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资料二(转载)


本站公告

    1.截拳道之总原则吸收有用的技术动作,加上自己的专长,从而增强实战能力,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探求和创造真正属自己的武技.当你学会了截拳道以后,你所发出的一拳一脚不应当仍是属于李小龙的,而应当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并使你能有实战中发挥出最佳威力的任何门派的武功招式.

  2.截拳道的最高宗旨和哲学核心"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最高宗旨和哲学核心,即反对任何固定的形式,强调"无形之形、无式之式”。截拳道无任何固定的技术坳作,更没有套路形式。有实战中强调“务实”、“无形式”,凭本能的感触应战。李小龙在教学时,经常喜欢用水作比喻来说明上述哲理:“好像水一样,应该无形式。将水倾进杯里,便成杯的一部分,将水倾进樽里,便成樽的一部分。踢它击它,它便会反溅回来。你要抓一把水,水必会屈服,毫不犹疑。你加上压力,水便溜走。最软的东西是不惧击的。”“自由搏击的实效并不是形式正确,合乎于古今传统的那么回事,能够打胜才是实效……”“搏击只是一种在实战中力求击倒对方的艺术。看对方来势如何便如何回敬。你不知我的意图,但我的动作就是你的动作的结果,而我的技术又是你的技术的结果。自由搏击没有一成不变的途径和方法,它纯靠观感、变化、见机行事。”由此可见,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最高宗旨和哲学核心充分体现了自由精神的强大威力。截拳道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编辑本段]3.截拳道之武术观截拳道认为,所谓“武术”并非单指一种体育运动或自卫术,其本自也是一种以智力同技巧相配合的精妙的艺术。原则上,武术并不能单靠学习,它与科学技术一样,需要靠实践,靠体验。武术是自发性的,就像花朵的自我生长过程一样,内涵完全不受任何外来欲望与感情约束。中国武术的主旨“道”——即宇宙间的规律,也就是阴、阳两极的和谐配合、循环转化。这是每个习武者必须谨从的真理。在实战中,截拳道强调,你的对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会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不动;不会像师兄弟般让你先对峙观察,再策动攻防;不会如对拆演练或打沙包一样,给你蓄势运劲、蹲身起步的时间;更不会在电光火石的对搏中打打停停,以便你慢慢思考对策。因此,当你见到对手身体一动,你就要先发制人。在打斗中,所有的动作都必须简单、直接。即所有该做的你就去做,毫不浪费时间。在与强敌实战时,你应暂时抛开一切拳理姿势正确与否的观念,胡乱尽己所能与对手一拼到底。李小龙常说:“最凶猛的人往往是又敏捷又强壮而又一无所知的人,或者是乱抓乱咬乱踢的疯子。”他教导学生,武术是一种求真的艺术,在求真的道路上,无所谓正确与不正确,只是以个人的独特方法,以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动作去直接表达。关于练武的进境,李小龙有过一段绝好论述。1967年,他在接受美国权威武术杂志《黑带》(BlackBelt)采访时说:“在我研究武术之前,一拳就是一拳,一脚就是一脚。在我学会了武术之后,拳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这门技艺,一拳仅仅是一拳,一脚仅仅一脚罢了。”

  截拳道永远存在,它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的思想是向前的。我们中华武术,截拳道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发扬下去!

  截拳道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精神,它是种方法论,它是空无的,我们通过拳脚来表达它那种空无,也就是无限无形。它的本质是空无以求全。它无特点无风格,风格是无限的,注重表达自我将自我摧向更高。

