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旌旗猎猎,雄关险峻。
蔡锷带领的讨袁护国军。一路疾进,来到了川南第一雄关——雪山关。
雪山关,南距叙永县城一百八十里,面临赤水河,是四川南面的最高峰,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因山高而常年积雪,故名雪山关。
雪山关地势险要,气候多变。此时已正是大雪纷飞,朔风阵阵。蔡锷驻马关前,那匹红棕马也摇头摆尾,趁机抖着身上的积雪。参谋长罗佩金骑着一匹白马,紧跟在总司令蔡锷的后面。
蔡锷见雪山关道路崎岖,山势险峻,雪花扑面,寒风刺骨,不禁想起明代著名诗人杨升庵滴戍云南时路过雪山关的诗句,轻声吟诵起来:“雪山关,雪风起,十二月,断行旅......"。
“总司令”,罗佩金指着地上的那些宽宽的石板大路上留下的马蹄迹说:“这儿怕也还留着当年杨状元屡次到永昌卫,经过这儿的马蹄痕迹吧!”
蔡锷翻身下马,感慨地说:“岁月苍桑啊。”把缰绳交给卫兵,健步登上山前一块大石头,用马鞭一指山寨说:“佩金,你看这山寨两边的对联:孤城万仞山,羌笛春风吹不渡;八月即飞雪,玉门春色可平分。这说明雪山关之险峻完全可与玉门关相媲美啊!”
“孤城万仞山,八月即飞雪,真是写绝了啊。”罗佩金也随即下了马,紧走几步赞叹着说。
“大军继续前进,我顺便进山寨中的寺庙去看看吧”,蔡锷说。
罗佩金随同蔡锷步入寨后的一座寺庙之中,只见庙子虽然破旧,而庙门上的“云峰寺”三个大字却是遒劲有力,旁边有明朝洪武年间建庙的碑记。挘进入大殿,正中供奉的不是佛像,而是手捺长髯,秉灯夜读的关羽,大殿之侧,一则护国军讨袁布告清清楚楚地张贴在那里,对发布这张布告,蔡锷亲自操刀执笔,字斟句酌。走到这张布告前,蔡锷停住了脚步,认真地细看了一遍。
照旧中华民国,成立之五岁月。
外经各国承认,内由人民公决。
不想袁贼世凯,竟敢妄为帝制。
私设筹安等会,倡议颠覆民国。
只图一家尊荣,不顾全民亡灭。
本军应天顺人,用特仗义讨贼。
须知国家存亡,匹夫咸与有责。
兵至秋毫无犯,人民各安生业。
若或军士占霸,骚扰不守规则。
均按军法从事,决不宽贷片刻。
“古今凡能获胜的部队,莫不是仁义之师,做到秋毫无犯,视人民如父母,最终才能打败强暴,以弱胜强啊!”蔡锷回过头来又问罗佩金:“佩金,这布告在部队中进行反复宣传了吗?”
“总司令,布告除广为张贴外,关键词句,军队中连伙夫也能记诵了。”罗佩金回答说。
蔡锷深知,这一次护国讨袁,虽然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搏斗。护国军目前入川讨袁的两路大军,刘云峰带领的第一梯团下辖邓泰中和杨蓁个支队,总兵力不足万人,要进攻长江第一城的叙府,难度可想而知,而自己带领的中路军,目前入川的只有第二梯团司令官赵又新带领的第三混成支队和第四混成支队,第三支队队长董鸿勋虽然久经战阵,但有时也冒失,唯第四支队队长何海清较为成熟。但是,各支队武器装备与北军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护国军基本上还是九子枪居多,而为数不多的德国克虏门造的退管山炮,更是爱如珍宝。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这些装备就率先打响了讨袁第一枪。
1912年,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分子,经过无数次艰难曲折的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了满清王朝,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民国。蔡锷深知,中国要不受外国列强欺侮,只有革除专制制度,给人民以民主,创建一个自由民主的生机勃勃的社会。君主专制,在工业革命的今天,完全颓废和过时,是中国发展之死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倒行逆施,公然复辟,做起洪宪皇帝来了。也想象封建皇帝那样,子子孙孙地做下去。
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已经处在危急关头!
一些人虽然明知袁世凯已成中华民族的公敌,还是经不住袁世凯高官厚禄的引诱,以致缄口不言。蔡锷对袁世凯许以高官厚禄的拉拢不为心动,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蔡锷在小凤仙的帮助下,东渡日本,辗转经香港回到云南,向云南都督唐继尧喻以大义,千方百计说服了唐继尧共同出师讨袁。
蔡锷难忘去年12月15日在云南讨袁誓师的场面。
2
蔡锷身着戎装,腰跨战刀,护国军战旗迎风飘扬,唐继尧、李烈钧端坐在阅兵台上,兵士们以方队排列,威武雄壮。
“维中华民国五年一月一日,护国军总司令蔡锷,谨率所属部官兵,以牺牲酒醴之仪,敢昭先皇天后土而誓师曰:“袁逆世凯因缘事会,遂取魁柄,凭借权势,失政乱国。内则佥任兢进,苛政繁兴,盗贼满山,人民憔悴。外则强邻亲逼,藩服请贰,主权丧失,疆土日蹙。乃袁逆曾不惊祸,就复妄肆威权,挥金如土,杀人如麻,伊古昏暴之君,盖未有袁逆世凯之甚者!”
蔡锷因近患有喉疾,平日里都尽量少说话,有时多说几句,声音都显得有些嘶哑,今天声音格外宏亮,没有一点吵哑的声音。
“顾中国志士仁人,所以忍痛斯顺,虚与委婉者,诚念飘摇风雨,国步方艰,靠民国国体不变,元首更换有期,犹可补救徐图,袁逆一身祸国,犹虞不足,又复辟帝制自为,不惜以国家为孤注,以求袁逆一人之大欲。
今日之势,民国与袁逆义不共戴。三户亡秦,一旅兴夏,有志者,事竟成。虽然,积威约之渐,举国若暗,相视莫敢发难,独以西南一隅,先天下而声叛国之罪。蔡锷远道而来,幸获从文志之后,锷等回天力薄,返日之长,不惜执挺效挞伐之先,所冀桴鼓有声应之助。
嗟尔有众,为国力勤,念兹誓词,其克有勋!”
蔡锷的出师讨袁誓词,虽然较长,但全体官兵却听得鸦雀无声。
最后,全体官兵的口号声响彻云宵“众志成城,共讨袁贼!”
......蔡锷深知这次讨袁,不但与袁军在武器装备和军事实力上相差太大,就是在云南讨袁誓师大会以后,作为云南都督的唐继尧,虽然口头上已经赞成讨袁,但他仍然功于心计,保存自己的实力,入川的护国军,多调拨的是比较落后的九子枪和曼利忧步枪居多,而象新六八这样的较先进的枪支就较少了。
蔡锷明白,只有率先带头打响讨袁第一枪,以唤起国人的醒悟,不计较这些,以死相拼,然后各省群起响应,必能剿灭袁贼,定能还我共和。
雪愈下愈大,风愈吹愈紧.蔡锷却是热血沸腾,豪情万丈。
蔡锷铺开纸,提起笔,挥写开来。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