇文护把持,自己除了忍下去没有任何的办法,只有活下去,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南北朝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宇文护不想给任何人机会,哪怕是众人眼里只会吃喝玩乐的傀儡皇帝,在他眼中也是一只虎视眈眈的恶狼,因为他以前过的便是小心翼翼的隐忍日子,知道越是表面无害的人越是危险,而会咬人的狗是不会乱叫的。其实说实话,如果宇文护是一位皇帝的话,他是一位好皇帝,他懂权谋,能隐忍,又会拉拢人,就在他执政的这些年里,国家国力日益增长,政治日益昌明,而北周也成为了大陆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可是问题在于,他不是皇帝,因而冲突不可避免。

  就这样,时间一转眼便到了公元572年,这一年,周武帝宇文邕30岁,距离他登基称帝过去了整整13年。13年啊,17岁到30岁,人生中最美好的13年,便在碌碌无为的隐忍中度过了,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宇文邕的隐忍功夫。但是在这一年,就在宇文邕30岁这一年,他决定不再忍下去了,他要反击,他要重重的击出只有一次机会的那双拳头。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宇文护谨慎的性格,宇文邕是没有多大机会的,这一次他急躁了些。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娶了一个面孔似松岛枫、身材似苍井空、气质似小泉彩的**做老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逼睡了13年的沙发,一次洞房花烛夜都没享受过,你该怎么办?如果你还是男人,你就应该冲进卧室,狠狠的将笼罩在你头上的悲惨命运强奸一百遍。子曰:婶婶可以忍,叔叔不可以忍。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个男人是不能万事皆忍让的。

  宇文邕决定出手了,可是他没有一兵一卒,相信的过的只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妈和一个十几岁的小太监。怎么办呢?他选择了一个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夺宫方案,这一方案已经被他的前辈们用烂了,而在他之后还将有无数的皇帝使用这一方案,那就是趁宇文护入宫而身旁无人之际,利用埋伏好的人手将其当场格杀。老套吧,没有创意吧,但是我们的观众就好这一口,这种戏份每次都能博得满堂喝彩,而我们大家最为熟悉的便是清朝康熙智擒鳌拜这一场戏。可惜的是宇文护不是鳌拜,他没有拨给宇文邕那么多会武功的小太监,而宇文邕的身旁也没有韦小宝那样的福将,一切的一切,都要靠宇文邕自己创造。

  宇文邕做出了最后一搏的决定,这一决定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包括他自己,包括宇文护,还包括北齐的小昏君高纬,更包括天下的苍生万物,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杨坚一家(我们熟悉的杨忠同志已于公元568年因病于长安家中病逝,享年63岁,默哀一下)。

  南北朝后期最后的宁静便被一场具有戏剧性与偶然性的夺宫内斗打破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