  有些人不了解截拳道,就认为李小龙的招法就是截拳道,截拳道无规定的动作和招法,它表达的动作简捷,教练教的只是基本的格斗,真正的截拳道是自己创出来的。

  现在国内的截拳道组织很多在:珠海,北京,青岛,上海,等各大城市。

  4.截拳道之道与技击矛盾说本世纪60年初,李小龙在西雅图开设“振藩国术馆”之始,为“振藩功夫”和后来的“截拳道”亲手制定了标志图案,我们今天称之为“振藩截拳道太极图”:图案中央,是一幅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道家哲学的太极图,外围是两个首尾相接,由精而细的箭头,象征宇宙阴阳二者圆转流动、循环不息这一截拳道技击矛盾的核心。截拳道认为,有关软功硬功、内家外家之争执,都无关宏旨。阴阳才是整体的两半,每一半都同样重要。阴阳两极的和谐配合,是两种暗藏在万物之后的无形的、完善的力量。阴阳亦可称为太极,是一切武术的基本结构。阴阳是远在我国西周末期就已创立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把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纳为阴阳两大类。此二者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循环不息。在自然界,阴阳表现得尤为突出,攻与防,快与慢,虚与实,张与弛……让我们以二者对峙为例,来看看阴阳两极在武术中的调和互用、因果转换:甲出手打乙(阳),而乙却不可与之硬抗,而应以柔力控制对手来势(阴),即以柔制刚,方为上策;这就是阴阳的配合。当甲方的攻势到了尽头,阳便化为阴,于是乙方随即转阴为阳,予以反击。从防守(阴),转势到反攻(阳)的全部过程顺畅自然,毫不拘束。故此截拳道认为,擅武者在自身受袭击时,并不直接截招,与对手硬碰;而顺其来势,引其入围,再借攻击之力反击于彼身。

  截拳道的技法和阴阳学说是密不可分的。世界万物的状态是由阴和阳,而在搏击中是攻和防。阴和阳是可以处于个各状态的,攻和防也是互相转化互应的。

  5.截拳道强调:武术因人而异“大多数武术的练习只是是非曲直一种模仿性的重复,一种工厂制品,失去了独特性。”李小龙宗师说,“我认为,教授(按:请注意是‘教’授而不是‘传’授)适当的自卫术应因人而异。我们每人的体质思想都不同,所以我们每人都应该学习适应自己的正确方法,我所说的正确方法,意思是某人所适宜用的最有效的技术。我们只要找出他的擅长,便改进这些技术。”早在本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开馆授武进,李小龙就已非常强调这一点。在教徒弟时,他从不喜欢大量向学生们灌输知识,更不愿意集体上课;以至后来,他只给单个人上课、辅导,认为只有这样做效果才会更好。身为“龙子”的李国豪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截拳道这功夫是父亲集世界功夫之大成,再配合自己的身型、体力设计出来的。这道功夫除了我父亲李小龙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到,甚至我亦学不到。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小龙。”李国豪这番话,并非给热爱截拳道并渴望学习这门功夫的人们泼冷水,而是进一步强调了截拳道“武术应因人而异”的哲理。所以,只知道盲从和模仿,永远也找不到武术的真谛。同样的一拳一脚,由李小龙打出踢出便是“截拳道”,而由你机械地模仿来再发出去,就未必是“截拳道”。你必须通过认真地学习,将截拳道哲理融会贯通,寻求适应自己的最佳打斗方法;同时,结合自己体质、思想和身型等特点创造出一门完全与自己相适应的武功。这时,不论你所运用的具体招式是功夫、泰拳、空手道还是拳击,都可称做“截拳道”,你就会真正理解和掌握截拳道这门独特的艺术。

  6.怎样客观看待振藩截拳道由李小龙所创立的振藩截拳道,是一门非常优秀的武术训练、技击之道,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武术哲学与人生哲学。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怀着武术真理的热爱,怀着对李小龙宗师的深深崇敬,加入到学习、训练的行列中来。这自然是件好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它会使你在学习中产生无穷的动力,在知识的殿堂里拾级而上,向着武学与人生的高峰奋勇攀登。然而,振藩截拳道不是什么“神功”、“绝技”,不可能什么人学了它都会立刻变成擂台之王、搏击高手和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铁金刚”(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能达到如此“神效”的武功);能否成为搏击高手、武学大家,关键还要看你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个人的素质与悟性,和是否经得起千百次实战的磨砺与检验。“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够科学、客观地看待和认识振藩截拳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努力打好基础,勤奋精诚,一步一个脚印地刻苦训练,并预祝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7.振藩截拳道---个性解放之路在西雅图李小龙墓前,有一本精美的石雕书,在翻开的书页上,左边用中文镌刻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名言和振藩截拳道标志——太极图,高度概括了李小龙一生的学术成就;右边,则用英文镌刻着李夫人琳达女士和振藩截拳道门下众弟子对一代宗师李小龙的献词:“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是的,正如李小龙曾说过的那样:“像其他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武术是一种理智的自我认识,一拳一脚不仅打倒的是面前的对手,同时也打掉你的自私心理,打掉你的恐惧感,打掉你所有的一切心理障碍。因为你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58xs8.com